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优雅与戏剧张力的完美融合——POB 2003版《帕基塔》(上篇)

行走天下,感悟音乐

<p class="ql-block">两幕芭蕾《帕基塔》是一部不朽之作。它讲述了一个好事多磨的故事:纯真热情的吉卜赛姑娘帕基塔虽然救了法国军官卢西恩的命,二人并疯狂相爱,但由于社会地位悬殊竟不能结合。直到历尽艰辛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贵族血统才最终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编剧与编舞</p><p class="ql-block">POB 2003版《帕基塔》芭蕾剧本创作为皮埃尔·富歇(Pierre Foucher)和约瑟夫·马齐利尔(Joseph Mazilier)。</p><p class="ql-block">编舞由皮埃尔·拉科特(Pierre Lacotte)根据马里乌斯·彼季帕(Marius Petipa)的原创版本改编而成。该改编极大推动了《帕基塔》全剧的复兴,之后全球许多顶级芭蕾舞团排演的全剧《帕基塔》都参考或源于拉科特的这个版本。图为著名编舞家皮埃尔·拉科特。</p> <p class="ql-block">音乐</p><p class="ql-block">POB 2003版《帕基塔》的音乐主要基于波兰芭蕾舞作曲家路德维希·明库斯为佩蒂帕1881年版创作的乐谱。皮埃尔·拉科特复排的目标是还原佩蒂帕的经典版本,而非1846年的原始版。因此,他使用的音乐主体是明库斯为佩蒂帕改编的乐谱。</p> <p class="ql-block">主演阵容</p><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本场演出主要演员包括:</p><p class="ql-block">POB明星舞者:阿涅斯·莱特斯图(Agnés Letestu),饰演女主角吉卜赛女郎帕基塔。</p> <p class="ql-block">POB明星舞者:何塞•马丁内斯(José Martinez)饰演男主角法国青年军官卢西恩</p> <p class="ql-block">POB首席舞者:卡尔·帕奎特(Karl Paquette),饰演:吉普赛人首领伊尼戈</p> <p class="ql-block">比阿特丽斯·马泰尔(Beatrice Martel),饰演:卢西恩未婚妻</p> <p class="ql-block">理查德·威尔克(Richard Wilk),饰演卢西恩父亲勒·格朗,埃尔维利将军/伯爵</p> <p class="ql-block">让·马里·迪迪埃(Jean Marie Didiere),饰演:萨拉戈萨省省长唐·洛佩兹(Don Lopez)</p> <p class="ql-block">POB首席舞者:埃马纽埃尔·蒂博(Emmanuel Thibault),三人舞中的男舞者</p> <p class="ql-block">1、“帕基塔变奏——诱惑任务的抗拒”(选自第一幕第一场)</p><p class="ql-block"> 舞者:阿涅斯·莱特斯图</p><p class="ql-block">故事发生在19世纪西班牙拿破仑占领时期。帕基塔是一名美丽的吉普赛姑娘,但她实际上是法国贵族的后代,幼时被吉普赛人拐走抚养。法国军官卢西恩(Lucien)伯爵来到吉普赛营地,对帕基塔一见钟情。吉普赛首领实际上是一个与法国当局勾结的恶棍,他密谋暗杀卢西恩:命令帕基塔利用她的美貌和舞姿去诱惑卢西恩,将他引到预设的埋伏地点。</p><p class="ql-block">这首独舞正是帕基塔奉命准备去“诱惑”卢西恩时的舞蹈,它同时推进着两个层面的叙事:</p><p class="ql-block">一个层面是表面的:帕基塔在练习一段诱惑之舞;另一层面则是内在的:帕基塔和吉普赛首领之间进行的一场紧张的心理较量。首领通过“下命令-许诺奖赏-试图占有”来企图完全控制帕基塔。而帕基塔则通过“奉命-周旋-坚决拒绝”来捍卫自己的内心与对卢西恩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从舞段一开始时吉普赛首领跪向帕基塔的“恳求”举动,到舞段结束时他试图拥抱帕基塔却被强烈拒绝式地推开动作,充分展现了戏剧的张力。这不仅仅是普通的“首领向帕基塔示爱被拒”,更是“帕基塔拒绝奉命行事”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该舞是莱特斯图演绎中最具深度、最超越技术层面的部分。她完美地诠释了这段复杂剧情。在与吉普赛首领的互动中,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充满了层次。她的眼神时而流露出被迫服从的无奈,时而又闪过一丝对首领命令的轻蔑和抗拒。当她推开首领的拥抱时,那种决绝和厌恶表现得极为清晰,让观众立刻明白她心底的真实想法。