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学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疏解

岁月随想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我们学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p><p class="ql-block">疏解:</p><p class="ql-block"> “学了很多道理”,这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实践层面的问题。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学习了很多道理,就应该能过好这一生。”因为“人从书里乖”嘛!这里就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先说理论问题。“学了很多道理”,是真道理,还是假道理?是正道理,还是歪道理?是大道理,还是小道理?学了《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就想过好这一生,学了sin、cos就想过好这一生,学了勾三股四弦五就想过好这一生,学了牛顿第一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就想过好这一生,这是妄想。因为这里面的智慧含量不够。要过好这一生的道理必须是真道理、正道理、大道理。这样的道理从哪里学?从经典里面学是捷经。经典往往是圣贤著述,流传久远,经过千百年的读书人验证的智慧结晶。</p><p class="ql-block"> 道理是不是学到生命里去了?听到的道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读到的道理,只当一场话说;看到的道理,只看了个热闹,学了个寂寞。这就是没有学进去。</p><p class="ql-block">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p><p class="ql-block">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p><p class="ql-block">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 学了很多道理,学的是什么道理,学到了什么程度,都要考量。学真正的做人的大道理,学到骨头中,融入血液里,这才是过好这一生需要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再说实践问题。“过不好这一生”,任何人活着,对自己说这句话都为时过早。你还活着,你这一生还没有过完,你怎么知道你这一生过不好?你只是当时不如意而已。谁没有不如意的时候?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不要轻言“过不好这一生”,太消极了!太自暴自弃了!你没有资格对自己说这句话。要等你被装进棺材了,你的后人来对你哭丧:“我的亲娘啊,你这一生过的值不得呀!”这叫盖棺论定。朝闻道,夕死可矣!浪子回头金不换。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人活着,未来具有无限可能。只要这一生好好过,就能过好这一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p><p class="ql-block"> 然后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怎么样才叫“过好了这一生”?大哉问!博士后出站,跳楼了。这一生过好了没有?小学没毕业,活了百岁,寿终正寝。这一生过好了没有?我敢说,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文化科学技术成果,不足以保证一个人过好这一生。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坏人用正理,盗亦有道,他却做坏事,坏了。好人用歪理,他歪打正着,好!穷家子弟,苦心经营,富可敌国,最后倾家荡产,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也。杭州胡庆余堂如今还在。他这一生过好了没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官至大督都,娶江东第一美女,立火烧赤壁盖世功业。最终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中英年早逝。他这一生过好了没有?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这一生过好了没有?阳明九死一生,龙场悟道,死前“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这一生过好了没有?阳明知行合一论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歌德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长青。”光明日报有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熔铸成生命智慧,过智慧人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颜的智慧人生。“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这是南容的智慧人生。“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这是遽伯玉的智慧人生。《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p><p class="ql-block"> 真人过真人的一生,假人过假人的一生;善人过善人的一生,恶人过恶人的一生;美人过美人的一生,丑人过丑人的一生。各人过各人的一生,自作自受,与他人无关。当然,人生没有这么绝对。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善中有恶,恶中有善;美中有丑,丑中有美。这就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这样,这个世界就丰富了。都做神仙,那就上天堂;都做魔鬼,那就下地狱。那有什么意思呢?哪有做人的趣味呢?</p><p class="ql-block"> 不过,人要追求做一个好人,人性向善。这个价值观是不能变的。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几希”部分。否则,就禽兽不如了。有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搞变样了,这就是各人的造化了。</p><p class="ql-block"> 学了很多道理,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很难说的。这个世界是用来讲道理的吗?这个世界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您讲的是公理还是婆理?如果讲道理能过好这一生,那这个世界不是吵翻了天!除非您是老大或者大佬,您说了算。</p><p class="ql-block"> 要过好这一生,需要的智慧和条件可能很多。比如:砥砺志节,分辨善恶,人情练达,透视人性,洞察世事,提高境界,培养福德。儒家的功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能不多。比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不如神助。祖宗是否有德?所谓:“祖德流芳。”上辈子是否积德?所谓:“前世今生。”这辈子是否造福?所谓:“因果报应。”</p><p class="ql-block"> 要过好这一生,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一言难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