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兴银楼是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境内建筑物,耗费5万两白银,动用数十名工匠,历经百余天的封闭式构建,一座巧夺天工的中国最大银楼终于惊艳亮相。</p>
<p class="ql-block">踏入永兴银楼的那一刻,仿佛走进了一个用白银堆砌的梦境。门楼巍然矗立,白墙黛瓦间飞檐翘角如展翅欲飞的仙鹤,匾额上“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遒劲有力,虽与银楼之名略有出入,却平添几分诗意的误会。两侧对联墨迹沉稳,像是在低声诉说这座银都的辉煌过往。阳光洒在石阶上,游人三三两两驻足拍照,笑声轻扬,仿佛连空气都镀上了一层银光。这里不只是建筑,更像是一场关于匠心与财富的仪式——五千万两白银的传说,就藏在这雕梁画栋的一砖一瓦之间。</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展示了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位于绿树环绕的环境中。建筑风格典雅,屋顶飞檐翘角,装饰精美。建筑前有台阶通向入口,入口处悬挂着红色灯笼,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左侧有一块红色标牌,上面写着“此地有银五千万两”,标牌下方标注了“中国银都天下银楼”的字样。周围树木茂盛,树叶呈现出深红色,与蓝天形成鲜明对比,整体画面色彩丰富,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缓步而上,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得人脸也暖了几分。抬头望去,那块醒目的红色标牌赫然写着“此地有银五千万两”,虽知是夸张之语,却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这哪里是银楼?分明是一座写给白银的情书。飞檐下的铜铃轻响,像是回应着百年前工匠们敲打银器的叮当声。站在门前回望,远处高楼隐约可见,现代与传统在此刻悄然交汇,而这座银楼,依旧以它沉静的姿态,守护着一段闪亮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万华岩溶洞是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的大型地下河溶洞系统,主洞全长约9-10公里,以全球罕见的“水下晶锥”为核心景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具有重要科研与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离开银光熠熠的永兴,我们向地下进发,去探访另一处自然与时间共同雕琢的奇观——万华岩溶洞。入口处“芙蓉仙境”四字高悬,仿佛一道通往异世界的门扉。刚踏进一步,凉意便扑面而来,五彩灯光在岩壁上流转,将千年的钟乳石染成梦幻的紫、蓝与金。洞内如星河倾泻,又似神龙盘踞,每一块岩石都像是大地的低语,诉说着亿万年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图片:一个色彩斑斓的溶洞内部,洞壁上有黄色、绿色和紫色的钟乳石,洞内有蓝色的灯光照射,地面有水池,洞壁的形状各异,显得神秘而壮观。</p>
<p class="ql-block">脚下的步道蜿蜒深入,水池倒映着头顶垂落的钟乳,光影交错间,恍若行走于银河之下。一滴水从石尖悄然坠落,声音在空旷中回荡,仿佛时间本身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灯光将岩壁染成流动的彩带,有的如瀑布凝固,有的似珊瑚丛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一刻被照得通透明亮。</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位女士站在一个色彩斑斓的洞穴内,背景是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下的钟乳石。女士穿着浅色上衣和裤子,面带微笑,站在一块刻有“万华岩仙境”字样的石碑旁。洞穴内的钟乳石形态各异,灯光效果使其显得格外绚丽,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万华岩仙境”的石碑前,有人静静伫立,仰头凝望,仿佛在与这片地下世界对话。笑容里藏着惊叹,也藏着一丝敬畏。这不仅是旅游的打卡点,更像是一场与地球记忆的邂逅。当人类用白银筑起辉煌楼阁时,大地早已在幽暗深处,默默酝酿着更为壮丽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溶洞内部的景象,洞穴顶部和墙壁布满了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洞内有一艘黄色的小船,船上坐着两个人,他们穿着红色和黄色的衣服,正在洞穴中漂流。</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称奇的是那条隐匿于地下的暗河。乘上一叶小舟,缓缓滑入幽深的水道,头顶是垂落的钟乳,脚下是漆黑如镜的水面,灯光在水中碎成点点星芒。船行无声,唯有水声轻漾,仿佛穿越在远古的梦境里。那一刻,你不再是游客,而是时间的旅人,在岩层的褶皱中,窥见了地球最深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郴州市苏仙岭旅游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海拔高为526米,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称号,是湖南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登高望远,苏仙岭的云雾缭绕如仙气升腾。526米的高度不算巍峨,却自有其灵秀之气。“天下第十八福地”的名号,听来玄妙,走上去才知其意——山间清风拂面,林木葱茏,石阶蜿蜒,每一步都像是在洗涤尘心。远处楼宇隐现,近处古木参天,仿佛一脚踏进了道家典籍中的清修之境。</p> <p class="ql-block">郴州三绝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南郴州苏仙岭,碑文含秦观词、苏轼跋、米芾书法,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转刻,为省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腰处,一尊“秦少游”雕像静立岩前,衣袂似在风中轻扬。他凝望远方,仿佛仍在吟咏那阕《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而就在这不远处,三绝碑静静矗立——秦观的词、苏轼的跋、米芾的字,三位文坛巨匠的才情在此交汇,穿越千年,依旧墨香未散。一块石碑,竟承载了宋词的哀婉、书法的风骨与人生的沉浮,令人驻足良久,不忍离去。</p> <p class="ql-block">图片:一位女士站在高处的观景台上,背景是云雾缭绕的山峦和远处的建筑,她戴着帽子,穿着蓝白相间的运动服,面带微笑,显得宁静而愉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一块巨大的“我是郴州”立体字映入眼帘。几位游客站在前面合影,笑容灿烂,身影倒映在光洁的地面上,仿佛将自己也写进了这座城的故事里。这句简单直白的告白,却最是动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过客,只要曾在此驻足,便已与郴州有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缘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程,从白银的辉煌到地心的幽深,从文人的悲欢到山间的福地,郴州的人文景观,不只是风景,更是一段段历史的回响,一场场心灵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小石潭制作</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