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悬空寺

发哥

<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中国“五岳”之一,自古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称,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约4公里处。恒山山脉东西绵延近30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地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恒山的地貌呈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一层绝壁、一层绿带,夕阳映照下尤为壮丽。唐代诗人贾岛曾以“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形容其雄奇;北宋画家郭熙则用“恒山如行”勾勒其群峰奔突之势。</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恒山先是“古北岳”,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唐县、涞源三县交界的大茂山(海拔1898米)。自秦至明1700多年间,历代帝王皆在河北大茂山祭祀北岳;直到明末清初,才“易地”确立今山西浑源天峰岭为北岳恒山,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年)正式移祀于此。</p><p class="ql-block"> 恒山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拥有“十八景”之誉:林海松涛、古庙奇阁、道佛仙踪、怪石幽洞相映成趣。山上宗教建筑众多,明代即形成“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庞大建筑群;主峰之上的北岳大庙为全国五岳中唯一建于主峰之巅的岳庙,气势恢宏,香火鼎盛。</p><p class="ql-block"> 恒山还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被道教典籍列为“第五洞天”——总玄洞天。相传黄帝曾在此问道太乙,张果老(八仙之一)亦在此修炼;山中留存多处道观、仙迹与摩崖题刻,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书法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北岳恒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核心景区距浑源县城仅数公里,游客可从恒山景区入口乘摆渡车或徒步,经真武庙、玉皇阁登顶天峰岭,再乘缆车或步行返回,全程约4-5小时。</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发哥</p><p class="ql-block">美篇账号:431468137</p><p class="ql-block">拍摄设备:华为 Pura70 ULtra</p><p class="ql-block">拍 摄 地:恒山</p><p class="ql-block">拍 摄 于:2025年10月2日</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是一座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它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原名“玄空阁”,后因整座寺院如悬挂在悬崖之上,遂更名为“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以其“奇、险、巧、奥”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整座寺庙由仅27根(或说40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这些木柱并非全部受力,而是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将建筑的一部分重量通过横梁传递到岩壁上,形成“半插飞梁为基,岩石暗托”的独特结构。</p><p class="ql-block"> 寺庙建在距地面约6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曾达90米,因河床淤积,现为58米。</p><p class="ql-block"> 寺庙布局紧凑,呈“一院二楼”结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高楼,中间以栈道相连,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寺内同时供奉释迦牟尼(佛教)、老子(道教)和孔子(儒教),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包容与融合。</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唐代诗人李白曾为其题写“壮观”二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亦赞其为“天下巨观”。寺庙历经千年风雨,甚至多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堪称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不仅是恒山的标志性景观,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的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