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疆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以前只在书本上电视上对它有点认知,一直有个梦想,有时间亲自去那里感受下它的辽阔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壮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span>新疆古称西域,后改为新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名字里就蕴含着无限的遐想,</span>解放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国唯一有生产建设兵团的省份,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西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河已秋,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和好友报团来到这个梦想的地方,两点的飞机五点多抵达奇台江布拉克机场。在飞机离地面很近时,视野里的一切已让人很震撼,坐上来接我们的大巴车,这次旅程景点之间路程会比较遥远,大巴车将成为我们移动的家,而今天的目的地是离机场较近的一个落脚点——奇台县,夜晚宿于此,不为风景,只为明天更好的启程去此次旅行的第一个景点—可可托海。</p> 可可托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月的中旬,新疆的天已很清冷,清晨刚过十度,太阳升起后才稍稍回暖,最高也不过二十度,昼夜近十度的温差,像北疆的性格——粗粝又坦诚,我们在宾馆吃过早饭,八点整出发去可可托海,新疆的八点天刚微亮,这里昼长夜短,与内地两个小时的时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可托海这个地方因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红遍大江南北,如今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远方,我们一路向北,七百多公里的路程,横跨的是新疆的脊梁,一路上各种各样的地貌呈现在我们眼前,车窗外大地辽阔得让人失语,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荒凉得让人心慌,近处的石山连绵不断,沿途红土地一片片掠过,像大地裂开的伤口,却又被阳光镀上暖色,远处的山顶常年积雪,白得刺眼,像是大地未融的梦境。这里的风景是天地本身的力量,把人们所说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诠释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最动人的,是那些顽强的生命,沙漠四君子中的红柳、沙棘、梭梭在沙石地上一丛丛、一簇簇绵延几十公里,在荒芜中划出倔强的绿线,除了不让风沙肆意妄为,还妆点着这里苍凉的美,还有那沙漠君子胡杨在山间,在有生命力的湿地成片顽强地绽放着,用它的金黄惊艳着这片辽阔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些路段藏着几片绿洲,田地里的玉米随风摇曳,一片片瓜田呈现在眼前,白的、黄的、绿的瓜铺满一地,偶尔掠过一小片棉花田,棉朵洁白,像不小心洒落的云絮,柔软得与这粗犷之地格格不入,金黄、洁白与翠绿交织,仿佛大地在荒凉中悄悄喘息,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生命力,不是繁花似锦,而是在最贫瘠处依然选择生长而且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大面积的光伏板,还有那白色的延绵数百里矗立在那大漠上的风力发电的风车,规模之大让人很震撼,也成为这苍凉大地上的一道风景线,它们勤勤恳恳地为新彊的发电事业做着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过一些自然保护区,偶尔看到几只野马在此自由觅食、自由奔跑,这些被放归的精灵踏过这片土地,蹄声回荡在风里,便觉得这苍茫之中,仍有未被驯服的灵魂。也有稀少的牧民在有些路段放牧,成群的牛羊如洒在这片土地上的珍珠,我们惊叹人和动物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能力,没有绿荫,没有水源,甚至没有路标,可总有人住在这里,种下作物,养起牛羊,慢慢改变着生存环境,努力着把荒原变成家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路的美,不在精致,而在壮阔,不在温柔,而在苍凉中的坚韧。它不讨好谁,只是存在,以最原始的姿态,讲述着时间与自然的故事,我坐在车上,像一粒微尘穿行于史诗之间,说不出话,只想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用心多感受这旷野的凄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三点多到富蕴县,路两边渐渐有了好多绿色,白桦树叶子金黄,向日葵已成熟,白兰瓜、哈密瓜等叫不上名的瓜铺满地,收割完庄稼的麦茬地,好多的马群、牛群、羊群散落其中,还有一些牧羊人,村庄跟前也有大片的红的黄的花田,甚至还有养蜂人的蜂箱,生活气息一下浓郁起来,这时导游也给我们讲起了“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里的故事,才知是真实存在的,还讲述了哈萨克族这个民族的游牧生活的现状,让我们了解到关于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了县城沿山路去景区,山一边有条小溪,两边石头山,寸草不生,石头上只有些黄绿色,据说是硫磺渗出附着在石头表面,河道有些零星的树木,能在石缝中挣扎生存,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一群山羊由半山坡而下,如履平地,更让人惊叹人与动物适应自然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四点到达可可托海景区,可可托海不是海,意思为“绿色的丛林”(哈萨克语)和“蓝色的河湾”(蒙古语),额尔齐斯河穿镇而过,与蒙古国接壤。