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回来拐口村第二天,依旧六点二十起床,太阳还没有从对面的山头升起。母亲在做早餐,父亲去杀江口的菜地虫,我呢?去楼顶把谷子扒开,晒完今天就可以收了。早上打了露水,棚垫上有些湿润,扒开不碍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晒谷子的过程中,想到“人之所需为儒”。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因为普通老百姓活着就在不断满足自己的所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每天都要面对,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是有的人很容易解决,有的人却很难很难。在和父亲的交谈中,感觉父亲有些力不从心,一个人支撑整个家,母亲已经不下地干活多年。父亲身体日渐衰弱,勉强满足一家所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完早餐,和父亲一起去水车赶闹子。小时候,父亲不喜欢我跟着去,我就跑在半路上,逼着父母带我去,如今在市区生活多年,叫我去赶闹子,已没有儿时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在街上遇到叔叔和婶婶,叔叔在为别人理发,精神矍铄,喜笑颜开。见到婶婶在一边卖自己种的辣椒。这是第一次见婶婶,卖东西,有些意外。相比之下,我们家就相形见拙了,父亲没有了修房子的收入,其他收入也微薄。母亲,不仅没有收入,还常常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不会收拾。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不和别人比,过好自己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帮父亲买了两条新裤子,他明天去吃酒,可以穿上。还为父亲买了烟丝,有点支持他抽烟了。还为家里买了几块干豆腐。父亲想要什么,就为其付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家,母亲就开始管钱了,问钱花完没有,没发完,要上交。母亲不认识钱的面值,却喜欢管财政。父亲说,钱一分都没花去,都是儿子买单的。我听着内心甜甜的,我也可以为家里分担一点。</p> <p class="ql-block">卖桂花</p> <p class="ql-block">到傍晚收谷子了,我负责挑,父亲在楼上装,母亲在楼下装。挑一担湿的上去明天晒,挑一担干的下来放进粮仓里,来回都没有落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二、三十年没有挑重担了,的确有些吃力。年老的父亲来挑,会更辛苦,因为腿脚不好使了。我这次回来,把谷子晒好,收进仓,就算做了一件大事了。</p> <p class="ql-block">农村的夜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