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寂天菩萨说,我们生起菩提心,就像是乞丐在垃圾堆里找到稀世珍宝。它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喜悦,满足我们所有的希求。</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了解自己的另一个表现是不知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b><span style="font-size:20px;">或是溺爱放纵,或是自责苛责,总之就是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外表、才智、地位、财富、受用,好了还想更好,一生的精力都用在追求更好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经中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痴心不改硬要在这个缺憾的世界里追求完美,会有结果吗?永无止境地追逐,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为了追求生活的富足安逸而苦恼或者忙得忘记去生活的,大有人在。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快乐,而一生却已经过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要以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才艺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更美丽、更圆熟、更富有、更令众人羡慕的人。不是这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着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王如意宝曾说:“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舍弃今生,但也不要太贪心。”世间人追求的富贵同时也是负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前华智仁波切隐姓埋名,在化缘的途中为一名亡者做超度。当亡者往生的瑞相全部出现后,家属高兴地供养给衣衫褴褛的华智仁波切三匹马以表示感谢。华智仁波切说:“我不需要任何供养。有了三匹马就会有三匹马的烦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藏族人生活条件那样艰苦,虔诚地信仰佛教并没有让他们的社会更发达,生活更富足。可是在藏族人心里,</span><b style="font-size:20px;">发达社会的标准不是物质繁荣,而是平等安乐</b><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活富裕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佛法中,我们学到的便是让今生来世平等安乐的方法。龙树菩萨曾经发愿:来世一不投生到富贵人家,二不投生到过于贫穷的人家,最好是投生到有吃有穿的中等人家,既不用为衣食操心,也不会为富贵所累,平稳安乐,最适合修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藏地很多人一辈子知足常乐,只求温饱。</span><b style="font-size:20px;">他们相信内心满足时感受的安乐,是富贵受用无与伦比的帝释天也享受不到的安乐</b><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之所以认为自己必须这样那样才会快乐,完全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当一些突发事件,如疾病、灾难,打断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像原先以为的那样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感到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