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5日,我们这趟西北漫游记的第八个打卡地,悄然转向一片意料之外的温柔——河北永年 广府水城。未见其城,先闻水声,这座被万亩洼淀环抱的古城,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碧玉,静静卧在华北平原上。城墙是青灰色的年轮,圈住了明清的街巷、太极的余韵;护城河水波潋滟,倒映着飞檐翘角与往来游人的身影。这一次,我举着相机,不只是打卡风景,更是要走进这幅“城在水中坐,与“永年广府”亲密接触地撞个满怀。</p><p class="ql-block">这座有着2600余年历史的古城,藏着太多值得细品的故事:它是隋末窦建德建都的“洺州城”,是杨式、武式太极的发源地,更是华北地区罕见的“水城”形制——四道城门临着护城河,城外是芦苇丛生的湿地,风吹过,仿佛还能听见古战场的号角与太极推手的轻响。今天,就让镜头做向导,来一步步揭开广府水城的千年面纱吧。</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驱车来到广府水城景区西北角一停车场,刚停下车,就见一旅游观光车来到面前,招揽我们乘车游览。水城很大,步行游览很累,乘坐观光车游览正合吾意,上车。水城观光车设五个站点,随上随下很方便,点个赞吧👍</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第一站,甘露寺:千年古刹,始建于北魏时期,初名百草寺,唐代改名甘露寺。相传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在此出家,法名妙善,后修证为杨枝观音,使其成为中国女相观音的首个道场 。现存建筑为2006年重建,园林式布局融合佛教文化与江南水景,寺内大悲阁供奉7米高铜铸观音像。 </p><p class="ql-block">园林禅意:八功德水环绕主殿,锦鲤嬉戏、垂柳拂岸,营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p><p class="ql-block">文化典故:沿长廊欣赏“二十四孝”“西游记”等彩绘故事,感受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第二站 - 武禹襄故居: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在此构建“开合虚实”理论体系,其《太极拳论》成为武学经典。故居三进式四合院布局严谨,保留清代官宅风貌</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头观望弘济桥:建筑瑰宝,与赵州桥并称“姊妹桥”,为单孔双敞肩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桥长48.9米,主拱券跨度31.88米,券石以铁束腰相连,历经洪水仍稳固如初 。桥体浮雕精美,有二龙戏珠、飞龙缠枝等图案,桥面“吕洞宾足迹”传说增添神秘色彩。历史见证:桥身两侧的纤夫坑槽记录着滏阳河黄金水道的航运史,明清时期晋商徽贾车马络绎、舟楫穿梭的繁华景象仿佛重现</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第三站- 登楼揽胜:从南门“阳明门”登城,可俯瞰万亩湿地与青灰色城墙交相辉映的“北国小江南”盛景。</p><p class="ql-block">- 漫步瓮城:探访西门“保和门”瓮城结构,感受古代“以空间换时间”的防御智慧。</p><p class="ql-block">- 光影盛宴:据说夜间城墙灯光秀以太极文化为主题,通过全息投影演绎古城千年变迁。</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第四站:广平府署是广府古城的核心文化地标,其历史可追溯至隋末夏王窦建德所建的万春宫,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原址重建,曾作为明清时期“畿南三府”(广平府、顺德府、大名府)的行政中心,管辖九县一州,素有“三辅襟喉”之称。这座占地5.3万平方米的官署建筑群,以“中轴对称、五进三路”格局呈现,融合北方建筑的雄浑与江南园林的雅致,是研究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活态标本。</p> <p class="ql-block">广平府署历经沧桑:元代毁于兵火,明清多次修葺;民国时期改为县署及学校,解放后长期作为永年二中校舍;2012年启动大规模复建,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如今,这座“北方衙门博物馆”不仅复原了明清办公场景,更通过动态展陈和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度感知古代官场文化与市井生活。</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第五站,杨露禅故居: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在此诞生并研习武学,历经三次赴陈家沟学艺,终创舒展大方的“杨式大架”,故居内展陈拳谱、兵器及历代传承人脉络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END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谢您的浏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编辑:边玩边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10月写于银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