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洪水初退的龙州,在夜色中泛着淤积的泥浆幽暗的光。2025年10月,第20号台风“博罗依”过境后的第一个夜晚,整座城市如同一个刚从噩梦中惊醒的病人,在泥泞中艰难喘息。龙州起义广场成了沼泽,青龙桥梁变作泥潭,空气中弥漫着河水与腐烂物混合的喷头腥腐气息。</p><p class="ql-block"> 10月2日零时,应急灯的光柱如守夜人睁开了眼。几个指挥者的身影早已站在齐腿深的泥泞中,没有话筒,没有指示牌,只有手势和喊话在夜色中交错。有人接过消防水管,巨大的后坐力让他踉跄了一下,但他迅速扎稳马步,水龙怒吼着冲向板结的淤泥。不远处,几个人正合力抬起沉重的冲水管,泥水溅满裤腿,已然分不清谁是谁。指挥权在这一刻交给了行动,榜样凝聚成无声的军令。</p><p class="ql-block"> 在龙州起义广场,一条蜿蜒的人龙在昏黄的灯光下蠕动。人们自发排成长队,铁铲与扫把起落之间,厚重的淤泥被铲起、传递、甩出。动作从生疏到熟练,呼吸从急促到粗重。汗珠从额角滚落,混入泥浆,悄无声息。我和其他职工群众一样,每个人手中的工具都是武器,脚下的每一寸洁净,都是从洪水口中夺回的失地。</p><p class="ql-block"> 青龙桥上的战斗更为艰难。大家混编成队,随着抽水机的节奏推进。一位平时文弱的女子,此刻头发凌乱,浑身泥点,却亮开嗓子喊起了号子:“水来了,一起推——!”众人应和着,声浪竟压过了水泵的轰鸣。大家如纤夫般躬身,用扫把、铁铲,甚至用脚,将稀释的泥浆推向桥边的泄水口。黏稠的淤泥有着可怕的吸附力,每一推都需耗尽全身力气。时间在这里失去了刻度,只有一铲又一铲,一扫又一扫的循环。这是意志与疲惫的拉锯战,是龙州人倔强的坚持。</p><p class="ql-block"> 凌晨两点三十分,当最后一处顽固的淤泥被冲净,青龙桥露出了本来的轮廓,在应急灯的余光中,如一道疲惫而安详的脊梁。人们拖着几乎散架的身子,相视无言。淤积的泥浆消失了,腥腐的气息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夜风的清凉和人心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这场鏖战中,“熬”不再是消极的忍受,而是主动的坚持。当所有人将身为沙石,共渡难关时,人心便也成了桥——一座洪水冲不垮的桥。它静静地横亘在龙州的夜色里,通向每一个必将到来的黎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