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有山将“山”搬进商场,有高达24米的室内人造山丘,层层叠叠的台阶、石板路、山洞通道蜿蜒而上,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营造出爬真山、探秘境的独特沉浸感。利用山坡与山洞,把整座山分隔成美食餐饮区、影院街区、文创街区、住宿等不同区域,小镇内部还设有茶社、书店、酒店、影院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体验。</p>
<p class="ql-block">每次走进“这有山”,都像踏入一场精心编织的梦境。白天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石阶上,夜晚的灯光则把整座山丘照得如同星河倾泻。我常在傍晚时分来,背着相机,也带着手机,沿着那条蜿蜒的石板路慢慢往上走。扶手边是仿山石的墙面,头顶是悬挂的灯笼,一盏接一盏,像引路的萤火。走累了,就在某个转角的亭子里坐下,拍一张逆光的剪影,或是录一段山洞通道里回荡的脚步声。这里不像商场,倒像一座被城市收藏的秘境,而我,是那个总想用镜头留住它呼吸的人。</p> <p class="ql-block">图片:夜晚的建筑外立面,金色的“這有山”字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下方红色波浪形装饰条增添了动感,玻璃幕墙反射出室内的景象,营造出繁华都市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见那几个金色大字,心就安定下来。它们悬在夜色里,像一座灯塔,指引我穿过城市的车流与喧嚣。走近些,玻璃幕墙映出我模糊的身影,也映出里面灯火通明的街巷。我举起手机,调低曝光,想把“這有山”拍得不那么刺眼,而是带着一点温柔的光晕。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愿意为一个名字驻足——它不只是招牌,更是一种召唤,叫人放下疲惫,走进去,重新感受生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室内商场的场景,视角从自动扶梯上方拍摄。扶梯两侧有红色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全力以赴 未来可期”。商场内部装饰华丽,天花板上悬挂着多盏复古风格的吊灯,灯光柔和。远处可以看到一些店铺和行人,整体环境显得宽敞明亮,具有现代感和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坐上扶梯时,目光总会被那句“全力以赴 未来可期”牵住。红底白字,挂在两侧,像一句悄悄话,又像一声鼓励。我常在这里停下,转身拍一张俯视的照片——吊灯垂落如星,行人三三两两,脚步轻快。手机镜头拉远,整个空间便成了构图的一部分:对称的廊柱、暖黄的光、流动的人影。有时我会想,我们拍下的不只是景,更是那一刻的心情。而这里,恰好总能让人心里亮一下。</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室内场景,入口处标有“山洞环廊”、“山洞广场”和“这有山”等指示牌。入口设计模仿山洞风格,周围有岩石装饰和灯光效果。几位行人正在入口处行走,背景中可以看到商店和指示牌,整体氛围现代而富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山洞环廊”四个字总让我忍不住笑。明明是商场,却偏要打出“山洞”的名号,可走着走着,竟真有种穿行于山谷之间的错觉。岩石纹理的墙面、幽微的蓝紫色灯光,连空气都仿佛凉了几度。我常在这里切换手机的广角模式,把整个入口框进画面,再加一点暗角,让照片多些故事感。偶尔有孩子蹦跳着跑过,影子被拉长在墙上,像一段即兴的皮影戏——这山里的每一处转角,都在悄悄上演生活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宽敞的室内空间,天花板设计独特,带有几何图案。入口处悬挂着中国国旗,周围装饰有绿植和灯光。几位行人正在入口处行走,背景中可以看到商店和指示牌,整体氛围明亮而现代。</p>
