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南大学,985,211,双一流大学,学校历史悠久,开放型校园。</p>
<p class="ql-block">两根罗马柱静静立在山脚之下,像守门的卫士,又像时间的坐标,把百年的风霜与今日的晨光一并框进这方寸之间。身后那块刻着“湖南大学”的巨石,沉稳地卧在绿意之中,英文名HUNAN UNIVERSITY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我每次走过这里,总忍不住放慢脚步——这不只是校门,更像是一道通往历史与思想的门扉。山在远处静默,树影婆娑,红花点缀在石阶旁,仿佛在提醒我们:这所校园,从不只属于当下。</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书院的门楣上,“嶽麓書院”四个金字在黑底上熠熠生辉,门边那副“惟楚有才,於斯为盛”的对联,像一句无声的宣言,道尽了湖湘文脉的底气。我曾在一个清晨路过这里,游客还未多起来,只听见风吹过飞檐上的铜铃,叮当一声,像是从宋代传来的回响。书院藏在山腰,青瓦白墙,曲径通幽,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音里。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像是这片土地上不灭的灯火,照亮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来路。</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那座藏在树林深处的古建筑,总让我想起旧时的学堂。飞檐挑向天空,像要接住云朵,水池里的倒影随风轻晃,石桥弯弯地跨过水面,仿佛能通向某个被遗忘的午后。我常坐在池边看书,抬头便是蓝天白云,低头是树影摇曳,连时间都变得柔软。这些建筑没有喧嚣的装饰,却自有种沉静的力量——它们不说话,却让人愿意安静下来,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湖南大学2025开学典礼</p>
<p class="ql-block">那天的操场铺满了阳光,新生们穿着各色院服,像一片打翻的调色盘。红色的舞台在绿山背景下格外醒目,校领导站在台上讲话,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向四面八方。我坐在人群中,看着身边一张张陌生却充满期待的脸,突然觉得,这就是青春最真实的样子——整齐中带着躁动,庄重中藏着兴奋。山风轻轻吹过,吹动了横幅,也吹动了我们还未写完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王嘉卿在开学典礼上代表新生发言</p>
<p class="ql-block">她穿着红色Polo衫走上讲台,手里捏着文件夹,笑容像清晨的阳光一样干净。她说话不快,但每一句都清晰有力,说到“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却因同一个名字而相聚”时,台下有人轻轻鼓掌。我坐在后排,看着她站在讲台前的身影,忽然觉得,那块绿色的背景板像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而她,正站在春天的起点上。</p> <p class="ql-block">王嘉卿在主持大学生辩论赛</p>
<p class="ql-block">她又一次穿上了那件印有校徽的红衫,站在讲台前调试麦克风,保温杯摆在一旁,像是她小小的能量站。她说话条理清晰,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偶尔一句幽默引得全场轻笑。我注意到她眼神里的光——不是锋芒毕露,而是一种沉稳的笃定。她不是在掌控场面,更像是在引导一场思想的对话,让人愿意听下去,也愿意想下去。</p> <p class="ql-block">辩论赛总结</p>
<p class="ql-block">比赛结束后的总结环节,她坐在桌前,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敲击。麦克风还立着,相机静静放在一旁,粉色保温杯冒着淡淡的热气。那一刻的她,不像在收尾一场活动,倒像是在整理一段旅程的笔记。灯光打在她身上,背景的电子设备安静运转,整个空间有种难得的宁静——那是思考完成后的余韵,是喧嚣退去后,思想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长廊深深,木柱撑起一段段光阴。阳光穿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碎金,也像老书页上的字迹。我走在这条廊下,脚步不自觉地放轻。尽头的屋檐微微翘起,仿佛在向天空致意。这里没有喧哗,只有风穿过廊柱的声音,和远处隐约的读书声。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读书须到岳麓头”——不是因为山高,而是因为心静。</p> <p class="ql-block">王嘉卿在渭南市高级中学主持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渭南高中的开幕式上,蓝色礼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爽。横幅高悬,观众席坐满了人,她拿着麦克风,声音清亮地报着流程,偶尔穿插几句轻松的调侃,引得台下笑声阵阵。那一刻,她不是学生,而是一个从容的主持人,把一场运动会,变成了一场青春的庆典。</p> <p class="ql-block">王嘉卿在渭南市高级中学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中与母亲互动</p>
<p class="ql-block">毕业典礼那天,她穿着粉色礼服,手里拿着文件,站在母亲身旁。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母亲穿着黑衣,安静地听着她说话,眼神里有骄傲,也有不舍。台下坐着无数穿着各异的学生和家长,笑声、掌声、风声交织在一起。我远远看着,忽然觉得,那不只是一个仪式,而是一段成长的见证——从少女到成人,从家庭走向世界,每一步,都有人默默注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