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斯坦福大学做志愿者

周自衡

<p class="ql-block">九月的天气是湾区一年中最好的天气,我们作为志愿者预约了一个时间,去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农场,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义务采摘活动。</p><p class="ql-block">南湾的性格稳定的是温度,调皮的是云彩,我们出发时天是阴晦的,一路上路边的建筑物时稠时稀,林木总是在路边伴随着我们,大约车子开了40几公里,林木茂密起来,房子也多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到斯坦福大学的校内了,因为有路边的小牌牌在指引着我们,眼前出现的除了树就是路,路边的停车场多起来,车子开进去一看,都标志着校内使用的,尽管有许多空位我们还是问了两位路人,其实他们都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一个属于外来者的停车位。</p><p class="ql-block">农场在学校的最南端,用铁丝篱笆围着,一个两扇的随便出入十分简单的大铁门,穿过一片硕果累累的果园,几栋敞开式的工棚前聚集了一些人,我们约定的时间是上午9时至中午12时,除了我们之外还有3位中国人志愿者,一位女士是上海移民过来的,还有一对老年夫妻,是在这里定居的女儿联系后过来参加的。</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看,接待我们的农场工作人员有五六位,年轻一点的有两位,一男一女,据说年长的都是学校退休的老教授之类的,当然给我们讲解时都是说的英语,我们的任务是采摘蔬菜。</p><p class="ql-block">进入蔬菜地,据说都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绿色种植的,就是不施农药化肥的,垅有二三十米长,种类都是间隔开的,一垅蔬菜一垅花卉一样的植物</span>,说是垅,和我们的垅是不一样的,和平地一样,只是把植物种成一趟一趟的,可能是湾区一带降水不均匀的缘故吧,每条垅都铺设有三根黑色的塑料管的,地头上有开关控制着。</p><p class="ql-block">第一项劳动是摘西红柿,每人一个兜子,设计得很奇特,兜里是漏的,下边一个角一个挂钩,交叉着挂上来,兜口按一一个塑料半圆圈,使摘下来的菜很方便就放进兜子里。农场管理人员要我们挑红的摘,西红柿长得很茁壮,高高的秧结的有大有小,藏在叶子里,有的已经成熟开裂,很快就摘一兜子,送到地头上。那里有专人挑选分类,把好的放进一筐,把长得畸形的,小的,熟大劲的放到一起,据说挑出来合格的就直接送到食堂去了。摘完西红柿又摘青椒,青椒摘完大家就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大家来到农场敞开式的大房子,洗手,农场给大家提供的葡萄和曲奇,大家也就是尝一尝,然后去个卫生间。</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采摘九重塔,是西餐用的,类似中餐有的菜肴用的香菜一样。这种植物有两种,一种是绿色的,一种是紫色的。大家干起来都很认真,管理人员也和大家一起干,看看摘的也差不多了,我们就稍微提前一点结束了,刚走到地头上管理人员向我们喊话,别忘了拿菜。我们来到工棚,洗了手,又各处参观一番,按照每人4只的标准装了一塑料兜,我拎着菜先走出工棚,刚一出来有四个外国女学生走过来,看到我手里拎的菜,表情好像挺惊讶的,我倒满不在乎,只是我猜想她们回到校内会不会对同学们说中国人真小气到农场去拿菜,多虑了,爱说不说吧。</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普通人,用一种市俗的眼光来看待斯坦福大学校办农场的这种志愿者活动,从农场角度来看,一是活计并不多,完全不够去雇人采摘,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以省去一小时十六刀的支出。从志愿者的角度呢,丰富了业余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同时还有机会到斯坦福大学农场体验一下采摘生活,这种设计十分巧妙,也只有这种层次的农场能够想得出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