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不过来,根本看不过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也纳,一座被音乐浸润、被帝国余晖笼罩的城市。漫步街头,每一座建筑都仿佛在低语哈布斯堡王朝的辉煌。9月16日这天,我穿梭于博物馆与宫殿之间,艺术与历史如潮水般涌来,令人目不暇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色大厅的余韵仍在耳畔,不远处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静静矗立,新古典主义立面庄严恢宏,拱门之上雕塑凝神,仿佛凝固了《费加罗的婚礼》首演之夜的掌声。因行程所限未入内厅,但仅是绕行四周,已觉音符在石柱间流淌。霍夫堡宫群落更是气势磅礴,巴洛克与文艺复兴风格交织,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心脏。茜茜公主博物馆藏身其中,讲述着那位自由灵魂的传奇人生。而阿贝蒂娜博物馆外,骑马雕像昂首挺立,青铜光泽映照出昔日统帅的威严。</span></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齐名,我们去过金色大厅内部,歌剧院就没打算入内。但从外观看,歌剧院逼格确实要比金色大厅高。我觉得它们最大的不同是金色大厅门前有一个小广场,而歌剧院前门紧邻马路,门前有些局促。歌剧院修了八年,两位建筑设计师都还没等歌剧院建造完毕,就先后离世。据说原因是皇家宫廷歌剧院还在修建时,维也纳人就挖苦羞辱两位建筑师西卡茨布格和范德尼尔,说这俩人根本没有自己的风格品味,希腊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所有的东西都堆在上面! 在批评者的眼里,这个皇家宫廷歌剧院就是一个失败的建筑。皇帝也就是茜茜公主的丈夫弗朗茨. 约瑟夫也来添盐加醋,火上浇油,把它形容成是“ 沉没的箱子”。凡德尼尔经受不了闲言碎语的打击,百想不通,干脆一死了之。两个多月后以后,西卡茨布格因为承受不了好友自杀的悲伤,心情很糟,原来已有的肺结核愈加严重,最后因心肌梗塞,倒在绘图桌上。两位建筑师都没能看到歌剧院竣工揭幕那一天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沿袭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正面外墙中央拱廊竖立着英雄,悲剧,幻想,喜剧,爱情5尊雕像,建筑两侧配有代表对立世界的喷泉雕塑,分别体现了音乐,舞蹈,欢乐,轻松和罗蕾莱,悲伤,爱情,复仇之意。屋顶上面有两个骑马人像,象征着和谐,诗艺。</p> <p class="ql-block">这是刚来维也纳那天晚上拍的歌剧院,我们看到歌剧院前脸只有三级台阶,从远处看,确实不那么“高高在上”,有点儿头重脚轻的赶脚。事实是,歌剧院建造过程中,门前的环城大街改造升级垫高,导致歌剧院门前只有三步台阶。</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门前招徕观众的“营销人员”。</p> <p class="ql-block">剧院两侧的回廊。</p> <p class="ql-block">剧院外面两侧各有一座喷泉雕塑。</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在维也纳的几天活动,我们经常要路过这座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另一侧的步行商业街区。</p> <p class="ql-block">路边卖纪念品的杂货店,被商品埋入其中的老板热情地给我们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后面穿过马路就是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它是欧洲古典与现代艺术的最大的私人收藏之一,他的收藏是对奥地利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际现代艺术与法国印象派,后期印象派,德国表现主义,野兽画派和前卫派的俄罗斯作品的重要补充,具有独特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站在阿尔贝蒂纳艺术博物馆二层平台上看歌剧院后身。</p> <p class="ql-block">阿尔布鲁希特大公的青铜雕像矗立在阿尔贝蒂娜博物馆门前。阿尔布鲁希特大公是奥地利帝国元帅,他在军事生涯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1866年的库斯托扎战役中击败了意大利军队,为奥地利帝国做出了重要贡献。阿尔布鲁希特大公还是阿尔贝蒂娜宫的第3代主人,他曾对宫殿的外观进行过改建,将其 facade 重塑为历史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广场前的反战与反法西斯纪念碑,于1988年揭幕,是奥地利第一个公共空间展示的反法西斯纪念碑,雕塑由背着荆棘、趴在地上的形象等组成,纪念二战期间受法西斯迫害的所有人。</p> <p class="ql-block">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的另一个门,它紧邻金色大厅。15日去金色大厅那一天拍的。</p> <p class="ql-block">绕过阿尔贝蒂娜博物馆,有一个小门,进入后是一个公园,后来才得知,这是城堡公园,实际上,我们前天傍晚从她身边经过。并在莫扎特雕像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城堡花园就是霍夫堡帝国大厦的后花园。这是帝国大厦的后脸。</p> <p class="ql-block">一对旅行者在霍夫斯堡帝国大厦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去金色大厅的前一天,9月14号,我们是来过帝国大厦的。这是帝国大厦前的英雄广场。转懵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皇宫始建于1279年,最初是奥地利公爵的宅邸和防御城堡。此后,历任皇帝不断扩建,形成“新帝不居旧屋”的传统,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多种风格。1806年,弗兰茨二世在此宣布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成立奥地利帝国。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后,他成为奥地利总统府。1938年,希特勒在英雄广场阳台宣布德奥合并。1955年,《奥地利独立条约》在礼仪大厅签署,奥地利恢复主权。</p> <p class="ql-block">帝国大厦上的双头鹰。</p><p class="ql-block">你看那两个鹰头,一个朝东,一个朝西,这可不是随便设计的,它象征着帝国横跨欧亚的广阔疆域,同时也代表着宗教和世俗权力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议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与议会大厦一路之隔的人民公园,休憩的市民被金色的阳光照耀。人民公园的南面就是霍夫堡帝国大厦,围绕着帝国大厦,帝国宝藏库,国家图书馆,历史艺术博物馆,艺术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学院,西班牙皇家马术学校,维也纳大学,城市公园(小施特劳斯金像)等等环绕四周。</p> <p class="ql-block">这是维也纳国家剧院。维也纳国家剧院又被称为布格剧院、城堡剧院,由女皇玛丽亚·特蕾莎下令建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德语剧院之一。</p><p class="ql-block">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不同,维也纳国家剧院主要以话剧演出为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被誉为“世界歌剧中心”,主要演出歌剧和芭蕾舞剧,每年上演约300场演出,包括约60部歌剧和20部芭蕾舞剧的保留剧目,节目没有一天是重复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过城堡花园,绿意与喷泉相映成趣,国家图书馆的穹顶在阳光下泛着淡金,图书馆</span>向16岁以上读者免费开放,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部洛可可式阅览厅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但非常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时间,未能进入。帝国宝藏库也虽未亲见,但想象中那顶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依旧闪耀着中世纪的权力光晕。</span></p> <p class="ql-block">奥地利国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城堡前的观光马车和车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场上,观光巴士缓缓驶过,古典建筑与现代城市在此交融。歌剧院拱廊下,我驻足片刻,头顶是白色圆筒吊灯,脚下是斑驳石板,仿佛步入时光隧道。远处起重机悄然作业,提醒着这座古城仍在呼吸、生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园里树影婆娑,池塘倒映云天,一时间万籁俱寂。方才所见的雕塑、穹顶、浮雕,在脑海中缓缓沉淀。维也纳不必急于读懂,它适合慢走、静听、细品——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块石砖上,都刻着欧洲文明的密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