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邵铭</p> <p class="ql-block">罗马的清晨,阳光斜斜地洒在斗兽场的拱门上,像是为这座千年古迹镀上了一层金边。我站在广场中央,仰头望着那巍然耸立的外墙,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在石缝间低语一一这座把永恒写进基因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阳光从古老的拱门间穿过,落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像一道道通往过去的光桥。一位穿白裙的女子缓缓前行,裙摆被微风轻轻掀起,她的身影与这废墟般的空间形成奇妙的和谐,仿佛不是在参观遗迹,而是在参与一场穿越千年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前行,这条路,不知被多少人走过,从古罗马的士兵,到今天的旅人,脚印层层叠叠,却从不曾消失。我放慢脚步,让自己的影子也融入其中,成为这漫长旅途中的一个小小注脚。</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旁边的君士坦丁凯旋门静静地立在绿荫之中,门上的雕刻依旧清晰,战马、士兵、胜利女神,每一刀都刻着帝国的荣光。这座门曾迎接过凯旋的军队,如今迎接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奇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广场是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宗教和商业中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遗迹。漫步在这片古老的废墟中,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罗马遗址深处,几根高大的石柱孤傲地矗立着,柱身斑驳,却依然挺拔。它们像是被遗忘的守望者,默默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p> <p class="ql-block">废墟中的神殿、圆顶和拱门诉说着古罗马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凯撒的祭坛和元老院遗址,令人印象深刻。每一步,仿佛都在穿越时空,感受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权力。</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建筑早已失去屋顶与墙壁,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它昔日的恢弘。</p> <p class="ql-block">拱形的石砌建筑残破不堪,地面上散落着碎石,像是被时间亲手拆解过的拼图。可正是这种残缺,让人更清晰地看见它的灵魂,就像在提醒我们:无论多么辉煌的文明,终将归于尘土。</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考古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所有人感受历史魅力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石柱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罗马建筑的精湛技艺,是研究古罗马建筑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尤利乌斯·恺撒的雕像,他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独裁官,对罗马的政治、军事发展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说:窗口挂红旗处,曾是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之一,墨索里尼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维托里亚诺纪念堂,又称“祖国祭坛”,顶部的四马战车雕塑,象征着意大利的统一与胜利。也是意大利举行重要国家庆典和纪念活动的场所,承载着意大利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底层的无名战士墓,由两名士兵常年守卫,是意大利爱国主义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墓前的火炬长明,象征着对牺牲者的永恒纪念。</p> <p class="ql-block">特莱维喷泉(许愿池)前人声鼎沸,水花从雕塑间倾泻而下,在阳光下闪着碎银般的光。我站在池边,看游客们闭眼许愿,硬币划出弧线落入水中。投币许愿,心愿成真。</p> <p class="ql-block">双天使花环雕塑的转角就是一间冰淇淋店。</p> <p class="ql-block">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拍摄期间常光顾,酸奶和巧克力软糖口味受欢迎。我也尝一个,味道不错哦!</p> <p class="ql-block">作为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喷泉与教堂共同展现了18世纪欧洲建筑艺术的巅峰水平,其繁复的雕饰和色彩搭配体现了对古典美学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一位修女在教堂门口分发免费食品。</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前,蓝天如洗,游客在广场上漫步。柱廊庄严,拉丁铭文清晰可见,方尖碑上的十字架指向天空。站在这里,人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不是因为规矩,而是因为,你终于明白,有些美,只能用沉默去回应。</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正面有高大的科林斯式石柱,建筑整体融合了古希腊柱式与古罗马拱券、穹顶技术,内部穹顶是古罗马建筑的标志性成就之一。吸引着全球游客前来参观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纳沃纳广场四河喷泉:广场中央的喷泉,由贝尼尼设计,四个雕像分别代表尼罗河、恒河、多瑙河和拉普拉塔河,顶部立有埃及方尖碑,是巴洛克艺术的经典作品。</p> <p class="ql-block">雕像代表多瑙河,手持长卷,姿态沉稳,雕塑与流水结合,体现了巴洛克艺术对动态与戏剧性的追求,展现出当时对世界地理认知的艺术表达。</p> <p class="ql-block">手持三叉戟的海神尼普顿,正与章鱼搏斗,展现出力量与动感;旁边还有小天使和怪异头像的雕塑,细节丰富,充满艺术张力。