<p class="ql-block">那天阳光正好,从高处的天窗斜斜洒下,照在国旗的一角。红得那么正,那么静,仿佛时间都为它停了一秒。我站在几步之外,用手机连拍了几张,想捕捉那束光落在旗面的瞬间。绿植在风里轻轻晃,孩子牵着气球从镜头前跑过,画面突然就活了。这地方总这样,现代得利落,又传统得深情。我拍的不是装饰,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像一首没唱完的歌,余音绕梁。</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条装饰精美的街道,街道两旁挂满了红色的旗帜和绿色的藤蔓植物,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街道一侧有一家店铺,门口摆放着蓝色的长椅和一个白色的菜单板,店铺的橱窗内陈列着各种商品。街道地面铺有圆形的石砖,整体环境显得整洁而富有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我最爱这条街的早晨。人少,光柔,藤蔓上的露水还没散。红色旗帜垂着,像睡醒前的呼吸。我蹲在蓝色长椅旁,把手机贴地拍一张低角度——石砖圆润,藤蔓缠绕,远处的菜单板上写着“今日特供”。没有游客,没有喧嚣,只有扫地阿姨轻轻推着簸箕的声音。这样的时刻,拍照不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是为了记住:原来繁华之中,也能有如此安静的生活切片。</p> <p class="ql-block">图片:一条昏暗的石阶小径,两侧墙壁由灰色石块砌成,墙上挂着一盏古朴的灯笼,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石阶上也放置了几盏灯笼,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墙角处有一个标有“觅道”的木质招牌,旁边还有一个绿色的出口指示牌,指示方向为右侧。整体氛围宁静而古朴,仿佛通向一个神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觅道”——多有意思的名字。我每次路过,都会放慢脚步,仿佛真在寻找什么。石阶一级一级向上,灯笼一盏一盏亮着,手机自动调出夜景模式,画面慢慢清晰。我拍下那块木牌,又转身拍下整条小径,故意留一点模糊,让光晕拖出长长的尾巴。有时候,我不上去,就坐在第三级台阶上,看人影从灯笼下走过,听脚步声在石壁间回响。这山里最动人的,不是风景,是那种让人愿意停下来、静静走一段路的魔力。</p> <p class="ql-block">图片:室内商场的场景,多层建筑结构,装饰有中国风的元素,如红色的灯笼和旗帜。商场内有多个品牌店铺,如华为和星巴克,店铺招牌明亮醒目。建筑的外墙和栏杆上装饰有绿色的植物,增添了自然的气息。商场内人流稀少,显得宽敞而整洁,整体氛围现代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这有山,人不多不少,刚好够拍出“空镜感”。我站在二楼栏杆边,手机对准对面的星巴克,红灯笼映在玻璃上,像一串不会熄灭的祝福。华为的招牌冷光与灯笼的暖光在画面里相遇,现代与传统,就这样悄然握手。我按下快门,又换了个角度,把绿植、栏杆、远处的楼梯都框进来。没有刻意摆拍,只是记录——记录这座山如何把城市生活的碎片,拼成一幅有温度的画。</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宽敞的室内商业街区,地面铺有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瓷砖,两侧是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左侧建筑有木质窗框和暖色调的灯光,右侧建筑则有石质结构和花卉装饰。街道上悬挂着多面五星红旗,远处可见行人和店铺,整体氛围热闹而现代。</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带了新买的滤镜,想试试拍出“电影感”。黑白地砖延伸向远方,像一条时光隧道。红旗在风里轻轻摆,灯笼一排排亮着,我蹲下身,让手机贴近地面,把整条街拍成一条发光的河。有人从画面里走过,背影被拉长,像老电影里的过场。我笑着按下连拍,心想:这哪里是商场?分明是城市里搭的一座戏台,而我们,都是即兴演出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图片:夜晚的商业街区,两侧店铺林立,悬挂着中国国旗和品牌标识,地面铺有石板路,右侧有装饰灯串和休息区,几位顾客坐在长椅上休息,远处有行人走过,整体氛围温馨而热闹。</p>
<p class="ql-block">我常在快打烊前来。灯还亮着,人也未散尽。长椅上坐着一对老夫妻,低声说着话,桌上放着两杯奶茶。我站在不远处,用手机的长焦拍下他们模糊的侧影,再调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