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华丨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闽先贤泽后人--读《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五辑(副本)

邓友华

  捌拾叁、追根溯源书文脉1<br><br>  我可能是闽北耕读学子中很特殊的一位,在杨罗李朱的文化传统浸泡下,像几十年前陈景润要朝拜翠云书院一样,这时要来岩前编一本三明文化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书,向先贤们致以最崇高的礼赞!<br><br>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闽先贤泽后人<br>--读《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五辑<br><div><br></div><div> 八闽大地,山海相连,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数的先贤在润泽着后人,连接着他们的,就是承先启后的文化传承。《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五辑,就是其中的代表作。<br></div> <br> 这套丛书的概况<br><br>  2024年5月29日下午我接到去西藏自驾游回来的黄昌平的电话,就想这天熬夜将《岩前记忆》编辑说明弄好发出去,再去和他们碰头。我先再过遍目录。把前面想到的潘铃校长加上特约副主编的位子。我会去岩前做翠云书院田野调查就是从跟她讨论办学思想得追溯到杨罗李朱开始的。我打电话跟校长说。她讲前面是忙什么事,下个礼拜就有空了。我说我下周要忙岩前的事倒没空了。等忙一阵后再去找你。你在我书里是女一号,要靠你去穿梭很多东西。我讲这下在编岩前书的情况,她讲你有空就来电话。<br>  我忙到下半夜两点了都还没全好,只好去休息了。<br>  次日5点醒来接着忙。先弄好目录,再发给几个相关的人,其中有校长。再看一遍编辑说明,然后选配图,写在纸上了去实施。大部分是拍照目录文档,求简单。本来就想在去列西前发出去的,结果紧赶慢赶的赶来得及,真的发出去了。<br>  昌平来电话,说人在我家附近的长坑。我便早点出去,在陡坡上他在那等我。<br>  在车上时,看到李顺亮8:35留言:“有此文化自觉实在难得,要是三元多几个这样的您就好了!”<br>  我带上目录打印稿和价码费用单,给他们一人一份。商量后面怎么弄。讲好目录认真看看,微调一下,星期一去岩前。 <p class="ql-block">  晚上第十一章《陈景润是我奋斗的榜样》被读书笔记分享会推荐了。有点意外。自己还去点出来重。其中写自己几十年的苦斗,很感慨。以前这些个人命运的不爱往话题放。这回松口了。</p><p class="ql-block">  5月31日沈世豪教授一早留言:“解读一个村庄,写出其中的文化底蕴厚重,是你编的《岩前记忆》一书的成功之处!预祝此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欢迎!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这下是空档有点时间,是写福建省那一套名人传的读书笔记,还是去找校长,写她一章,用跟以前不一样的换一种岩前和校长穿插着来的写法来写第6部也行。我十点多便打电话给校长,她说六一在表彰,等下给我电话。</p><p class="ql-block">  后面没见来电话。我中午也没打过去。想到她上次是说下周才有空。这下是要过六一呢,她就更忙。</p><p class="ql-block">  6月1日我8点多打电话给校长,想上午去找她。拨出去后看样子是没接。我想那可能是今天六一有庆祝活动,她正忙着。</p><p class="ql-block"> 我再面对自己的题目。想定后拿起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来研读,填补这个空档。</p><p class="ql-block">  这套书是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丨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的第五辑,共六本,小16开,每本的正文都约在100页左右。书前有“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名单:主任:林蔚芬/副主任:王秀丽/委员:康蓉晖 杨文飞 刘兴宏 李培鋗。封底勒口上方是本辑整套六本的书名,下方是编职名单。六本的责任编辑就两人:何水儿、陈宽,一人负责三本。美术编辑:林玲;封面绘画:蓝泰华。六本都是。</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李红的《总序》是统一的,估计其他辑也是这样。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人类赖以传承的精神支柱。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通过举办全省社科普及宣传周、建立社科普及基地、开办社科普及讲坛等社科普及咨询平台载体,其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福建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深度融人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展现出突破陈规、积极进取、兼容并包、锐意创新的胸襟和气魄。向大众传播福建优秀的历史文化知识,是福建省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接福建地气、讲福建故事、塑福建形象、续福建文脉的姿态编辑出版的“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福建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也为福建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资鉴。“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所包含的朱熹、林则徐、严复、陈嘉庚等人物传记,记录了福建文化之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也以人物史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人文精神的风骨和传统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会缺乏生命力和影响力。“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记录了福建历史文化人物的价值观践行轨迹,重温了这批福建历史文化乃至中国历史文化史上重要人物的生命历程,以浅显晓畅、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意义,开辟了社会科学知识进入千家万户的新路子。</p><p class="ql-block">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一套好的社会科学普及丛书,总是能带动起读书的风气。