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起源于中国(上源库依尔特斯河),流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最终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大峡谷是一个地质公园,它最主要的景点就是神钟山,白桦林,额尔齐斯河,走在这里就像踏入了一个被岁月遗忘的仙境。这里的天空格外湛蓝,沿着额尔齐斯河溯流而上,额尔齐斯大峡谷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间,峡谷两侧的花岗岩山峰形态各异,似巨钟、如神象、像骆驼,每一座山峰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神钟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景色壮丽。它的雄伟壮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九月这个金秋季,峡谷更是被染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金黄的白桦林、火红的落叶松与翠绿的云杉相互交织,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随便按下快门,都能拍出一张绝美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可托海,一个藏在新疆阿勒泰深处的宝藏之地,它不是海,却有着比海更动人的风光与故事,是一个能让心灵得到治愈,让灵魂找到归宿的地方。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晚上我们入住在富蕴县。</p> 喀纳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富蕴县入住的宾馆早早吃完早餐,七点出发去喀纳斯景区,一路上看到的是与去托托可海一路完全不同的地貌,好多的植被,胡杨居多,农田瓜果,沼泽湿地,胡杨金黄,好多地方环境已被治理的很好了,据说国家下了很大的力度投入了很多,让沙漠变良田,牛羊满地跑,路过北屯市,导游说这是一座完全在荒漠上建起来的城市,真是人定胜天,解放初期,为建设新疆,王震将军带领十万大军在石河子,住地窝子,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保卫并开发建设新疆,好多老革命家在新疆这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兵团人献了青春献子孙。武警基建部队为打通天山将南北疆全线贯通,十年艰苦奋斗,有168名年青战士血洒独库公路。这些万万千千不知名的军人及他们的后代为保卫新疆建设新疆,为大美新疆的今天画下了浓墨重彩的贡献。我们也应永远铭记他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到喀纳斯时全是蜿蜒的山道,这里是阿勒泰山脉,漫山遍野的林木,翠绿、金黄、深红交织仿佛是大自然最得意的调色盘,还有那大片大片绿如绒毯的草甸,牛羊在自由自在的啃食青草,有一些白色的毡房、木屋在山谷间,我们一路环山而行,如看一幅喀纳斯移动的秋色大片,美的让人不能呼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三点我们到达喀纳斯景区,坐上景交车环山而上,我第一眼就被这梦幻般的景色俘获了心,道旁的湖水是那种清澈见底的蒂芙尼蓝,岸边的树林仿佛披上了金色铠甲,秋色铺满喀纳斯河,湛蓝的河水与五彩森林相映成趣,仿佛大自然在演奏一首秋日交响曲,在这里,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每一口呼吸都是秋天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路过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景点,单景区的每一个名字就已经充满了诗意,更不用说三湾各自的特色美景了。卧龙湾像一条盘踞在山林间的卧龙,河心的小岛是它的“龙脊”,两岸的彩林层层叠叠,晴天的时候湖水蓝得像宝石,雨天又多了份朦胧的仙气。月亮湾,喀纳斯的“颜值担当”,蜿蜒的河道像一弯新月,两岸的金黄与翠绿交织,站在观景台往下看,仿佛闯入了油画世界,随手一拍都是壁纸级别的画面。神仙湾清晨常有雾气缭绕,如同仙境,所以也叫“神仙湾”。雾气散去后,河水的青绿色和岸边的秋色碰撞出绝美的层次感,走在栈道上,会感觉自己也成了画中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五点到喀纳斯湖坐上游艇,湖是南北走向,有五道弯,我们只到达三个弯,一道弯有四个造型,二道弯是最深的地方也是传说中湖怪出现的地方,三道弯是湖面最宽的地方,湖面开阔,据说冬天冰层最厚,图瓦人春节好多活动都在湖面进行。