</p> <p class="ql-block">视频:“帕基塔变奏——诱惑任务的抗拒”</p> <p class="ql-block">2、“卢西恩变奏——青年军官的欢愉”(选自第一幕第一场)</p><p class="ql-block"> 舞者:何塞.马丁内斯</p><p class="ql-block">在遇到帕基塔之后,卢西恩心情极佳。这个变奏是他内心情感的抒发,充满了一位年轻贵族军官的自信、优雅与热情。</p><p class="ql-block">​​该舞音乐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而富有弹性,充满了贵族气派和浪漫气息,与后续吉普赛风格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非常经典的法派男性变奏。它不追求暴力式的跳跃或旋转,而是强调:优雅的线条——所有舞姿,尤其是手臂和上半身的姿态,都要求舒展和高贵;清晰的击打——包括各种空中击腿动作,需要做得轻巧、准确而响亮;轻盈的跳跃——跳跃看起来要轻松自如,落地柔和,仿佛有悬浮感;精准的衔接——动作之间的连接流畅而自然,毫无突兀之感,体现整体的优雅。</p><p class="ql-block">马丁内斯天生具备一种舞台上的贵族气度。他饰演的卢西恩不仅仅是一个军官,更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从容、高贵和内在的修养。这完美契合了卢西恩的贵族身份。</p><p class="ql-block">马丁内斯在2003年时正处于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是一位技术全面、风格高贵的“明星”。他对卢西恩变奏的演绎,被视为教科书级别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视频:“卢西恩变奏——青年军官的欢愉”</p> <p class="ql-block">3、“吉普赛庆典三人舞”(选自第一幕第一场)</p><p class="ql-block">男舞者:埃马纽埃尔·蒂博(Emmanuel Thibault);</p><p class="ql-block">女舞者:德尔菲娜·莫安(Delphine Moussin)</p><p class="ql-block">奥萝尔·卡塞拉(Aurore Cassell)​​</p><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乡村的一座纪念碑建成庆典宴会上,三位年轻舞者(两女一男)为在场所有村民、吉普赛人和军官们表演了一段精彩绝伦的舞蹈,以表达节日的欢乐和激情。它是一颗镶嵌在剧情中的“舞蹈明珠”,虽并非在讲述剧情,但通过营造氛围、丰富场景和形成对比,为整个第一幕的戏剧结构提供了重要支撑,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典芭蕾的纯粹之美。</p><p class="ql-block">该舞是整部《帕基塔》中除了终场的大双人舞之外,技术难度最高、最著名的片段之一,通常是国际芭蕾舞比赛中专业组选手的热门选段。</p><p class="ql-block">​​整个舞段包括出场三人合舞、女变奏、男变奏和结尾三人合舞。</p><p class="ql-block">它充满了欢快、活泼的节奏,要求舞者具备极其轻巧敏捷的脚下功夫、清晰的打击动作和稳定的旋转能力。这场由三位当时巴黎歌剧院顶尖舞者呈现的、教科书级别的古典芭蕾三人舞表演堪称经典,尤其是男舞者蒂博的表演完美无瑕,精彩至极!其舞姿之舒展、弹跳之高、落地之稳、旋转之快都达到了技术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视频“吉普赛庆典三人舞”</p> <p class="ql-block">4、“假意与真情双人舞”(选自第一幕第一场)</p><p class="ql-block">舞者:阿涅斯·莱特斯图、何塞.马丁内斯。</p><p class="ql-block">该舞再次充分展现了戏剧张力。乡村庆典会结束,众人散去,心怀鬼胎的吉普赛首领伊尼戈想利用美人计将帕基塔带到一个事先预设好的、卢西恩会出现的僻静之处,他在暗中观察并等待刺杀卢西恩的时机。</p> <p class="ql-block">然而出乎其意料的是,帕基塔与卢西恩相遇并坠入爱河。卢西恩的真诚和爱意让帕基塔无法背叛他。该舞是帕基塔内心挣扎后的最终选择,是她背叛首领、投向卢西恩的公开宣言,而伊尼戈则在暗中目睹了计划的失败。于是,这段双人舞的性质从“虚假的引诱”彻底转变为“真实的告白”。它在剧情上是个关键转折点:帕基塔从被迫的阴谋工具,主动选择站在了卢西恩一边,成为了他的保护者和同盟。</p><p class="ql-block">这里用“假意与真情双人舞”的名称颇为贴切,它完美捕捉了帕基塔的内心,其舞蹈始于任务所需的“假意”引诱,但最终充盈着无法抑制的“真情”。这个名称很好地描述了戏剧的张力,让观众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段浪漫舞蹈,更是一个决定命运的关键抉择。