将学习作为一种追求、爱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所期望实现的目标。在文字中领略福建地域文化魅力,在阅读中传承传统文化养分,在感悟中提升人文道德情操,社会科学普及丛书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五辑的前四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丛书封底勒口处显示,第五辑第一本是《张元幹——南渡爱国词人》。封面在书名左侧竖排的简介文字是:“他一生爱国,反对侵略,反对投降,坚决主张抗战救国//他以词为武器,开拓了辛派壮健之词的道路,为中国古代词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此书的编著者是鹿苗苗,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兼任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福建乡贤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研究员、福建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研究、词学研究、文献整理与研究。</p><p class="ql-block">  此书目录:引言/第一章 早年游学与仕宦/第二章 中年遭贬后的漂泊/第三章 隐居闽中与被捕入狱/第四章 晚年漫游,客死异乡/第五章 张元幹的家乡情结/第六章 文学成就与影响/结 语/后记。</p><p class="ql-block">  封底的文字是:“清而不臛,其质也:温而不腴,其文也/历万险而不磨,阅世之久也:出众巧而无尽,写物之工也//慷概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笔力高绝,起势销魂,情见于词。流连感慨,字字是血”。</p><p class="ql-block">  第二本是《林龙江——壶山高士 南剑儒宗》。封面在书名左侧竖排的简介文字是:“他深明儒、道、释三教的义理,提出了三教合一学说,人称‘三教先生’”//“他深刻影响了日本儒学,三教信仰还传播到东南亚及欧美地区”。</p>   编著者是卢永芳,生于1983年,福建仙游人。作家、莆田市木兰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明史学会戚继光分会理事。著有《解读仙游》《蔡裹与文学》,编著《洪都记忆》《智慧林子》(2017年莆田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主编《众说夏午》《天马山隐士》,参编《秀屿区志》《涵江港口志》《枫亭镇志》,执编《仙游城隍庙》《世明书院志》《麟山宫史略》,点校整理《林龙江年谱汇编》《林子全集》《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等,有文章散见于《人民政协报》《湄洲日报》《莆田晚报》《莆田侨乡时报》及《仙游今报》等。<br>  此书目录是:第一章 少有慈心 初通文窍/第二章 弃名学道 始言三教/第三章 焚衣明志 靖倭寇乱/第四章 不辩非议 著作外流/第五章 纲常入衣 再论井田/第六章 改建东山 倡道东南/第七章 两度受挫 入山传法/第八章 屡获嘉奖 礼部购书/第九章 道嘱卢生 魂归九天/后记。<br>  封底文字是:“他参与莆仙抗倭,素有‘一券全城’之誉//他悟出一套九序心法。在朝野广为传播//黄宗羲说他以艮背法为人治病,行之多验//朱彝尊认为他与李贽一样。是‘闽中二异端’//他时时处处行善积德,屡获各级官府嘉奖”。<br>  第三本是《李光地——昌时柱石 理学名臣》。封面在书名左侧竖排的简介文字是:“李光地不仅是清初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卓有成就学者和思想家//他倡导‘存实心,明实理,行实事’的学术主张,在理学,易学,政治学科学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此书编著者是叶茂樟,福建龙岩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经贸职业技本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持省市社科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有《李光地民间故事》《圣歌未曾止息—莫耶传》等多部。作品获得福建省第三届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二等奖,安溪县第三届铁观音文艺奖二等奖,并多次入选泉州市社会科学普及优秀读物。<br>  目录是:第一章 从忧患中走来的乡村少年/第二章 平定海疆献良策/第三章 治水患,惠民生/第四章 钟情书院/第五章 不拘一格荐人才/第六章 澄清吏道倡廉政/第七章 家训泽后世/第八章 宦海沉浮 鞠躬尽瘁/第九章 大百科全书式的学术思想/第十章 千秋功过/后记。<br>  封底的文字是:“如之最真无有如朕者,知朕亦无有过于光地者//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流芳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树范岩廊,允矣千秋之茂典”。<br>  第四本是《华嵒——扬州画派代表人物》。封面在书名左侧竖排的简介文字是:“他是从闽西走出的客家人的骄傲,长期寓居杭州,往返扬州,交游广泛,深刻影响了扬州画派面貌和走向//他崇尚自然,意境超脱,诗书画俱佳,画艺尤其精湛,传世作品数量多,质量高,被国家定为首批严禁出境的国宝”。   编著者有二:鲁普文,安徽省和县人,福建省冰心研究会秘书长,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冰心文学馆学术研究部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练建安,闽西客家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创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台港文学选刊》主编。出版有《八闽开国将军》《千里汀江》等作品集,曾获中国新闻奖副刊编辑奖、福建省影视剧本最佳作品奖等奖项。<br>  目录是:第一章 闽汀才子/第二章 侨寓杭州/第三章 进京谋仕/第四章 闲居钱塘/第五章 奔波劳顿/第六章 挥毫不辍/第七章 高峰巍峨/余绪/华喦大事年简表/主要参考资料/后记。<br>  封底文字是:“华品向往超凡脱俗和清静无为的离垢境界,安贫乐道,他的诗和画中常常反晚了这种精神气质//他不因自己的理想而放弃‘入世’的年头,在谋求‘以画致仕’不成后,他为了供养家庭,长年勤奋作画,作品数量居于扬州画派画家之首//张大干评价他:‘新罗山人以人物、山水、花鸟擅名乾隆间。……此册画诗书当称三绝。研究山人笔墨水以此为至菜臬可也。’//他是影响清中后期的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几乎左右20世纪中国小写意画坛的绘画风尚。受他影响的画家有任伯年、黄宾虹、虚谷、吴昌硕、唐云等。俨然形成了‘新罗画派’”。<br><br> 第五辑后两本与后记<br><br>  第五本是《梁章钜——经世名臣 文史名家 楹联大师》。封面在书名左侧竖排的简介文字是:“他关注国计民生,践行有用有为,一生政绩斐然。