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的浙江圆梦行-2025年9月

潘慧英

<p class="ql-block">  我的二姐今年已83岁,女儿、儿子均在外地,由于身体原因,在常州安信颐养院安度晚年生活。多年没有出远门,她心里一直有个願望,能到浙江嵊州越剧发源地参观,也想去我的儿子她的外甥,在浙江磐安开办的民宿,见见外甥。9月21日,她广州女儿女婿开车来接她去浙江了,她的愿望也将要实现!</p> <p class="ql-block">  下午4时,夕阳光斜斜地洒进车窗,姐坐在车后座,女儿坐在副驾驶位,女婿握着方向盘,车轮滚滚,仪表盘上的数字轻轻跳动着,它在记录一段即将开启的旅程。车内很安静,只有空调低低的风声,这趟去浙江的路,走得平稳又安心!</p> <p class="ql-block">  后座的二姐靠在椅背上,双手轻轻搭在车椅上,脚微微放松地垂着。她不时望一眼窗外飞逝的城市轮廓,绿树与楼宇交错而过,像是翻动的风景书页。她没说话,但嘴角一直带着笑意。我知道,她不是在看城市,是在看旅途本身——一场久违的出发,正缓缓展开。</p> <p class="ql-block">  一、浙江杭州余杭县</p> <p class="ql-block">  他们第一站就在一座古意盎然的小镇,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她扶着栏杆慢慢走,手里的拐杖轻点地面,节奏从容。绿荫浓密,枝叶筛下斑驳光影,落在她的绿花上衣上。她静静地站着,仿佛在听风,听树,听岁月低语。</p> <p class="ql-block">  栏杆外,塔影倒映在池水中,白云悠悠掠过檐角。她注视着远方。</p> <p class="ql-block">  山间小径通向一座古塔,绿树成荫,天空湛蓝,几朵白云浮在山巅。她和女儿倩倩站在树影下合影,笑容灿烂。那一刻,她不是年过花甲的旅人,而是重回青春的“姐妹”。女婿按下快门,心里想:原来风景最美的部分,从来不是山,不是塔,而是人脸上那抹由衷的笑。</p> <p class="ql-block">  姐身后的一座古建筑,红漆门框、石阶、飞檐,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庄重。</p> <p class="ql-block">  阳光穿过树叶,洒在她倚着的栏杆上。她望着不远处的屋檐,那一刻,她不只是在旅行,更像是在寻回某种被时间掩埋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向日葵田一眼望不到边,她站在花丛中,白发被风吹得轻轻扬起。她笑着,像被阳光吻过一般明亮。</p> <p class="ql-block"> 她换了一顶格子帽,摘下墨镜,披着红花披肩,站在花田中央,像一幅画。她不拍照,只是站着,任风拂过衣角。远处现代建筑的轮廓在云层下若隐若现,而她仿佛置身两个世界之间——一边是自然的纯粹,一边是岁月的沉淀。她忽然转头问女儿:“你说,我老了,还能这么走这么远吗?”女儿笑着答:“只要你想,我们每年都来。”</p> <p class="ql-block">  他们在一片花海旁租了辆绿色多人撑蓬自行车。女婿先坐在前座,姐在后座,女儿为他们拍照,姐笑着对女儿说:“这车比想象中稳!”花海在阴云下泛着柔和的光,山丘静默地卧在远处。他们骑得不快,但笑声一路飘散在风里。</p> <p class="ql-block">  姐穿着黑白条纹长裙,双手拿着帽子神情安然。身边的女婿站在她的背后。树影婆娑,天空灰蓝,像一幅静止的画。忽然觉得,所谓幸福,不过是一个人愿意陪你慢慢走,哪怕只是穿过一片树林。</p> <p class="ql-block"> 林荫小道上,她坐在椅子上休息,女儿站在旁边轻声聊天。草地湿润,天空阴沉,空气里有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她摘下帽子扇了扇风,笑着说:“走不动了,但看得够多了。”心想:这一路,她看的何止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  他们又坐上一辆黄色小火车,缓缓驶过绿意盎然的轨道。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树林和山丘,像在看一部慢放的电影。女婿坐三轮车跟在旁边,她笑了:“这不像旅游,像做梦。”是啊,梦里才会有这么安静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二、磐安“花寮记”民宿</p> <p class="ql-block">  “花寨记竹隐石居”——这个名字像一句诗。石墙灰瓦,荷叶亭亭,竹篱后绿意幽深。她站在门口,读着那块写着店名的木牌,庭院静谧,能听见风过竹林的沙沙声。</p> <p class="ql-block">  她在庭院里站着,黑底红花的外套衬着银发,显得格外优雅。她没说话,只是环顾四周,像在确认这一切是否真实。她说:“这一趟,值了。</p> <p class="ql-block">  她和外甥站在石板路上合影,像一对默契的老友。