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我的祖国》是先由秦咏诚创作的旋律,再由张藜填词,两人合作的缘分要从1962年秦咏诚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说起。当年张藜被这部作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情,经年难忘。</p><p class="ql-block">1983年夏天,张藜邀请秦咏诚到北京家中做客,提出请秦咏诚再创作一首与《海滨音诗》有相同情绪和节拍的作品,等旋律完成后再由张藜填词。张藜认为,《海滨音诗》写得太好了,但里面有转调,很多老百姓唱不好,让秦咏诚再写一个有流行度、让老百姓在家都能唱的曲子 。</p><p class="ql-block">说起《海滨音诗》,秦咏诚想起曾经谱写的一段段乐章。其中有一句上行的旋律:512 345 43定格多次。突然,秦咏诚的灵感闪现,这段下行乐句可谱写成:565 432 15。秦咏诚思维活跃地揣摩一刻钟后,一下子顺利找到了张藜想要的主旋律。找到主旋律后,秦咏诚立即起身坐到钢琴旁,在这段新乐句的基础上,运用复调、对位和分解和弦等作曲手法,不断地展开、变奏、升华。秦咏诚只用了20多分钟就完成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创作,但当时张藜没有立刻想出完美匹配的歌词。</p><p class="ql-block">得到曲谱的半年后,张藜到张家界出差。早晨起床后,他推开窗户,望见旭日缓缓升起,不远处稻田金黄,炊烟袅袅,创作灵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歌词如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p><p class="ql-block">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p><p class="ql-block">我歌唱每一座高山</p><p class="ql-block">我歌唱每一条河</p><p class="ql-block">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p><p class="ql-block">我最亲爱的祖国</p><p class="ql-block">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p><p class="ql-block">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 和我诉说</p> <p class="ql-block">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p><p class="ql-block">浪是那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p><p class="ql-block">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旋涡</p><p class="ql-block">我分担着 海的忧愁</p><p class="ql-block">分享海的欢乐</p><p class="ql-block">我最亲爱的祖国</p><p class="ql-block">你是大海永不干涸</p><p class="ql-block">永远给我 碧浪清波 心中的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