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派天路云上阿里.新新藏线(9.7~9.8)羊湖、扎什伦布寺、珠峰大本营等

快人快语

<p class="ql-block">9月7日一大早用完早餐后,此行邻队小杜召集同行的17人开会讲解注意事项,并让大家相互认识一下。</p><p class="ql-block">此次行程走的是阿里南北线、两条新藏线G219与G216,穿越800+公里的羌塘无人区进入南彊休整3天,平均海拔在4700m左右,开启一场生命禁区,自然净土的云端极致之旅。</p><p class="ql-block">全程是六辆坦克越野车和六位意气风发的司机为我们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正式行程开启,今天主要景点是圣湖羊卓拥措(海拔4998m)、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入住日喀则。</p> <p class="ql-block">路边山体上画的白色梯状图案,上面还有六字真言,表明附近有水葬台,当地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能通过这些天梯回到天上。</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和浪卡子县,307省道羊湖景区旁,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是由于约亿年前冰川泥石流阻塞河道而形成的,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深度约23.6米,蓄水量约16立方千米,湖岸线250千米,流域面积6100平方千米,湖水储量约160亿立方米。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70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为年楚河东部源头。</p><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主峰海拔7191米,卡若拉冰川的冰舌前缘海拔为5560米。山口南面6647米的卡鲁峰,是年楚河与羊卓雍湖的分水岭。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属于宁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属于冰川地貌。在冰舌前缘的基岩冰蚀台地上可见数条长达10余米、宽10~20厘米、深8~10厘米的楔型刮痕平行分布,形如"创床"的导轨。</p><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p> <p class="ql-block">途经满拉水库</p> <p class="ql-block">收青稞的藏族同胞</p> <p class="ql-block">途经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宗山抗英遗址前,是为纪念1904年江孜军民抗击英国侵略者而建的核心纪念建筑。纪念碑三面分别用汉语、藏语、英语镌刻碑名,与遗址内残存炮台、防御工事共同构成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该纪念碑承载着西藏军民以土枪、石块对抗机枪火炮,最终弹尽粮绝跳崖殉国的悲壮史实,1961年随江孜宗山抗英遗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江孜军民依托宗山古堡构筑防线,用土枪、乌朵(抛石器)等原始武器对抗装备马克沁机枪的侵略者 。据记载,5000余名藏汉军民坚守三个月,经历曲米辛古大屠杀、夜袭帕拉村等战役,最终在宗山白居寺八角塔突围失败后,30余人跳下悬崖殉国 。这场战役被英国随军记者记载为"最惨烈的高原要塞攻防战"。</p> <p class="ql-block">收获的季节到了</p> <p class="ql-block">拍摄夕阳下的麦田,晚上赶到日喀则市的鹂枫宾馆入住,海拔3900m,房间有氧气供应。今日车程370公里。</p> <p class="ql-block">9月9日从日喀则前往巴松村,今日主要行程是扎什伦布寺、定日县珠峰大本营等。</p><p class="ql-block">日喀则的全名始称溪卡桑珠孜,简称为溪卡孜,汉语译音为日喀则;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日喀则始有建制。日喀则市的藏文意思是“如意庄园”,境内定日县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桑珠孜宗堡和江孜古堡都是曾经的政教中心。有扎什伦布寺、白居寺、萨迦寺等一批著名寺庙。有亚东口岸、樟木口岸、吉隆口岸和里孜口岸。</p><p class="ql-block">日喀则喜马南麓六大名沟被称为西藏小江南或西藏江南: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绒辖沟,樟木沟,吉隆沟。正在努力建设西藏区域副中心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并积极打造国际陆地港。日喀则市是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县)。</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的尼色日山下,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其后多有扩建修缮。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p><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三大寺”噶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p> <p class="ql-block">因寺内大殿禁止拍摄,故从网上寻找视频以供大家了解</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的四座大殿分别是:强巴佛殿、十世班禅灵塔祀殿、四世班禅灵塔祀殿、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祀殿。</p> <p class="ql-block">十世般禅灵塔祀殿</p> <p class="ql-block">白色高台为展佛台,位于扎什伦布寺最东头,是由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创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强巴佛殿(弥勒殿),是扎什伦布寺里比较宏大的殿宇建筑,因殿内有一尊高近30米的强巴大铜佛而著称。强巴佛殿上下分为莲花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五层,从大殿攀登到顶层,共有木梯105阶。