闻道园一日游

王康鴻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天朗气清,今天与家一起去了心心念念了二年而未曾去过的宝山闻道园。园名取自"朝闻道,夕可死矣"之典。</p><p class="ql-block">入园处,马头墙巍然耸立,徽派风韵扑面而来。循径前行,忽见"林间穿越"项目,孩童系索凌空,战战兢兢不敢迈步,父亲在下殷殷指导,此情此景,令人莞尔。</p><p class="ql-block">​路旁,见一排座椅前,几尊涂着绿色的玩具车管道口吐出一口口烟圈,看见这一场景,突然想起自己刚学抽烟时喜欢含烟朝外吐出的一只只烟圈一样,烟圈由浓变淡,渐渐散去时的印象,模糊的记忆顿时涌上心头,只是它那圆圈更浓更大更圆,看着挺好玩的!</p><p class="ql-block">白墙下,一枝秀竹映衬于墙,风起时,秀竹灵动的轻轻摇曳,动感十足!而那些留白也恰如其分的冲击着观者的视觉。</p><p class="ql-block">长风书院是闻道园内最具文化气息的所在。步入院内,便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这座仿古建筑飞檐斗拱,庄重大气。徽派建筑的梁架结构,给人的感觉是结构严谨、坚固壮实、气势恢宏、又富有艺术感。</p><p class="ql-block">湖中有锦鲤,五彩斑斓,穿梭往来,一片热闹景象,游客站于栏边喂食,这里有垂钓者,桶内已有几条穿条鱼了,那是他们的战利品。这里随处可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栋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耸立在对岸,飞檐翘角,漏空的窗棂,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倒映在碧波中。</p><p class="ql-block">而后我们来到奇石馆,馆外门口,摆放整齐的奇石和一门锈迹斑斑的清朝大砲。入馆,架子上摆放着各种石头,一尊黄杨木雕刻的弥勒佛正朝我们笑呢!这里琳琅满目摆放着各类奇石,有新疆的和田玉,有安徽的灵壁石,钟乳石等等,走着走着,突然出现了一块沙漠玫瑰石,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因为我也有这样的沙漠玫瑰石,那是我去内蒙古时,一个摊位上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玫瑰石,我正转悠着,摊主叫我帮他写沙漠玫瑰四个字,我帮他写了,然后他送了我一块,这石头现在还珍藏在我的抽屉里呢!这些色彩斑斓,纯天然未加雕琢,一件件珍品让我们目不暇接,留连往返!展馆中央的玻璃柜中,静静地躺着一块罕见的鸡血石。石体通红如血,间杂白色纹理,在灯光照射下晶莹剔透。据说这块石头历经千年才形成如此瑰丽的色彩,实属难得一见的珍品。这里还有河南出土的恐龙蛋,十多颗呢,我以前只在照片上见过,而现在却能幸运的和它来了亲密接触,甚至用手触摸,那是多么的高兴的事。</p><p class="ql-block">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又说:“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p><p class="ql-block">漫步馆中,让人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这些历经沧桑的石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闻道园最动人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出馆,见已中午时分,便去寻找园内饭店,行走间,见一栋徽派建筑风格的房子,然四周被玻璃幕墙所环绕,一时间难以辩别,而正门却很小,原来这里就是进士第餐厅,进士第”作为闻道园引进而来的首座建筑,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占地大约300多平方米。步入其间,便感觉这是一栋老房子,粗大的梁柱,雕花窗棂,梁柱上雕龙画凤,体现了徽派建筑中的精华,“进士第”现已转变为一家餐厅。后院临湖,湖边安放桌椅,天凉时也可在此用餐。餐后,沿湖而行,这里却是一处不错的风景。站在那里,向远处看去,对岸一座徽派建筑依水而筑,一艘小船荡漾在湖中,它们掩映在树林之间,这里杨柳依依,静谧,无嘈杂之声,偶尔,湖边树丛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给这里平添了几分浪漫。湖边,芦苇丛生,一块巨石之上雕刻的栩栩如生美人鱼静卧着,也不知道它在这里多少时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大路前行,一座小院出现在这里,圆形的门,周边环境优美,绿树成阴,墙角芭蕉叶舒展着,绿绿的,招摇着,二只石狮子坐卧于门前,这里是《大可堂》茶馆,它也是闻道园里不可或缺的一个景点,楠木厅与武状元楼的一部分,现作为茶馆对外开放。步入其间,便能感觉它所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四梁八柱是用楠木和樟木建的,精致的砖雕,和木雕,大厅的橱柜里放着各种石头,印章,这座建筑曾坐落于安徽古徽州地区,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内部陈列着名人字画、精致的沉香摆设,以及供人闻香品茗的雅致空间。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子身着旗袍坐在那里,正低头看书。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她的手指纤长,轻轻翻动书页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我们推门而入的声响丝毫没有惊动她,她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空气中似乎飘着淡淡的墨香,她的发髻挽得一丝不苟,鬓边垂下一缕青丝,在光影中微微颤动。整个画面如同一幅静止的工笔画,唯有那偶尔眨动的睫毛证明时间的流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闻道园内的徽派建筑都是从安徽等地搬迁重建的。这些建筑包括明清古民居、武状元楼等,其梁柱、门窗等构件均被编号后异地重建,按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体现了对文物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园口,徽派建筑风格的马头墙耸立。