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文章

蒋继雄

<p class="ql-block">记叙文是个最基本而又最实用的文体。说句心里话,从小学的学写一件事,到初中的二、三事,再到高中的多线索、多维度的刻画和描写,让人感觉原来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起来。</p> <p class="ql-block">一个好的厨师能把豆腐做出肉的味道,你不能说他的厨艺不好。但是,当家里没有好的调味料,只用清水去煮,那豆腐就是豆腐。再好的厨师也只能把生豆腐煮成熟豆腐,充其量火候不同,煮出来有老嫩之分而已。我们平时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写文章和上面讲的没有合适的调味料做豆腐是一样的道理。煮、烹、煎、炸、拌,考验的是厨师的技术,我们常说的“生铁补锅,道艺拿钱”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烹饪技艺不同,炒出来的菜的味道肯定也是千差万别,火候、材料、刀工、调味料的选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和炒菜一样,没有好的素材,想写出好的文章很难。有了好的素材还不行,还得依据中心选材,与中心有强相关的东西选择保留下来待用。</p> <p class="ql-block">写记叙文线索很重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展的开头、经过和结果得牢牢掌握。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得心中有底,还得根据文章的中心合理组织材料。</p><p class="ql-block">这里说的“多线索”其实不难,就像你一边看电影,一边留意手机消息,还一边跟朋友聊天,几条线同时进行,但都围绕着“你现在的状态”这一件事。比如写一次家庭旅行,你可以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你看到的风景和遇到的趣事,另一条是妈妈偷偷为你准备你爱吃的零食,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文章就更丰满了。</p> <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很多人认为有了这些条件就一定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其实未必,在现实的写作中,写着写着,常有卡壳的现象,这是平时阅读训练中语感把握不牢所致。得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去强化仿写,对照名家、名言的关键段落进行仿写训练,有意识地进行语感的强化训练。</p><p class="ql-block">“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了上述的条件铺垫就可以写出好的文章了吧!回答还是否定的。写文章的方法很多,我们一定要懂得灵活运用。要多去拆解一些写得好的文章,在拆解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特点,做到真正把写作方法彻底融汇贯通。</p> <p class="ql-block">“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文章讲究的是一挥而就。如果冥思苦想,绞尽脑汁,长时间写写停停写出来的文章,个人认为写得再好都看得见,势必会有裂痕,希望大家有个清楚的认识。记得高中时举行过一次书法比赛,有个同学写好后,总感觉到不满意,于是改了又改,结果在评比时,在太阳下一照,发现了重复修改的痕迹,最终没有获奖。写文章也是一个道理,反复中断再续写,就像水烧开了又凉,凉了又烧,文章的气韵就断了,读起来不顺畅。</p> <p class="ql-block">文章、文章,有好的文字还不行,还得懂章法,有语感、词义连贯,一挥而就。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不断精进,争取写出别具一格、出类拔萃的好文章!</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