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学生

战天含

<p class="ql-block">今天学校组织了一场国庆主题的文艺汇演,我站在后台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上台,心里满是欣慰。那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走上舞台时,脚步还有些怯生生的,可一拿起麦克风,整个人就像被点亮了。他穿着白衬衫、黑背带裤,系着红领结,声音清亮地唱起歌来。背景的大屏幕滚动着“喜迎国庆”的字样,灯光洒在他身上,像一束温柔的期待。我忽然想起他刚来时连自我介绍都不敢大声说的模样,如今却能独自站在舞台中央,面对数百双眼睛从容歌唱。成长,原来就藏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里。</p> <p class="ql-block">演出进行到高潮,另一位男生登台了。他穿着和刚才那孩子相似的服装,神情却格外专注。他的歌声不疾不徐,像是把整颗心都放进歌词里。我站在侧幕看着,不禁想起排练时的情景——他一遍遍纠正发音,反复练习气息,甚至因为一句高音没唱准,主动留下来加练半小时。这样的孩子,总让我觉得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陪伴他们发现自己的光。</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一个更小的孩子上台,穿着浅蓝色的小西装背心,站在麦克风前微微踮脚。他的声音还带着稚气,但每一个字都认真得让人动容。我悄悄问旁边的音乐老师:“这孩子是第一次登台吗?”她点点头:“是他主动报名的,说想为祖国唱首歌。”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启蒙,不是我们教会了孩子什么,而是他们用纯真的勇气,反过来教会我们什么是热爱。</p> <p class="ql-block">排练那几天,礼堂里总是回荡着歌声和笑声。有个孩子总把“祝福”唱成“祝副”,惹得大家笑作一团,但他从不气馁,一遍遍跟着录音练。我坐在后排听着,看阳光从高窗斜洒进来,落在钢琴上、乐谱架上,也落在孩子们仰起的小脸上。那光不刺眼,暖暖的,像极了教育本该有的样子——不是照亮谁,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然地发光。</p> <p class="ql-block">演出接近尾声,三位女生走上台朗诵。她们手持红色文件夹,声音清朗,背景是云雾缭绕的山峦。诗句是她们自己写的,有一句让我久久难忘:“老师是那盏不灭的灯,照我走过懵懂的夜。”我坐在观众席,眼眶微微发热。原来我们日复一日的陪伴,真的会被孩子记在心里,化作他们前行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组朗诵的背景是一只展翅的鹰,象征着自由与力量。她们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像风穿过山谷。我忽然明白,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给予。我们教他们识字、唱歌、跳舞,他们却用成长教会我们耐心、希望与爱。这些站在舞台上的孩子,终将飞向各自的天空,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他们起飞时,那一阵托起翅膀的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