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之大理 ‍ 小普陀岛

温柔的虎

到大理旅行时,一定不要错过一个美丽而静谧的小景点~小普陀。小普陀位于大理古城东南方约五十公里处洱海东侧挖色镇的海印村边,从下关到双廊的途中必经此景点。我三次去云南旅行,二次都到此景点浏览拍照。 如从空中俯瞰,小普陀岛的形状酷似佛教圣地普陀山,故得此名。小普陀岛虽然十分迷你,但她却由南岛、北岛、中岛和外岛四个小巧的岛屿组成。与其说她是四个小岛,我看倒不如称其为四块礁石更为真实。 洱海中的这座小普陀岛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旅游景点,她拥有无敌的“海景”~ 四周全是洱海蔚蓝的“海水”;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明代所建的袖珍庙宇“观音阁”。所以这里既能欣赏浩渺的洱海,也能感受白族人的佛教文化。 小普陀岛浮于水面,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岛的高度约十二米,岛的周长约二百余米,因此从上向下看,整个岛屿恰似一枚椭圆形的印章掉落到了洱海中,故别称为“海印”岛。相传这是观世音为镇住洱海中的水妖而特意丢在这里的一枚金印。 在诺大的洱海中,小普陀岛可以说是一座袖珍型小岛,但她的名气很大,荣誉度很高,在大理的旅游画册中少不了有小普陀的画面和文字介绍,因此小巧玲珑的小普陀岛成为了大理旅游的鲜亮名片之一。 明朝崇祯年间,小普陀岛附近的渔民捐资在小岛上修建了一座两层歇山顶的楼阁 ,楼阁的第一层内塑有如来像,第二层中塑有观音像,因此此岛后来也常被人称之谓观音阁。自建成后,这里香火不断,附近的渔民常来供奉膜拜。 小普陀岛东面的洱海岸边,有个叫白石曲的天然渔港,这里的渔民聚居合成一个渔村,村名就随小普陀的别称被叫作海印村。全村约有四百户渔民近二千人,全是白族。海印村与小普陀的距离只有一百三十米,在小普陀岛名声大振后,渔民们驾驶“骡子船”为游客摆渡。 在小普陀岛近侧的洱海中筑有一道全长约一公里的长堤,直通岸边,游客可以漫步长堤上,近距离地观赏和拍摄小普陀岛。这条长堤上建有一座三跨拱桥,既保证了洱海潮流的涌动,又减少了泥沙的淤积,兼具了功能性和美学的价值。 小普陀被誉为洱海的明珠,以其碧波荡漾的湖水和茂盛的植被而著称。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岛虽小,但怪石林立,石缝中长出一棵棵形态优美的树木,枝叶繁茂,远观犹如一个精致的天然盆景。 小普陀岛不大,但非常安静,迈步其间,感觉处处是美景。岛上设有椅子,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欣赏海景,品味周遭的幽谧。后来回沪后,查阅资料,了解到小普陀岛还是电视剧《司藤》的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