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寓言成语】望洋兴叹

lmx

<p class="ql-block">美篇名:lmx</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3678821</p><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创)</p> <p class="ql-block">《庄子》的《秋水篇》:秋水暴涨,许多小河里的水,汇聚到黄河里来,黄河顿时变得特别宽阔,都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黄河之神河伯,于是沾沾自喜,以为他是天下最美的了。他顺流东行,不觉来到了北海(即渤海)。向东一望,只见白浪连天,茫茫一片,哪里望得见边岸!这时河伯才感到十分惭愧,"望洋向若而叹曰"(洋,是"阳"字的假借,望阳,即仰天;若,北海之神,也称海若。)一一河伯抬起头来,仰天向海若叹道:"唉,我原先自以为了不起,现在看到你这样的宽广难穷,才明白自己的骄傲实在毫无根据。'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被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见笑了)!"</p> <p class="ql-block">北海之神对河伯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住在井里的蛙,不可能让它知道海是怎么样的,这是因为它受着环境的限制;活在夏天的虫,不可能让它明白冰是什么东西,这是因为它受着时令的限制。)你现在离开你偏狭的河床,来看一看大海,觉悟到自己的幼稚可笑,这就是很大的进步。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无数河流的水,不断地灌入大海,大海始终也不会满起来;大海的水,也不断地向无数河流输送,却也始终不见浅了多少;不论春秋、旱涝,都没有影响、不增不减。但是从来没有因此而自高自大,我知道自己不过是广大的宇宙之间小小的一部分而已。……可见,所谓四海之内的中原之地,从整个宇宙来看,不是好比'稀米之在大仓'吗?….."(稀米,即小米。)</p> <p class="ql-block">《庄子》的上述故事,是一篇寓言。从这里,产生了以下几个成语:</p><p class="ql-block">"望洋兴叹",这是由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曰"变化而来的。人们用它来形容一种无能为力、怅惘无奈的心情。也说作"望洋而叹"。(洋,现在一般都解释为"海洋"了。)</p><p class="ql-block">"北海难穷",形容志向远大、胸怀宽阔,难于估量。</p><p class="ql-block">"大方之 家",一般习惯用来尊称有学问、有修养的专家。</p><p class="ql-block">"见笑大方",或"贻笑大方",形容学识浅陋,被内行的人笑话。</p><p class="ql-block">"河伯见海若",比喻平凡的普通人不敢和高超的大人物相比。</p><p class="ql-block">"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比喻对愚味无知、眼光狭浅的人讲不通道理。(参阅"井底之蛙")</p><p class="ql-block">"大仓稀米",比喻非常渺小的事物,犹如大谷仓中的一粒小米,也作"太仓稀米"。</p> <p class="ql-block">清赐教《秋水》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若跟河伯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此篇的主体。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跟前一部分北海若与河伯的对话结构关系上有无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