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 最美的不是夕阳红,最美的青春能有重复吗?这种浩浩荡荡知青去到中国农村各个旮旯,这种奇葩的伟大创举也许只有在我们国内举世无双。9年的劳苦生涯,我们现在老了,身体彻底垮了,那都得归功于上个世纪的繁重的体力劳动。</p><p class="ql-block">      一辈子难以忘怀却耿耿于怀,谈及其70年代的那场罕见的冰天雪地,凄风苦雨,心潮起伏 难以平静。</p><p class="ql-block">       76年的12月,当地的农民都在家围着温暖的灶苔过着举家避寒,喝着暖暖的汤,小日子过的非常的惬意。我们过万的知青在浩浩荡荡的红旗指引下来到上海燎原农场砖瓦厂,开启了可以用伟大的壮举,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可磨灭的故事。我们也就第二次的入住浴室,这次是砖瓦厂的洗浴间,水门汀的地上铺满了稻草,其实稻草下面,西瓜虫 ,蝎子,老鼠屎比比是(那是走时发现的)一排几十名女孩子就在这浴室的水泥地上睡了整整一个月。写到这里,心是疼的,泪是酸楚的。12月的寒冬 凛冽的寒风特别刺骨,不下雨还能忍受,上个世纪的冬天雪花儿不像现在作秀一样,一大早起床 洗脸刷牙都是冰水,那天我起床开门,一堵雪白的雪墙高高的矗立在你眼前,一夜的雪把门堵死了,出不去啊,想都不要想今天可以不用出工。工地上的歌声依然嘹亮,洪湖水浪大浪卖力的唱着,韩英的一声声娘的眼泪似水淌乐此不疲的哭着。(现在都不能听洪湖水的歌,太悲壮了。)开窑厂的那条河真的是苦的累的,把我一生的苦都耗尽在这一条河里。天空狂风夹裹着雪,河的斜坡是泥泞的,走一步滑一下,何况肩膀的担子,前后俩大块的泥土沉甸甸的,即使俩个框不装泥土也得有5斤重。有人脚一滑,整个人翻到了河底,我的套鞋陷入泥泞的泥土 只听见吱扭一下 好了,套鞋整个大口子不能穿了,腊月啊,一只脚赤脚,一只脚有套鞋,冷啊,冷的钻心,整个冻僵的人,木然的挑着担子,举步维艰的努力往上倒泥土 。为了吃饭,为了一个月的24块钱的工资,(相当于现在的2400)为了想尽快上调回上海,当然为了生存。眼泪结冰了,长长的眼睫毛上挂满了冰霜。大家的脸都是死气沉沉, 是一种表情,都一样,冷。寒风往肚子里面钻,草绳成了唯一挡风的腰带,这样可以御寒些。</p><p class="ql-block">男生河撬挖泥,女生前后俩框泥块,天天这样机械的干着,现在那种场面就在眼前。几乎天天下雪下雨 ,唯一的期盼就是食堂送来热气腾腾的饭菜,因为可以小憩一下喘口气。记得好像都是免费的, 当然没什么大荤大肉,有几个肉丝已经很奢侈了。记得那天,我和将爱平,王梅君在窑厂洗碗池边站着吃午饭,那天可是好吃的大大的肉圆。我们三狼吞虎咽的吃着一大碗米饭,那天记得是12月的最后一天,将爱萍笑嘻嘻的对着我说,过了今天 明天你就是23岁咯,23岁咯,这意思至今不理解她为什么反复强调23岁咯。感觉23岁是不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呢?半个世纪过去了,多想穿越回到23岁啊,我的23岁的青春 啊,都埋在了燎原农场的那片伟大的土地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