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福建游D9(2)·建宁·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

杨三郎

<p class="ql-block">出行时间:2025年4月13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参观完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紧接着来到不远处的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纪念馆,讲解员已早早在溪口大桥西端路边迎接我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地方称之为西门。</span>讲解员身后的背景,是一座长长的汉白玉浮雕墙,三组图案分别刻画了建宁红一方面军和少共国际师战斗冲锋、周恩来和红一方面军部分领导合影、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发报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浮雕墙后面土坡上的四方楼,是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旧址青云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解员解说道,大桥东岸边,便是毛主席入住建宁时,带领红军战士和莲农一起挖出的建宁第一百口莲塘——西门莲塘,当地人称之为红军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来到山坡处的一个山炮景观地,这里布展着几门小山炮,这就是当年红军山炮连溪口百尺台军事训练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1年5月31日,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在建宁战斗中缴获了2门山炮。当晚,毛主席在建宁县城西门外红三军团驻地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五次会议,决定利用建宁战斗缴获的2门山炮,三军团留1门加上原有的1门,编成红三军团山炮连,另一门送后方编成红一军团山炮连,<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民军队炮兵部队前身由此诞生。</span>山炮连编成后,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建宁溪口百尺台建立了军事训练基地,对炮兵进行训练。关于百尺台还流传着一首红色民谣:“百尺台,百尺台,红军炮兵射击台,白军官兵断魂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炮景观地旁边即是红军无线电通讯陈列馆,是从原址复建过来的一座木结构当地民居杨家屋。1931年5月31日,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进驻建宁,6月,利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缴获的敌方电台,在此组建了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总队下设侦察电台和5个无线电分队,总队部驻杨家屋,并在此开办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俘获的敌电台人员王诤(原名吴人鉴)等10余名人员自愿加入了红军,王诤在此次无线电总队组建中被任命为总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缴获的一部半总部电台设立在青云阁(复建),6月2日,即收到了江西兴国总后方办事处发来的电报,实现了红军历史上的首次无线电通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线电总队的红军报务员曹丹辉以日记形式兴奋地记述了这次通讯场景,“6月2日,晴……,下午七时,我与报务员伍云甫值班,收到江西兴国总后方办事处发来的电报。收报时杂音很大,但我们终于抄了下来。这是红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无线电通讯啊!每个报务员都万分兴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一部半电台”,“半部电台”是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红军战士不识货,出于对国民党的愤恨,将电台摔成了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半部电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打国民党谭道源师时,又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这样红军就有了一部半电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年(1931年)11月,由国民党季振同、董振堂领导的第26路军共1.7万人在宁都起义参加红军,带来8部电台和40多名技术人员,红军的无线电通讯实力大大增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2年5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成立破译小组;8月又成立军委二局,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和密电码破译任务。由此打开了红军后续反“围剿”斗争和长征途中的情报侦测工作,不但能不断破获敌情,还能保持红军三大主力之间的情报联络和共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主席曾多次给予军委二局高度评价,他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征胜利结束后,军委二局曾有一个统计:从1934年10月离开中央苏区,到1935年10月长征结束,二局在万里转战中,相继破译了蒋、粤、湘、桂、黔、滇、川、陕等当面之敌的180余种密码。毛主席说,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军无线电事业留下了无数传奇,钱壮飞、王诤、刘寅、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等电讯事业的先驱们,用一道道永不消逝的电波,切实地成为了我党的“耳目”和“卫士”,甚至用生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