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拉来的城市绥芬河

逸乐

<p class="ql-block">  10月2日,我们一行在绥芬河市游览。绥芬河是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是我国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和东北亚经贸枢纽,以“黄金通道”和“火车拉来的城市”著称。早上8时不到即驱车从所住的华隆宾馆出发,首先前往国门景区游览。10月北方边城的早晨,空气清新略带丝丝凉意,蔚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街上没有摩肩接踵的人流如潮,路上不见首尾相接的车水马龙,远离喧嚣的静谧感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绥芬河口岸是中俄边境国家一类口岸,包括公路和铁路年综合过客能力600万人次、过货能力3850万吨,为黑龙江省最大陆路口岸和中国沿边第三大铁路口岸,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1987年10月,绥芬河市与苏联滨海边疆区易货贸易正式开通,在天长山脚下小绥芬河南中俄边境附近,双方设立一处铸铁手动档杆,用以规范过境人流和车流,这就是绥芬河第一代国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来此视察时,嘱咐“一定要建起一座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国门。”1991年和2014年绥芬河分别建成第二代和第三代国门,如今三代国门同框成了游客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b>绥芬河国门景区</b>位于中俄边境的公路口岸,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似火箭的第二代国门。在我与国旗合个影巨幅国旗前,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向里走不远右拐三四十米从侧门进入目前正常运行第三代国门,它是中式塔楼建筑,气势恢宏。2座塔楼高为51.8米,连廊连接两座塔楼成门状。连廊长度为54.1米,也是观光长廊。游客乘电梯至观光长廊,景区“两碑、两房、四门、二十四景”尽收眼底。尤其是远眺中俄边境公路连接处,虽然刚上午8时许,但双方进出的大货车一辆接一辆,通关的速度很快,一般每辆车就一二分钟。同时,可以看到俄方边境口岸正在扩建施工,由此可见中俄边贸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接着从另一侧塔楼乘电梯下至底层,出电梯穿过鲜花盛开的花圃,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即中俄边贸初始阶段设置的第一代国门和2014年没立的257号界碑。此处是游客必打卡之地,不仅可以与界碑合影,还可以与绥芬河口岸三代国门同框。<span style="font-size:18px;">绥芬河三代国门见证了这座边城乘改开兴盛的发展历史。绥芬河</span>拥有长达27公里的边境线和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边境口岸。它伴铁路而生,随口岸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它还是个“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听全城”的万人小镇。</p> <p class="ql-block">  接着,参观绥芬河市博物馆。它位于市区光华路94号俄侨民学校旧址,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分为历史、自然、艺术和现代四个部分,馆内共收藏和展示文物3000余件,其中国家二、三级文物100余件,主要展示了绥芬河市发展历史、自然资源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绥芬河市的亲切关怀,全面反映了建国以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绥纷河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二天,参观博物馆的游客颇多,有不少是年轻爸妈带着孩子来的,爸爸和妈妈当起了兼职解说员,耐心介绍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绘声绘色讲述文物知识和与文物有关的故事……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现象。博物馆陈列有2005年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绥芬河时,题写的“百年口岸”照片。朱总理的墨宝鲜有见到,能让朱总理题字,足可见绥芬河口岸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  <b>中东铁路记忆馆</b>位于站前路38号火车站旧址。中东铁路1897年由沙俄修建,1903年通车。北部主线(东西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是连接中俄的核心通道。‌‌南部支线(南北线)‌北起哈尔滨,南至大连旅顺。日俄战争后部分路段由日本控制。‌‌绥芬河在19世纪末还是荒芜之地,中东铁路通车后,作为东部终点的绥芬河站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关键节点。火车站原计划建在绥芬河谷,但因地质问题北迁50公里,站名仍为绥芬河。‌‌铁路的开通,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和商贸活动,由此逐渐形成城市,车站名就成了城市名,故绥芬河被称为“铁路拉来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先后到百年老味列巴坊、人头楼、大白楼等处打卡。<b>百年老味列巴坊</b>建于1910年,因修建中东铁路,大批俄国人涌进绥芬河,便有了满足其饮食习惯的面包食品作坊。现百年面包房由俄罗斯技师露西斯的中国弟子创立经营。<b>人头楼</b>为日本领事馆旧址,始建于1914年,在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中,建筑局部受损,后修复。因其三、四层有凸出的人面浮雕,故名人头楼。<b>大白楼</b>建于1903年,原为中东铁路交涉分局总理委员官邸,现为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纪念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些建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绥芬河作为边境口岸城市文化的多元丰富。</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绥芬河似乎比白天要热闹了许多,火树银花不夜天;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广场上歌声悠扬,舞姿翩跹。边城的夜晚也很浪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