面对国难,他领兵备战,驰骋疆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他一生苦读不懈,著述等身,诸多成果或成为集大成者,或填补空白,或成为标志性的里程碑。林则徐誉之为‘卓然当代传人’”。   此书编著者是欧阳少鸣,1959年生,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教授,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副校长。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撰写出版和参与编撰的专著、论著、辞书、教材等二十部。近十余年着力研究福建历史文化名人梁章钜,发表与出版了梁章钜系列研究文章和专著《梁章钜评传》。<br>  此书目录是:前言/第一章 书香绵延 艰辛求学/第一节 书香世家 儒门泽延/第二节 艰苦求学 受教名师/第三节 尝思奋飞 以求致用/第二章 山城执教 诗人兴会/第一节 执教浦城 著述不断/第二节 藤花吟馆 诗人兴会/第三章 京城为官 翁门弟子/第一节 当值军机 勤勉于事/第二节 翁门弟子 广交师友/第四章 执掌藩郡 展现仁心/第一节 治水疏浚 施展抱负/第二节 修葺书院 沧浪濯缨/第三节 千里涛陆 奋力救灾/第五章 黄楼休憩 笔墨生辉/第六章 巡抚广西 岁月峥嵘/第一节 整肃科场 查禁鸦片/第二节 驰骋桂沪 抵御外夷/第七章 文笔纵横 楹联巨子/第一节 钻研不废 老树新枝/第二节 《楹联丛话》 开辟新境/第八章 浪迹江湖 心忧天下/第九章 笔记大师 再赋新篇/延伸阅读/后记。<br>  封底文字是:“二十举乡。三十登第,西十还朝,五十出守,火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务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br>  第六本是《冰心——世纪老人 文坛祖母》。封面在书名左侧竖排的简介文字是:“她享誉中国文坛,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作家个人全集,一生都在关心少年儿童的发展,为他们写作//她是一位历经百年风霜雨雪面终生善良的世纪老人,在作品中始终突出‘大爱’精神,留下了‘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名言”。   此书编著者是邱伟坛,福建永春人,现为冰心文学馆副馆长。副研充馆员。福建省作家胁会会员。著有《漫步冰心文学馆》《灯塔守望者--少年冰心》《少年林則徐》(合著)等。<br>  目录是:引言/第一章 出生闽地 暂居上海/第二章 垂髫之年 大海女儿/第三章 又见故乡 柳州风骨/第四章 五四运动 震上文坛/第五章 留学美国 寄小读者/第六章 风兩燕园 游学欧美 /第七章 抗战萍踪 漂泊西南/第八章 东渡扶桑 执教“红门”/第九章 归来之后 文化使者 /第十章 历经坎坷 青春不老。<br>  封底文字是:“以‘冰心’命名的包括四个重要的文学奖项和一座创造了许多‘第一’的文学馆//郁达夫说:‘我以为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沈从文说:‘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巴金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后记》是本辑统一的,摘要如下:<br>  福建,山海相拥,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和民族英雄、爱国先驱、革命将士、时代楷模。他们的教育成长、道德品行和思想文章,是福建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和激励着一代代福建人努力学习、奋勇前行。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的“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以福建历史名人为题材,古今结合,意在从高处着眼、从基础着手,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促进人文道德养成,使社会科学知识走进大众、走进生活、走进现实,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历史名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福建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为建设文化强省添砖加瓦。<br>  “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五辑)所包含的张元幹、林龙江、李光地、华嵒、梁章钜、冰心6个人物故事,记录了福建文化之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也以人物史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人文精神的风骨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物篇以人物生平为线索,在故事中体现传主的学问、事功、道德,凸显他们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和阐发其内在精神,从而激起读者爱国爱乡的强烈情感,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br>  这套丛书以广大群众为读者对象,尤其是各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以及受过中等教育的读者,他们对这些历史名人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历史课本、乡土教材、文化景点和博物馆,很难形成具体、深人、系统的认识。丛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通过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福建历史,走入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殿堂,融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对提升大众的阅读水平、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br>  专家刘小新老师对丛书写作大纲和书稿进行了认真审读,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br>  署名“编委会”,时间为“2022年4月”。<br>  我择其要者翻阅过后,会冒出一个问号:这一套书前四辑的传主都是谁呢?我心想:至少在《总序》中提到的“‘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所包含的朱熹、林则徐、严复、陈嘉庚等人物传记”,是第一辑的吧?在百年时空中南来北往的丛书雁阵里,领飞的头雁从来都是最强的!<br><br>  二0二四年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