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开始参加旅游团活动。一早坐车浏览伦敦的景色,都是听导游的吧,走马看花,不入室参观。</p> <p class="ql-block">塔桥(Tower Bridge)由开合桥和悬索桥组成,建于 1886 年至 1894 年间,横跨泰晤士河,靠近伦敦塔。这座桥长290米,有两座65米高的桥塔,桥塔上层由两条水平人行道连接,中间有一对可打开以允许船只通行的开合门。桥面可供车辆和行人自由通行,而大桥的双塔、高层人行道和维多利亚风格的机房则构成了塔桥景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旧市政厅(圆形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泰晤士河南岸,靠近塔桥。</span>曾在2002年至2021年期间作为大伦敦政府(GLA)的总部。大伦敦政府后来迁至“水晶大厦”(The Crystal)。</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的“碎片”大厦(The Shard),72层金字塔形摩天大楼,高 309.6 米,是英国最高的建筑、欧洲第七高的建筑,34-52层是香格里拉酒店。2008年开工,2013年完工。该大厦的意大利设计师曾担任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设计。在施工阶段,人们发现一只狐狸住在摩天大楼的顶部,估计通过中央楼梯井进入大楼的,靠着吃建筑工人留下的食物残渣而存活。这只狐狸被捕获,送去了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伦敦塔(Tower of London),正式名称为“国王陛下的皇宫”(His Majesty's Royal Palace),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位于泰晤士河北岸。伦敦塔建于1066年末,是诺曼征服时期的一部分。照片中心的白塔(White Tower),也就是整座城堡的名字,由征服者威廉于1078年建造,最初是新诺曼统治阶级对伦敦施加压迫的象征,令人愤慨。从1100年(达勒姆主教雷努夫·弗兰巴德Ranulf Flambard)到1952年(克雷双胞胎Kray twins),这座城堡也被用作监狱[3],尽管这并非其主要用途。在早期历史中,它是一座宏伟的宫殿,曾作为皇家住所。塔楼整体由多座建筑组成,周围环绕着两道同心圆状的防御墙和一条护城河。它曾经历数次扩建,主要在12世纪和13世纪的理查一世、亨利三世和爱德华一世时期。尽管后来该遗址上出现了一些活动,但13世纪末确定的总体布局仍然保留了下来。(图片来自维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伦敦塔平面图,中心部分是“白塔”。</p> <p class="ql-block">“欢迎来到伦敦塔!”</p> <p class="ql-block">走过中塔(Middle Tower)的拱门,就来到城堡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拜沃德塔(Byward Tower)是伦敦塔的入口,也是如今游客进出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城墙角上的炮塔。</p> <p class="ql-block">伦敦塔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商店的橱窗展示,画的是与伦敦塔有关的君主和其他知名人士。</p> <p class="ql-block">英国传统食物炸鱼和薯条,£13.95。</p> <p class="ql-block">安妮女王塑像,竖立在圣保罗大教堂西侧外的前院。这座雕塑原件制作于1712年,现在的雕像是1886年的复制品。1710年,现今的圣保罗大教堂竣工时,安妮女王仍在位。</p> <p class="ql-block">塑像的基座。</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大教堂及安妮女王塑像(历史旧照)。</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景色,左边是圣保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舰队街(Fleet Street)是伦敦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因舰队河曾经流经街底下而得名。自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报纸和印刷业的中心。如今,舰队街仍然是一个繁华的中心地带,附近遍布历史建筑、重要教堂以及皇家司法院。</p> <p class="ql-block">皇家法院,内设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和上诉法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9世纪,采用维多利亚哥特复兴风格,并于1882年由维多利亚女王揭幕。最近的地铁站是 Chancery Lane 站和 Temple 站。</span></p> <p class="ql-block">纳尔逊纪念柱位于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为纪念海军中将霍雷肖·纳尔逊(Vice-Admiral Horatio Nelson)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战胜法国和西班牙联合海军的决定性胜利而建,他在海战中被一名法国狙击手击毙。该纪念碑建于1840年至1843年间,耗资47,000英镑(相当于2023年的58万英镑)。纪念碑为科林斯式圆柱,采用达特穆尔花岗岩制成。底座周围的四只铜狮由埃德温·兰西尔爵士设计,于1867年添加。</p><p class="ql-block">这根柱子对阿道夫·希特勒来说也具有象征意义。如果希特勒入侵英国的计划“海狮行动”成功,他计划将其移至柏林。</p> <p class="ql-block">纪念柱华丽柱头上是纳尔逊克的砂岩雕像。</p> <p class="ql-block">基座上装饰着四块青铜浮雕板,每块5.5米见方,由缴获的法国火炮铸造而成,分别描绘了圣文森特角海战、尼罗河海战、哥本哈根海战以及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战役中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特拉法加广场东侧的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上的查理一世骑马雕像,可能铸造于1633年查理在世时,是伦敦最古老的青铜雕像,被认为是这座城市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格林公园(Green Park)里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纪念碑,旨在纪念二战期间执行任务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机组人员,他们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盟国的55,573名机组人员,以及在空袭中丧生的各国平民。