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友会走访慰问<span style="color: inherit;">燕达</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养护中心退休教师和校友纪实</span></h1>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8日,晴空如碧,惠风和畅。在北京第六十五中学迎接建校七十周年的喜庆氛围中,我校校友会一行在常务副会长毕国英的带领下,与傅翮、李维诩、崔胜利、王鑫英、肖萌等老师陪同92岁高龄的原副校长肖孔钢,怀着拳拳赤子之心,前往潮白河畔的燕达养护中心,探望在此安享晚年的退休教师董华、李宝臣、徐志中、鲁崇英、冯逸身及校友曾光、殷晓林。</p> 上午九时许,当校友会慰问团抵达养护中心时,董华、徐志中、鲁崇英、冯逸身等老教师已早早等候在园区门口。久别重逢的老友们紧握双手,热泪盈眶,有的甚至相拥而泣。这座占地广袤的现代化养护中心绿树成荫,楼宇错落有致,亭台廊榭点缀其间,处处彰显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人文关怀。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友相见分外亲切</b></h1> 因校友曾光需出席重要会议,慰问团兵分两路:毕国英副会长率队前往曾光住处交流,其余老师先行探望冯逸身老师。 待各项安排妥当后,众人齐聚园区中央广场,实地参观这里的适老化设施。宽敞明亮的餐饮中心飘香四溢,设备齐全的健身房活力迸发,书画室里银发丹青挥毫泼墨,而最热闹的当属活动大厅——数十位长者在专业导引员的带领下,正随着悠扬的音乐节拍舒展身姿,整齐划一的健身操动作赢得阵阵喝彩。 活动中,一座特殊的展馆引发众人驻足。由杰出校友殷晓林精心筹办的"时光博物馆",陈列着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从唐代碑帖的遒劲笔锋到晋代陶俑的古朴神韵,从名家字画的丹青流韵到珍贵票证的岁月印记,特别是那些泛黄的连环画册,瞬间唤醒了老教师们尘封的童年记忆。殷晓林校友如数家珍的解说,让在场者对他三十载如一日的收藏坚持无不惊叹。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在昆山千灯镇创办的古灯博物馆,珍藏的中外古灯具逾七百盏,堪称"移动的照明文化史"。 午餐时分,这场温情之旅迎来高潮。餐桌上,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毕国英首先讲话。原副校长肖孔钢深情追忆执教生涯:"六十五中的'育英精神'与侯守峰校长倡导的'和'文化,正是我们教育者毕生的精神坐标。"真挚的话语引发强烈共鸣,欢声笑语中,养护中心仿佛化作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压轴好戏当属徐志中老师的口琴独奏。这位被誉为"校园帕格尼尼"的老教师,以一曲《思念》拉开音乐帷幕,悠扬旋律如清泉流淌;继而演奏的圆舞曲明快流畅,恰似春风拂面。在场老教师们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轻叩桌面,掌声经久不息。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餐桌上的热情发言</b></h1> 直至午后二时,意犹未尽的慰问团才在依依惜别中踏上归途。临行前,毕国英副会长代表全体校友向老教师们送上诚挚祝福:"愿您们福寿康宁,永葆青春活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合影留念</b></h1> 这场跨越代际的暖心相聚,既是尊师重教的生动实践,更为六十五中七十华诞增添了别样的温情注脚。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依依惜别</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h5> 校友会的专程慰问,承载着六十五中人跨越时光的情谊。让我们共同期待:北京第六十五中学七十周年校庆盛典圆满成功,在育人征程中再谱新篇!<br data-filtered="fil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