整个建筑墙体以条石垒砌而成,条石之间搭配协调缝隙紧密,底部面积862米,随着层数而逐渐收拢。底下两层楼面内有回廊环绕,每层的四角各铸有铜狮一尊,整体硕大,威武雄壮有力。强巴佛自底层起,直至五层,面南背北,以端庄姿态俯视整个殿宇,其高26.2米,肩宽11.5米,耳长2.2米,仅眉宇间镶饰的大小钻石就有32颗,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有1400多颗。整体结构和谐自然,造型优美生动,是巨型雕塑中难得的精品。此尊大佛耗时四年,共耗费黄金6700两,铜23万多斤,佛像面部以各种珍贵宝石镶嵌,因强巴佛为掌管未来生死之佛,所以在藏区,强巴佛在藏民心中地位尊贵。</p> <p class="ql-block">佛殿门口阿嗄土地面上镶嵌的天然绿松石卐字符。</p> <p class="ql-block">释颂南捷大殿总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度为35.25米。这座大殿建筑格局与其他灵塔殿不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用花岗石砌成,殿墙厚度达1.83米,能防御八级地震。整体以藏族宗教风格为主题,借鉴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特色,大殿主题以红色棕色组成,塔顶以藏族屋顶与宗教佛塔形式组合而成,上面鎏金镀银。</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整个灵塔高11.55米,整体表面镶金包银,灵塔共有三层结构,下层摆放着藏区农牧产品和各种珍贵玉器宝石。中层摆放着藏传佛教格鲁派佛经著作,以及历代班禅学法心得体会笔记。历史传承的古代贝叶经,金字经书。最上层供奉着传世佛像,正中央为十世班禅法体真身,周围安放着各种宗教祭品。十世班禅大师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用宝石868个,珠宝24种6794颗,还有大陨石1个、金制护身符13个,琥珀445个。</p> <p class="ql-block">曲康吉为第四世班禅灵塔祀殿,因扎什伦布寺为四世班禅亲自监工建造,所以他的灵塔殿级别高。灵塔殿整体建筑融合了汉藏宫殿建筑特点。在其基础及殿堂墙壁是以传统藏式结构筑造,朱红色的墙面与白色门窗点缀,窗下是用白色缎带进行点缀,风吹裙动,煞是美丽。整个大殿民族特点鲜明。大殿屋顶以中原传统殿堂屋顶结构建筑,飞檐斗拱衬托大殿的高贵大气。房顶正中耸立着藏族塔尖造型,整个屋顶以金色覆盖。四世班禅的灵塔殿,在扎什伦布寺建成之时,面积较小,仅仅只有一层建筑,后来班禅对这座灵塔不断扩建修缮,逐渐增加到四层建筑。建筑规模的扩大,使信徒对四世班禅更加崇敬,捐献的宝物络绎不绝。在灵塔大殿内,有高达11米的供奉灵塔,上面缀满了金银珠宝,色彩缤纷。大殿内抬头仰望,显得整个大殿空旷,数道经幡从上空垂挂,墙壁四周佛像林立,酥油灯点缀其中,使得整个大殿灯光辉映珍宝,殿堂气氛庄重。</p> <p class="ql-block">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扎什南捷”,是整个扎什伦布寺规模最大的建筑,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由十世班禅大师主持修建并开光,大殿内供奉着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扎什南捷”,大殿整体规模宏伟壮观,底部一、二层为藏式回廊结构,在中部隆起高塔建筑。大殿整体仍然采用藏式传统建筑表现,以红墙白窗为主体结构,藏式回廊以砖石砌成,映衬出所拱卫灵塔殿的高贵。</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灵塔殿内建有高达33.17米灵塔,周身以鎏金白银包裹,上面镶嵌着无数珠宝,在灵塔上雕刻出众多佛像,灵塔内安放着五具檀香木匣,里面装载着五至九世班禅遗骸,整个大殿面积广大,四周墙壁绘满了描写这几位班禅生平业绩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地面下方为粮仓,上面的孔洞是通风孔</p> <p class="ql-block">措钦大殿 (大经堂)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有四十八根柱子,是全寺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可容僧众3800人。正中为释迦牟尼佛殿,供奉着释迦牟尼镀金佛像。</p> <p class="ql-block">离开扎什伦布寺后继续前行,过108道拐来到318国道5000KM处打卡。</p> <p class="ql-block">嘉措拉山位于国道318上,是通往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的必经之路。嘉措拉山口,也称定日界,这里也是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口,巨大的保护区标牌竖立在公路上,无数的经幡迎风飘扬。</p><p class="ql-block">嘉措拉山口5248米,海拔4000米以上植被稀少,天空细腻柔软,山地粗砺坚硬。除了灰色的山路,几乎没有生命痕迹。藏民在人迹常至之处扯起经幡,经幡用蓝白红绿黄5种颜色,以其强烈大胆同那天地的单调达成了平衡。</p> <p class="ql-block">一路风尘仆仆赶到珠峰景区,此时还是蓝天白云,大家心情十分愉快,希望能看到日照金山。</p><p class="ql-block">‌珠峰大本营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海拔5200米,是观赏珠穆朗玛峰的核心区域,需办理边防证,最佳旅游时间为4-6月和9-10月。‌</p><p class="ql-block"> 游客大本营自2019年起后撤至绒布寺一带(海拔约5000米),原核心区已禁止进入。‌‌</p> <p class="ql-block">乘坐景区大巴一路爬升来到海拔5200m的珠峰大本营,下车时天气阴云密布,风雨交加,远望珠峰被云雾遮挡,大家的心情也低落下来,不知道日落前还能否目睹珠峰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先在珠峰高程纪念碑处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老天爷似乎听到了大家的心愿,云雾散开,珠峰慢慢露了出来,夕阳也如约而来,日照金山出现在眼前了,十分振撼!我们很幸运得偿所愿。</p> <p class="ql-block">珠峰如果一位慈祥的老人张开双臂,将我们揽入他的怀抱中,我不由眼含热泪,心里默默许愿,祝我们的祖国强大,和平安康,也祝此次行程顺利!</p> <p class="ql-block">在珠峰的目送下乘坐景区大巴回到巴松村入住主峰宾馆(有氧房),这是墙上珠峰的近照。今日车程350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