</p><p class="ql-block">这段双人舞包含许多需要极高信任度的托举和配合。莱特斯图和马丁内斯的合作天衣无缝,动作同步率极高,看起来轻松自如,仿佛一体。他们共同在舞台上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戏剧能量场。马丁内斯的“保护性”气质与莱特斯图的“脆弱与坚韧”形成了绝佳的互补。他们之间的对视、触碰都充满了故事性,让观众完全沉浸在他们的情感世界中,而非仅仅欣赏外在的技术。他们的表演是POB学派注重音乐性、戏剧性和线条美感的完美体现,是技巧与艺术表现力高度统一的示范。</p> <p class="ql-block">舞段结束前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帕基塔胸前的红色康乃馨“不慎”掉落,卢西恩欲帮捡起,但却被帕基塔抢先捡起。这一精心设计的剧情细节再次彰显了戏剧充满了张力:这朵红花在“诱惑”任务中是她作为“引诱者”身份的视觉符号,“掉落”意喻她“虚假”的引诱者面具被剥落了,她无法再继续这个任务;随后她自己弯腰拾起花朵,该动作是她与过去划清界限的私密时刻,象征着她主动放弃了“诱惑”的使命,不再受伊尼戈摆布。它的掉落和被拾起,是她将这份刚刚确认的、真实的爱慕之情小心翼翼地重新珍藏起来。这个小小的动作,莱特斯图和马丁内斯演绎得无比自然又充满深意,充分体现了顶级舞者如何用最细微的举动来讲述最深刻的故事。这是POB版《帕基塔》中一个非常著名和备受称赞的细节设计。</p> <p class="ql-block">视频:“假意与真情双人舞”</p> <p class="ql-block">5、“阴谋策划”(选自第一幕第二场)</p><p class="ql-block">舞者和参演者:阿涅斯·莱特斯图饰演帕基塔,卡尔·帕奎特饰演吉普赛首领,让·马里·迪迪埃饰演萨拉戈萨省长。</p><p class="ql-block">该段对应的剧情:萨拉戈萨省长是西班牙当局代表,也是法国维阿尔戴公爵的同谋。他们多年前共同策划了杀害卢西恩家人的罪行,如今卢西恩作为法国军官到来,对他们构成了致命威胁。而吉普赛首领伊尼戈则因一心追求的人帕基塔被卢西恩夺爱而对其怀恨在心。二人一拍即合,试图做局在酒里先下麻醉药再杀死卢西恩。他们阴谋诡计的策划过程被躲藏在暗处的帕基塔看得一清二楚。</p> <p class="ql-block">这并非一段以技巧为主的舞蹈,而是一段以手势、表情为核心的叙事性哑剧。</p><p class="ql-block">编舞皮埃尔·拉科特的版本极度重视这类戏剧性的哑剧叙事段落。他要求舞者不仅是舞者,更是演员。何塞·马丁内斯(饰卢西恩)曾回忆,拉科特对他们每一个手势的含义都有严格的要求。</p><p class="ql-block">帕奎特当时是POB的“首席演员”,以出色的技术、英俊的相貌和极强的戏剧可塑性著称。他既能饰演王子,也能完美驾驭像伊尼戈这样黑暗而充满张力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迪迪埃则是POB元老级的性格演员,擅长饰演国王、长老、恶魔等权威或反派角色。他是剧团戏剧表现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由卡尔·帕奎特和让·马里·迪迪埃演绎的这段“阴谋策划”,远远超出了一段简单的过场戏。它是巴黎歌剧院深厚戏剧传统的集中体现。两位顶级演员,一位代表了对角色深度挖掘的舞蹈家,另一位代表了传承古典芭蕾戏剧精神的性格表演大师,他们共同贡献了一场关于权力、阴谋与人物关系的表演大师课。他们的成功演绎,为整个舞剧提供了坚实可信的反派动力,让《帕基塔》的剧情变得厚重、黑暗且引人入胜。这是芭蕾舞剧中配角艺术的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视频:“阴谋策划”</p> <p class="ql-block">6、“阴谋失败”(选自第一幕第二场)</p><p class="ql-block">舞者和参演者:阿涅斯·莱特斯图饰演帕基塔,何塞马丁内斯饰演卢西恩,卡尔·帕奎特饰演吉普赛首领伊尼戈。</p><p class="ql-block">设局陷害卢西恩的阴谋到了实施阶段。吉普赛首领伊尼戈以帕基塔为诱饵邀卢西恩赴宴。卢西恩果然中计,误以为帕基塔愿意和他约会倾诉衷肠。伊尼戈备酒招待假献殷情,他给卢西恩酒里加入了麻醉药,早已识破毒计的帕基塔屡次示意卢西恩无效,只得故意打碎盘碟,趁首领不备时调换了桌上的酒杯,麻醉酒被首领喝下,从而救了卢西恩一命。酒后,帕基塔在欢快的乐曲和响板伴奏下跳起了吉普赛风格的西班牙舞。这是优雅与戏剧张力融合的又一完美体现。</p><p class="ql-block">伊尼戈自以为得计,正当他准备下手刺杀卢西恩时,却在药效作用下倒地不起。一对儿情人终于脱离险境远走高飞。</p> <p class="ql-block">视频:“阴谋失败”</p> <p class="ql-block">(精彩内容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