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老年大学国庆假期在海后购物大舞台向顾客慰问演出

战天含

<p class="ql-block">国庆假期的第二天,阳光透过商场的玻璃穹顶洒下来,像一层薄薄的金纱铺在舞台上。我们朝霞老年大学的朗诵班早早地站好了位置,手里捧着红艳艳的歌本,心里也热乎乎的。今天是给海后购物大舞台的顾客们送慰问演出,但朗诵班的学员确认真做好演出前的排练。</p> <p class="ql-block">站在我旁边的赵老师轻轻整了整衣领,她穿的是我们统一的酒红色连衣裙好看,看起来既庄重又精神。音乐响起时,她第一个张口,声音清亮得像清晨的鸟鸣,连远处推着购物车的年轻妈妈都停下脚步,回头笑了笑。</p> <p class="ql-block">台下的孩子好奇地指着我们,大概没听过这么多人一起朗诵。我看见一个扎小辫的女孩踮起脚,悄悄跟着读。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的这些不只是我们的回忆,它们也在悄悄钻进别人的生活里。大屏幕上的“罗莱超柔床品”广告一闪一闪,可我们的心思全在朗诵之中,仿佛站在的不是商场中庭,而是当年单位礼堂的旧舞台。</p> <p class="ql-block">节目间隙,主持人上台了,是个穿蓝西装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文件夹,声音沉稳有力。他一开口就说:“这是我们的中国梦,也是咱们老百姓的节日梦。”话音刚落,掌声就响了起来。我站在侧幕看着,心里一热——这话听着像标语,可在这热闹的人间烟火里,竟显得格外真实。</p> <p class="ql-block">他讲话时,背景的红屏上写着“国庆祝福”四个大字,白字红底,简单却庄重。他没念稿子似的,倒像是在和老街坊拉家常。说到“文化进万家”,他还笑着朝我们这边点点头。那一瞬,我忽然觉得自己不只是个退休教师,也是这节日里的一分子,是被需要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舞蹈队的节目。两位阿姨穿了红裙黑上衣,胸前别着蓝花,一出场就引来一片赞叹。她们跳的是《春天的故事》,动作不快,却极有韵味,像春风拂过湖面。我年轻时也跳过这支舞,如今站在台下看,竟有些眼眶发热——她们舞的是春天,可我知道,那是用几十年光阴酿出来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她们转身时裙摆扬起,像两片红云掠过舞台。背景的大屏上,“春”字在蓝天中缓缓浮现,白云悠悠地飘。我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我们在排练室一遍遍练动作,膝盖疼也咬牙坚持。如今这一舞,不只是表演,是给岁月一个回应。</p> <p class="ql-block">第三支舞换成了绿橙相间的背景,音乐轻快起来。那位领舞的阿姨面带微笑,动作行云流水,谁看得出她去年才做完膝盖手术?她说:“只要还能站,就要跳给大伙儿看。”这话我没说出口,却一直记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集体舞《春之歌》,几位阿姨穿着红裙黑衫,动作整齐得像一个人。背景的樱花缓缓飘落,有人掏出手机录像,还有孩子模仿着摆手。我站在台边,忍不住轻轻跟着打拍子——这哪是慰问演出?分明是一场老少同欢的节日家宴。</p> <p class="ql-block">朗诵班再次登台时,我们换上了红围裙白上衣,像是回到六十年代的宣传队。手里拿着红文件夹,里面夹着歌词和主持词。我们不年轻了,可站在台上,谁都不愿服老。三个人一组,朗诵《月光下的中国》,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像秋日的晨钟,敲在人心上。</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首是集体朗诵,背景写着“国庆主题活动”,红底金字,气势十足。我们三人站在最前,中间那位拿着麦克风,声音洪亮:“七十五载风雨路,万家灯火共欢歌。”台下有人跟着轻声念,还有老人竖起大拇指。那一刻,我觉得我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替所有同龄人说一句:我们还在,我们依然热爱。</p> <p class="ql-block">整场演出结束时,八个人并排站定,手里举着红文件夹,像举着一面面小旗。大屏幕上“同心筑梦 携手共进”的字样缓缓滚动,掌声久久不息。我们互相看了一眼,谁都没说话,可眼里都闪着光。这舞台虽小,却装得下我们的热情与骄傲。</p> <p class="ql-block">散场后,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仰头问我:“奶奶,你们明年还来吗?”我蹲下身,摸摸她的头:“来,只要你们爱听,我们就会来。”她笑了,蹦蹦跳跳地跑开了。我站起身,望着商场里来来往往的人群,忽然觉得,这个国庆,不只是国家的生日,也是我们这些“朝霞人”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路上,夕阳正落在高楼之间,像一团温柔的火。我拎着包,脚步轻快。老伴在电话里问:“累不累?”我说:“不累,唱完那首《我和我的祖国》,心里像灌了蜜。”他笑了:“那你明天还想去排练?”我答得干脆:“当然,下一场,我们还要读的得更响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