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粤海

何伟

<font color="#ed2308">毛主席与柳亚子</font> <font color="#ed2308">七律·和柳亚子先生<br></font><h1><font color="#ed2308">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这是毛主席于一九四九年写给民主人士柳亚子的诗, 这是一位老同盟会会员,资格非常的老,还要不是一般的老,因为他与毛主席有非常浓厚的交往。但是此君最大的毛病是太过清高,还要摆老资格,五0年的时候还因为待遇问题,就餐时可能未能达到他的要求而打卫兵。这真是有点过份了。文革时曾看过郭沬诺的解读毛主席诗词的小册子。那时他的解译没有提到柳亚子的往事。这样的事只有来到今天的互联网才能看到。</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再看毛主席的这首诗,饮茶粤海未能忘,首句就是饮茶,而按网上的解译是品茗在广州,所以我对网上的解译有点相佐。在广州饮茶这个行为,只要是来过广州的,都知道是在茶楼里品,所谓的茶楼同外省的茶馆根本就是两回事,鲁迅先生写到茶馆就真是品茗了,送入口的是回香豆。而广州的饮茶,就是用点心相伴,以茶为媒介。为何以前的解译都没有进一步的解译饮茶粤海的内涵,我想涉及到领袖的饮食消费,太不乎合当时的政治气氛氛围。可以想像的是,像柳亚子的品味,决没可能单单的品茗,饮茶是广东的特色饮食文化,内涵要比字面丰富好多。</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毛主席七十几年前在他的伟大诗词里,已经提到我们广东的饮茶,饮茶在广东人的眼里可能顶一个午餐,一场亲朋好友的聚会,品出一间茶楼的厨师水平。其实对茶叶的要求反而是退为次位,对点心的要求就不可能有半点的马虎。广东的饮茶文化,有饮茶粤海的赞美,一定能越来越好。广东人一定会感恩!会铭记,幸福的生活是毛主席带给我们的!</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七律·和柳亚子先生<br></font><font color="#ed2308">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br></font><font color="#ed2308">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br></font><font color="#ed2308">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