</p> <p class="ql-block">沿着大道前行,即见一牌《林间穿越》,原来这里是一个集冒险、运动与娱乐于一体的户外探险项目,依托闻道园内茂密的植被环境,设计了从青铜到钻石的多条难度递增的线路。趣味关卡‌:含高空滑索、独木桥、网道等,部分线路需飞跃水面。‌‌见一孩童,穿戴安全装备,站在高坛,需要双脚踩于铜铃之上,拉紧绳索,凌空滑向另一着陸点,体验享受一下惊险与刺激的过程,而那孩子一脚悬于铃上,因为害怕,而另一只就是踩不上去!急得站在下面的父亲指导着这么上去!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回望,那孩子还依然站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见一排座椅前,几尊涂着绿色的玩具车管道口吐出一口口烟圈,就像吸烟者含烟时朝外吐出的烟圈一样,只是那圆圈很浓,很大,很圆,看着挺好玩的!</p> <p class="ql-block">白墙下,一枝秀竹映衬于墙,风起时,秀竹灵动的轻轻摇曳,动感十足!而那些留白也恰如其分的冲击着感观者的视觉。</p> <p class="ql-block">长风书院是闻道园内最具文化气息的所在。步入院内,便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这座仿古建筑飞檐斗拱,庄重大气。徽派建筑的梁架结构,给人的感觉是结构严谨、坚固壮实、气势恢宏、又富有艺术感。书院内陈设古朴典雅,藏书丰富,在这里,游客可以静心阅读,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湖中有锦鲤,游客站于栏边喂食,五彩斑斓,穿梭往来,一片热闹景象,这里有垂钓者,桶内已有几条穿条鱼了,那是他们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随处可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栋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耸立在这里,飞檐翘角,漏空的窗棂,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倒映在碧波中。</p> <p class="ql-block">而后我们来到奇石馆,馆外门口,摆放整齐的奇石和一门锈迹斑斑的清朝大砲,</p> <p class="ql-block">入馆,架子上摆放着各种石头,</p> <p class="ql-block">一尊黄杨木雕刻的弥勒佛正朝我们笑呢!</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又说:“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p> <p class="ql-block">这里琳琅满目摆放着各类奇石,有新疆的和田玉,有安徽的灵壁石等等,色彩斑斓,纯天然未加雕琢,一件件珍品,让我们目不暇接,留连往返!</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河南出土的恐龙蛋,十多颗呢,我以前只在照片上见过,而现在我却能幸运的和它来了亲密接触,甚至用手触摸,那是多么的高兴的事。</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突然出现了一块沙漠玫瑰石,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因为我也有这样的沙漠玫瑰石,那是我去内蒙古时,一个摊位上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玫瑰石,我正转悠着,他叫我帮他沙漠玫瑰四个字,我帮他写了,然后他送了我一块,这石头现在还珍藏在我的抽屉里呢!</p> <p class="ql-block">一座圣旨牌坊立于平台之上。</p> <p class="ql-block">出馆,见已中午时分,便去寻找园内饭店,行走间,见一栋徽派建筑风格的房子,然四周被玻璃幕墙所环绕,一时间难以辩别,而正门却很小,原来这里就是进士第餐厅,进士第”作为闻道园引进而来的首座建筑,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占地大约300多平方米。步入其间,便感觉这是一栋老房子,粗大的梁柱,雕花窗棂,梁柱上雕龙画凤,体现了徽派建筑中的精华,“进士第”现已转变为一家餐厅。</p> <p class="ql-block">后院临湖,湖边安放桌椅,风凉时也可在此用餐。餐后,沿湖而行,这里却是一处不错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那里,向远处看去,对岸一座徽派建筑依水而筑,一艘小船荡漾在湖中,它们掩映在树林之间,这里杨柳依依,静谧,无嘈杂之声,偶尔,湖边树丛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平添了几分浪漫。</p> <p class="ql-block">湖边,芦苇丛生,一块巨石之上雕刻的栩栩如生美人鱼静卧着,也不知道它在这里多少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大可堂》茶馆,</p> <p class="ql-block">沿大路前行,一座小院出现在这里,圆形的门,周边环境优美,绿叶成阴,墙角芭蕉叶舒展着,绿绿的,招摇着,二只石狮子坐卧于门前,这里是《大可堂》茶馆,它也是闻道园里不可或缺的一个景点,楠木厅与武状元楼的一部分,现作为茶馆对外开放。步入其间,踏在一块块地砖上,便能感觉它所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四梁八柱是用楠木和樟木,精致的砖雕,和木雕,大厅的橱柜里放着各种石头,印章,这座建筑曾坐落于安徽古徽州地区,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内部陈列着名人字画、精致的沉香摆设,以及供人闻香品茗的雅致空间。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子身着旗袍坐在那里,正低头看书。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她的手指纤长,轻轻翻动书页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我们推门而入的声响丝毫没有惊动她,她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空气中仿佛飘着淡淡的墨香,她的发髻挽得一丝不苟,鬓边垂下一缕青丝,在光影中微微颤动。整个画面如同一幅静止的工笔画,唯有那偶尔眨动的睫毛证明时间的流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