她笑着说:“阿姨一直把你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现老了,走不动了”。两人并肩而立,背景是绿树与石子路。</p> <p class="ql-block">  窗外,绿色桌椅整齐排列,桌上摆着小花瓶,插着几枝野花。</p> <p class="ql-block">  她坐在户内沙发上,面前的小圆桌上摆着一束粉玫瑰。她轻轻嗅了嗅花香,她闭眼微笑,像在回味一段久远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女儿、女婿详细参观表弟经营的民宿,内外所有的装饰布局,称赞连连,我也在此留了影。</p> <p class="ql-block">  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  书房</p> <p class="ql-block">  餐厅</p> <p class="ql-block">  卡拉OK室</p> <p class="ql-block">  巴台</p> <p class="ql-block">  与外甥磊,女婿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因没预先与表弟联系,外甥的民宿客房滿住。不到1小时的相见,又将离开,她很留恋此处的小家别墅,此时再在离开前留几个影,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屏风</p> <p class="ql-block"> 她站在“竹隐石居”的牌匾前,石狮子静立两旁,绿植环绕。她抬头看着那四个金字,轻声念了一遍:“竹隐石居”,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段记忆的播种。</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后,汽车到达了嵊州,天色已晚,在外甥介绍的嵊州小吃店用晚餐,然后再去宾馆住宿。</p> <p class="ql-block">嵊州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  油煎臭豆腐,豆腐包子,鲜美可口,似乎又尝到小时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三、参观嵊州越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嵊州是越剧发源地,二姐于1957年15岁考上常州武进越剧团离开家乡,进团二十多年的剧团生涯,锤练了意志和情感,文革后离开越剧舞台。但她对越剧的情结从未间断,在养老中心她负责教老人唱越剧。她一直有个心願能到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州去看看,整整盼了几十年,这次终次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  姐主要参观嵊州越剧博物馆,据她讲,建造此博物馆时,原常州武进越剧团也有一份捐款支持。博物馆很大,内容非常丰富。</p> <p class="ql-block">  越剧有着百年多历史,从男生到女生演员,从浙江起源到上海发展壮大,博物馆每个厅都有详细介绍,有实物,戏服,舞台视频…,姐看得认认真真,边看边回忆,一张张越剧老前辈的面容,一本本动人的戏剧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又品尝了嵊州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豆腐包子</p> <p class="ql-block">  四、参观绍兴鲁迅故居</p> <p class="ql-block">  汽🚘车离开嵊州后,又开往了绍兴市,因“沈园”过去来过,后就参观鲁迅故居。</p> <p class="ql-block">  姐换上白裤短袖,淡黄背心,显得气质高雅。她双手柱拐扙的几张照片,也是风度翩翩,神态自若,面带微笑,眼里有光,显露一位慈祥的母亲体态!</p> <p class="ql-block">  行游在浙江几天中,也拜访了原来剧团的同事,坐在钱塘江边看夜景,可惜她女儿在陪护中都因兴奋忘了拍照,只留一张珍贵的照片,“钱塘江畔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五:附记</p> <p class="ql-block">  最近她朋友用她平时照片做成艺术古装剧照,二姐好美啊!因姐原本唱越剧,所以一并附上。</p> <p class="ql-block">  二姐在女儿女婿精心陪伴下,在浙江6天漫游,心情万分开心,终于她的意愿达到了,“圆了梦”!女儿为她拍了很多照片,她转发给我,真是景美人美,哪象80多岁。我也为二姐的愉快远行而高兴!姐妹心连心,为此我把姐的照片做成美篇,给姐作留念,让她能经常翻看和回忆那快乐的情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