船在湖中行,而我们如在画中游,群山如黛,湖水像淬炼千年的蓝宝石,把金黄的白桦、墨绿云杉、赭红枫叶都拥入怀中,金黄的白桦、翠绿的松柏、湛蓝的湖水、雪白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油画,成就了喀纳斯的秋天盛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完喀纳斯湖我们来到喀纳斯村了解喀纳斯图瓦文化,这里是蒙古族图瓦人的聚居地,错落有致的原木小木屋在金黄树林的环绕下,炊烟袅袅升起,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来到一户人家的木屋,他们非常热情,首先介绍了他们如今在国家对少数民族额外照顾的好政策下拥有了温暖的住房,好的教育,靠游牧和旅游资源过着美好富足的生活,并表达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他们的脸上都溢满了对如今这幸福生活的满足。之后一个高龄老人用一个名曰“苏尔”的乐器演奏,算是他们的非遗文化,虽然我们听不懂他吹的什么曲子,但乐器声非常悦耳动听,然后一个五人乐队人员分别表演了蒙古族的三种呼麦,用马头琴,吉他、鼓等表演了一首骏马奔腾曲,气势磅礴,还有一首关于阿尔泰山脉的思乡曲,柔情似水,曲中歌唱了阿尔泰的大山大水,最后与我们这些游客一起互动,唱了一首敬酒歌,激情昂扬,接着一女子表演了蒙古族舞蹈,一男子用舞蹈表演了“鸿雁”,温婉柔美与刚劲飒爽在此一起上演,欢快轻松的舞蹈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赏心悦目。因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再去仔细探究回程的月亮湾,神仙湾,九点返回到贾登峪,入住这里的康养宾馆。</p> 禾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八点从贾登峪出发去禾木村,全是盘山公路,在下雨的缘故,山间云雾缭绕,飘浮着,让人有种想用手拨开它的冲动,远处山顶的积雪很清晰,有些路段绿色的草甸,散落的洁白的蒙古包,帐蓬,小木屋,漫山的绿的黄的林木,山涧青绿的潺潺流水,美的让人窒息的画面,置身于这万山空寂中面对这样美的景色,心中只有无尽的震撼,一路我惊叹着,忍不住隔窗用手机摄下路过的每一个心动的画面,还未到达禾木,只这路上的景色就已让人深深沉醉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点五十多到达禾木,坐上景交车,这时雨又大起来,依然是环山道,一路景色仍美仑美奂,十点十五到禾木村(桥头站),这时已变成了零星小雨,可能老天也在眷顾我们,走在进村的路上,村口的白桦林是最先被点燃的,在细雨的洗涤下色彩更加明黄鲜艳,木屋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河谷间,原木色的屋顶上,偶尔能看到人家升起的袅袅炊烟,在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散开,为这幅静谧的画卷添了几分烟火气,走过禾木桥,下面禾木河的水潺潺地流淌着,放眼望去,禾木河的一边是禾木村的图瓦小木屋,另一边是金黄的白桦林,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沿着湿漉漉的木栈道往上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层林尽染的白桦林,一步一景,到达哈登观景平台,很大的一个草甸,如绿茵茵的绒毯,走在上面舒服愜意,在这里可以俯瞰到整个禾木村的全貌,秋雨轻拂,如诗如画。四面的景尽收眼底,站这里如看一幅大片,一面山顶白雪皑皑,山林金黄橙红翠绿交织,雾气缭绕在其间,宛若从画里走出来的人间仙境。雪山,草甸,白桦林,古村落,河流,缭绕的云雾非常美,构成一幅极美极丰富的彩色画,随便一拍便是大片,这里用笔写不出它极致的美,用镜头摄不到它的精髓,只能用心去感受,雨天漫步在这里,没有喧嚣,会有种空灵感,再踩着栈道上金黄色白桦树叶,柔软的绿毯,实属秋日里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烟雨里的禾木是童话秘境,木屋炊烟与河谷晨雾缠绵升腾,将村庄晕染成水墨画卷。金黄桦树林是天然画框,蜿蜒禾木河载着碎金之光奔向远方,被美景包围、充满烟火却远离喧嚣的禾木村,真是一个令人心生向往和值得拥抱的好地方!秋天的禾木,是藏在宫崎骏童话里的金色秘境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岁月静好,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大自然的呼吸,简单的日子,如馕的香气、酸奶的醇厚,却让人无比满足。禾木的秋天,是生活本真的模样,是心灵的归处,感恩这场与秋天的邂逅,愿这份美好永远留在心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二点我们在这里吃午饭,一碗味道非常好的拉条子拌面,还有好吃的烤羊肉串抚慰了我们的味蕾,然后坐上大巴去五彩滩,又是盘山而上,一路的景色仍然美不胜收,三点多时雨很大,但透过车窗能看到新彊这边奇异的天气景象,远远的半边是蓝天白云,而我们头顶及另半边是乌云满天,真是天气风云变幻,东边日出西边雨,天从无情到多情,阿尔泰山脉一边雨水充沛,一边干旱少雨。</p> 布尔津的五彩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布尔津的五彩滩,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大地仿佛不经意间打翻了调色盘,将斑斓洒落人间,红、黄、橙、褐的岩层交错叠压,犹如一部用色彩书写的史诗,每一层都是时光镌刻的印记。蓝绿色的额尔齐斯河蜿蜒流淌,轻柔地切割出深邃的河谷,与河心点缀的绿岛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彩画。