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孔庙之孔子问礼——鲁之旅(1)

王子

<b style=""><font color="#333333"> 国庆前夕,我游了山东的几个城市。第一站是临沂。急于看临沂的原因,是不久前看了《大秦赋》,知道稷下学宫在临沂,但到临沂之后得知,稷下学宫只剩下了旧址,没有可看的文物了。于是转向王羲之故居,偏巧途中遇到了孔庙,准备走马观花看一下,没想到在西侧展厅看到了孔子向老子问礼的内容,不看便吧,一看内容很丰富,超乎我的想象。我忙用手机拍了此部分内容,以期研老专家学者共享。</font></b>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图片中的文字是对上面图片内容的说明。 <b style=""><font color="#39b54a"> </font><font color="#333333"> 孔子问礼概述:春秋时期,孔子曾问礼于老聃,请教于贤者老子等人,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彻夜长谈之后,带孔子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子乐律、乐理;引孔子观看祭神之典,考察周国的教育基地和祭祀礼仪,使孔子感叹不已,获益不浅。在周国待了数日。孔子向老子辞行。老子送孔子到宾馆之外,就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先生,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望先生留意。”</font></b><div><b style=""><font color="#333333">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font></b><br></div> <b style=""><font color="#333333"> 圣哲会面的历史影响:孔子和老子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各自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上的对话中,不同的人物讨论了关于道德和伦理的问题,这种互动体现了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font></b> <h3></h3><h1></h1><h3> <b> <font color="#333333">孔子的思想境界及对后世的影响:</font></b><b><font color="#333333">孔子的这种进取精神、积极求知态度以及对德行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仁义、正直与善良。孔子不仅是一个智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格,他的一生都是在不断求知、实践和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前进。<br> 他的这种行为模式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道德与伦理思考,成为中国文化中值得传诵的思想精髓之一。他的这种进取心与追求正直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格特点,也是整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font></b></h3><h3><b><font color="#333333"> 他的这种行为模式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道德与伦理思考,成为中国文化中值得传诵的思想精髓之一。他的这种进取心与追求正直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格特点,也是整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br></font></b><b><font color="#333333"> 他的这种行为模式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道德与伦理思考,成为中国文化中值得传诵的思想精髓之一。他的这种进取心与追求正直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格特点,也是整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font></b></h3><div><b><font color="#333333"><br></font></b></div><div><b style=""><font color="#333333"> 2025年9月24日于临沂 </font></b></div> <h5><b><font color="#333333">作者简介:王克敏,笔名王子,省作协会员,老子文化爱好者。</font></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