</p> <p class="ql-block">广场集建筑、雕塑、喷泉艺术于一体,展现了罗马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成就,是罗马市民和游客休闲、观赏艺术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圣天使堡是罗马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融合了古罗马建筑与中世纪防御工事的特点,如今是罗马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内部设有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同时也是观赏台伯河和罗马城市景观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国土面积0.44平方公里。圣彼得广场由意大利建筑师贝尔尼尼于1656至1667年间设计建造。广场呈椭圆形布局,可容纳50万人,四周环绕284根塔斯干式圆柱,柱顶立有140尊圣人像,广场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中央竖立着公元40年从埃及运抵的25.5米高方尖碑。作为罗马教廷举办大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广场与圣彼得大教堂共同构成梵蒂冈的核心宗教空间。</p> <p class="ql-block">瑞士卫队成立于1506年,是梵蒂冈的专属卫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役军队之一,主要职责是保护教皇和梵蒂冈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卫队身着色彩鲜艳的蓝、红、黄条纹传统制服,头戴黑色贝雷帽,手持长戟,服饰风格保留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极具辨识度。</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信仰的核心象征。教堂是圣彼得的安葬地,历任教皇也多葬于此,成为全球天主教徒的朝圣中心。</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广场以椭圆形柱廊环绕,中央耸立埃及方尖碑,象征“教会拥抱信徒”。</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圣门」是教堂的重要入口,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仅在圣年(每25年一次)期间开启,象征着赦罪与恩典的通道。今年正是圣年,所以吸引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朝圣,据说,走过圣门的人,以前的罪过都会消失。(过了圣年大门又将用水泥封堵,等待25年后再次开启)</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高136米,直径达42米,堪称穹顶式建筑天花板。这种穹顶建造技术影响了后来世界各地教堂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内的青铜华盖,位于圣彼得大教堂主祭坛上方,象征着对圣彼得的尊崇,其华丽的造型与教堂内部的装饰风格相得益彰,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体现了贝尔尼尼在雕塑和建筑装饰融合上的高超技艺,也彰显了天主教会的神圣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是天主教首位教皇,这尊铜像具有重要宗教象征意义,信徒们常触摸其脚部以祈福,导致脚部磨损发亮。</p> <p class="ql-block">《圣殇》米开朗基罗创作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是他成名之作,雕塑展现了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基督遗体的场景,通过细腻的雕刻手法,传达出深沉的悲痛与神圣的情感,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经典之作,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在人体结构、情感表达上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创造亚当》天顶画由米开朗基罗创作于16世纪初。展现了上帝创造亚当的经典场景,通过对人物姿态、肌肉线条的细腻刻画,传达出生命诞生的神圣瞬间。其画面中上帝与亚当指尖即将触碰的瞬间,成为艺术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画面之一。</p> <p class="ql-block">画面以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构图,展现了耶稣受难时的场景,人物众多且神态各异,营造出紧张而神圣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有一人手持绘有耶稣受难像的十字架,体现了信徒对宗教教义的践行,同时也成为教堂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场景。</p> <p class="ql-block">圣维罗妮卡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人物,她曾以面纱为耶稣擦脸,面纱上留下了耶稣的面容。</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离开圣彼得广场时看到广场上摆满椅子,导游告诉我们:明天9月13号晚上,圣彼得广场将涌进来八万人,这场名叫「社会恩典」的音乐会及大规模的无人机表演。还请了三大男高音之一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以及时尚界的超级大咖、路易·威登男装的创意总监法瑞尔·威廉姆斯一起来操刀,可见隆重之极。</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去过了,少女峰去过了,威尼斯去过了,罗马也到了。牛排吃了,墨鱼面吃了,披萨饼吃了,法国红酒也喝了,行程将要结束了。(照片由珍妮队长提供)</p> <p class="ql-block">在珍妮队长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罗马飞往上海的航班,于9月13日下午抵达浦东机场,回到了伟大的祖国。(照片由珍妮队长提供)</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日写于浙江海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