对岸,胡杨林郁郁葱葱、黄橙橙、金灿灿,与这边炽热如火的五彩丘陵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冷与暖、荒凉与生机在此对话,碰撞出令人心动的诗意。一河隔两岸,<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岸是赭红与墨绿交织的雅丹地貌,南岸是葱郁的胡杨林,</span>一河将两种极致的风景温柔分隔,却又在光影里达成奇妙的和谐。远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蓝天白云下悠然旋转,为这片原始的土地添上一抹现代的气息,勾勒出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这里是色彩与光影永不落幕的交响,是大地最深情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我们宿在布尔津县城,布尔津县它紧邻三国,北邻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接蒙古国,风光奇绝,这里有童话小镇般的俄式木屋,额尔齐斯河穿城而过,河滨公园秋叶如金,“人间仙境” 喀纳斯、“神的后花园” 禾木都属于布尔津县,这里是西域边陲兼具异域风情与自然之美的秘境。</p> 海上魔鬼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布尔津县早八点半出发去海上魔鬼城,它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乌伦古湖(布伦托海)东岸的吉拉沟附近,距福海县城约14公里,交通便利,路上最多的就是各种瓜铺满地,路上的绿植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这个魔鬼城有一个传说,据说天神伪装成乞丐去村子里视察,被当地人当成真的乞丐瞧不起羞辱辱骂,天神一怒之下,便把这里变废墟,城里的人都被压在地下,一到晚上城堡里的人便会鬼哭狼嚎,另种说法是源于大风穿过雅丹沟壑时的呼啸声,古人认为这是魔鬼的哀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伦古湖“海上魔鬼城”是新疆阿勒泰地区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将雅丹地貌与湖泊湿地巧妙结合,形成壮丽而神秘的风光,湖岸分布着绵延十余公里的风蚀雅丹地貌,平均垂直高度达20米。其地貌由白垩纪沙页岩经数千年风蚀雨蛀形成斗圆形坡体,因岩层含铁质、菱铁矿等矿物质,呈现红、紫、蓝、黄等多彩岩相,形似城堡、庙宇、雄狮等奇特造型,被誉为“中国唯一的滨水雅丹地貌”。当乌伦古亿万年前的风与水,把这里雕刻成奇幻城堡,红黄的山峰连接深蓝水域,岩壁上的孔洞是远古风神的呼吸,落日时分,整片“海上魔域”仿佛变成流动的熔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中午十二点出景区,到福海县吃午饭,然后去昌吉,经过沙漠公路,真正意义的沙漠戈壁滩,上百里荒无人烟,一马平川,宽阔的路,车很稀少,距离昌吉较近的地方好多的农作物,花开正好的向日葵,满地叫不上名字的瓜,丰收的玉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绿色植物,最多的是棉花,大片大片待收的棉花田地,优质的新彊棉田规模很大,晚上我们入住昌吉市。</p> 天山天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昌吉的第一天吃完午饭,我们坐车来到天山天池,到达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景交车四十多分钟到山顶,山路陡峭,很多的弯道,真正的山路十八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山天池坐落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地处天山山脉东段,依偎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博格达峰北麓,是国家5A级景区,更是新疆标志性的自然景观之一,素有“天山明珠”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池湖面海拔近两千米,呈半月形,水域面积约4.9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05米。湖水源于博格达峰的冰川融水,澄澈如镜,四季景色各异。此时湖畔云杉、塔松组成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金黄翠绿的林木与湛蓝的湖水相映,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粼粼波光,清凉的空气里满是草木清香;远远的雪山看起来很壮阔。作为典型的高山湖泊,天池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湖畔的西王母祖庙,传说中是西王母与周穆王相会的地方,流传着“瑶池盛会”的古老神话,为这片山水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此外,天池周边还分布着“石门一线”“定海神针”“悬泉飞瀑”等景观,每一处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天山天池独特的生态与人文画卷,吸引着我们探寻它的壮美与神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池就像一块温润美玉,被镶嵌在雄伟的天山山脉之中。眺望远山,博格达峰的轮廓清晰又朦胧,雪顶如银冠,与青灰山体相衬,冷峻中藏着雄浑。