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摄于济南大涧沟,文字介绍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毒蛾科是昆虫纲鳞翅目的一科。成虫中型至大型,体粗壮多毛,雌蛾腹端有刚毛簇;口器退化,下唇须小,无单眼,触角双栉齿状,雄蛾栉齿比雌蛾长;有鼓膜器;翅发达,大多数种类被鳞片和细毛;成虫大小、色泽往往具有性二型性。幼虫体被长短不一的毛,在瘤上形成毛束或毛刷;第6、7腹节或仅第7腹节具有翻缩腺。</p> <p class="ql-block">毒峨科全球已知约27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有约近400种,多数分布在长江以南,西南和华南地区。成虫多种黄昏和夜间活动,少数白天活动多。多数以植物为食,极少数也捕食寄主植物上的蚜虫和介壳虫。主要以卵或者幼虫越冬,少数以蛹越冬,部分中国南方种类则不越冬,越冬地点主要有树锋、枯枝落叶下、卷叶内等。</p> <p class="ql-block">毒蛾科昆虫不少种类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在发生地区,人、畜接触毒毛和毒液能引起皮肤红肿痒痛、毛囊发炎和上呼吸道炎;在牧区和养蚕区,家畜和家蚕误食带毒蛾幼虫的饲料也能够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讨论可采用人工采集卵块法、人工采集幼虫法、烟剂防治、灯光诱杀、信息素检测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