山腰的林木,是深绿、橙黄交织的绒毯,郁郁葱葱。近看天池,蓝得惊艳。像是把整个蓝天都揉进湖里,又晕染出层次。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细碎波光,熠熠生辉。游船划过,留下一道白练,转瞬又融入蓝波,搅碎一湖宁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游客,我们在“天池”石碑旁留影,把身影嵌进这湖光山色;栈道上慢行,任目光在山水间徘徊。“此生必至”的标牌,是这片美景对世人的召唤,召唤人们暂别喧嚣,让身心浸在这天地大美里,听山风与松涛和鸣,看云影共碧波嬉戏,任时光慢下来,把尘世烦恼都泡在这汪蓝水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点半多我们下到景区门口,八点坐大巴返回昌吉。</p> 坎儿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昌吉的第二日早七点半我们出发去一个建设兵团参观棉制品,在这里了解了新疆棉花的种植史和奋斗史,新彊长绒棉的大面积种植对我国棉花种植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这里也学到了新疆驼毛、驼绒等相关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饭后我们来到吐鲁番,吐鲁番是中国极端的干旱地区之一,据说年降水量仅16毫米,蒸发量达3000毫米,吐鲁番酷热少雨,但每当夏季山上有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里我亲眼看到竖井结构,还有“低温通风井”,所观到的景象震撼到我们,</span>坎儿井就是古人用来引水的“地下水渠”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构成,把天山雪水悄悄引进吐鲁番,地下水道的水清澈见底,滋养了葡萄、瓜果和整个绿洲文明。而且全程“靠坡度引流,不用泵不靠电”,超级环保又节能!真的太佩服古人的智慧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吐鲁番的坎儿井——地下万里长城,在年蒸发量3000毫米的"火洲"地下,2000多条暗渠组成的地下运河网络已流淌了2000多年!至今仍在滋养着吐鲁番的万亩葡萄园,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葡萄的甜蜜。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坎儿井),它见证了荒漠中人类与自然的较量,是新疆吐鲁番这个干热土地上最有智慧的水利工程。</p> 火焰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坎儿井,我们来到火焰山景区,提起火焰山,浮现在我眼前的便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个场景,孙悟空大闹天宫踢翻太上老君的练丹炉落入下界,熊熊大火使火焰山热浪滔天,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取经到火焰山大汗淋漓,为了跨过火焰山,孙悟空不得不去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人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有借不到的芭蕉扇”,经过一番周折,孙悟空借得宝扇却不懂口诀愈变愈大拖着行走的窘态,与铁扇公主斗智斗勇,第三次终借得真扇,最终圆满过了火焰山西去取经,西游记火焰山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焰山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与人文,西域文化结合一起打造的景观,天山山脉的支脉,寸草不生,雅丹地貌,景区有巨型温度计、芭蕉扇、两极碑、零海拔、西游人物雕像等景观,最有意思的是猪八戒那憨憨的雕像背上铮亮,我想大概是好多人都在他身上摆出造型,演绎了“猪八戒背媳妇”的场景,我们在此也不例外,把这一刻的开心和快乐都留在了这里,我们到此既领略了火焰山的魅力,也品味到西域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完火焰山,我们于晚上十点多到达乌鲁木齐市,晚上入住这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彊的最后一天,天公也不作美,我们本想去乌鲁木齐市的国际大巴扎逛逛,听当地人说十点多才开门,而我们十二点多便得赶往奇台机场返程,于是便打消念头,只在宾馆附近逛了逛,中午一盘新疆好吃的面食辣椒牛肉拌面让我们心满意足的踏上归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新疆北疆的旅行,让我明白了新疆的美,不止于风景,更在于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与自由,无论是雪山、草原、沙漠,还是湖泊、森林、河流,每一处都像一幅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疆的美食烤肉,拌面,炒米粉,囊、大盘鸡都很合我们的胃口,也给我们味蕾上很好的体验,新彊现在的民风也很好,各个民族合睦相处如同一个大家庭。</span>新疆的美,相机装不下,文字写不完,亲自感受过,才明白什么是“山河壮阔,人间值得”,大美新疆,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是一首未完的诗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