</p> <p class="ql-block">铭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12年6月28日,即女王登基钻石禧年(60年)之际,为这座纪念碑揭幕。”</p> <p class="ql-block">威灵顿拱门,是伦敦市中心海德公园角的核心建筑,位于海德公园与绿园公园几乎交汇的拐角处。凯旋门最初支撑着雕塑家马修·科茨·怀亚特创作的第一代威灵顿公爵的巨型骑马雕像,因此得名。自1912年以来,矗立在拱门上的是雕塑家阿德里安·琼斯创作的青铜《和平降临战争四马战车》(胜利女神耐克骑着四马战车)。</p> <p class="ql-block">1827年的版画展示了拱门原本设计的所有装饰,包括浮雕和雕像。</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皇家住所,也是英国君主的行政总部,经常是国家庆典和皇家招待会的中心。无论举国欢庆和哀悼之际,都是英国人民聚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白金汉宫毫发无损。贵重的物品被疏散到温莎,但王室成员没有搬走。国王对宫殿实行配给制,令他的宾客和家人大为失望。更有人说服国王,锁上酒窖,戒酒,以此给那些醉酒的工人阶级树立一个好榜样。而工人们继续饮酒,国王非常闷闷不乐。</p> <p class="ql-block">宫殿的核心建筑最初被称为白金汉府邸(Buckingham House),由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建于1703年。1761年,乔治三世购得白金汉府,作为夏洛特王后的私人住所,并更名为“王后府邸”。 19世纪,白金汉宫进行了扩建,围绕中央庭院建造了三个翼楼。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府邸版画,约 1710 年。</p> <p class="ql-block">东翼立面和庭院建于 1847 年至 1850 年间,于 1913 年改建为现在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最后几座大型建筑的增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的,其中包括东翼立面,那里设有阳台,皇室成员传统上会在那里迎接民众。</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宫边门。</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设计于1901年,于1911年5月16日揭幕,但直到1924年才竣工。纪念碑上有精心设计的人像雕塑。纪念碑的基座由2300吨汉白玉构成。</p> <p class="ql-block">顶端是鎏金的胜利女神和两个侍从像。</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白金汉宫前,其中心是主碑。</p> <p class="ql-block">主碑底部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型汉白玉坐像及正义和真理天使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基座四角各有一组人狮铜像。</p> <p class="ql-block">主碑四周的基座由台阶和水池构成,雕塑以航海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北边加拿大门,门背后是格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一枚德国炸弹摧毁了宫殿的礼拜堂,原址上建造起国王画廊(King’s Gallery),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出皇家收藏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卫理公会中央礼堂(Methodist Central Hall)是位于英国伦敦西敏市的卫理公会(循道宗)教堂,是一座多用途的建筑。除了是卫理公会教堂以外,还用作会议和展览中心,美术馆,办公楼,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没什么可看,我们稍作停留,为的是洗手间。</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家古色古香的酒吧,叫阿尔伯特酒吧(The Albert),距离威斯敏斯特教堂不远。于1862年建造,外观有维多利亚时代的特色,在二战闪电战中毫发无损。阿尔伯特酒吧以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伦敦维多利亚宫剧院穹顶上的芭蕾舞演员安娜·巴甫洛娃(Anna Pavlova)的金色雕像。</p> <p class="ql-block">纳尔逊·罗利拉拉·曼德拉(科萨语: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2013),南非反种族隔离活动家、政治家,曾担任非国大主席、南非总统与不结盟运动秘书长。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这尊青铜半身像位于伦敦“南岸中心”,我们在此地午餐休息。</p> <p class="ql-block">“奋斗就是我的生命”,纳尔逊·曼德拉。1962年8月5日入狱,1964年6月12日因反对种族隔离的行动被判处终身监禁。由大伦敦市议会竖立,由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奥利弗·坦博揭幕,1985年10月28日。</p><p class="ql-block">1990年2月11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尔逊·曼德拉在被监禁27年后获释。</span></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堤岸花园(Victoria Embankment Gardens)在泰晤士河北岸,从伦敦“南岸中心”走步行桥过河便是。花园里的铜像是詹姆斯·奥特拉姆爵士(Sir James Outram,1803-1863)将军。这个英国将军因其在东印度公司和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服务而闻名,赢得了“印度的巴亚德”的绰号。</p> <p class="ql-block">花园里的另一铜像是亨利·巴特尔·弗里尔爵士(Sir Henry Bartle Frere,1814-1885)。他是英国殖民行政官,因其在印度的职业生涯而闻名,曾担任孟买总督。</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上的人行桥。</p> <p class="ql-block">旅游团入住的酒店是 nhow London,离市中心比较远,从最近的 Old Street 地铁站还要步行15分钟。</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的大本钟,钟点准,底部安装了火箭发动机。</p> <p class="ql-block">酒店客房的走廊神神鬼鬼。</p> <p class="ql-block">房间布置怀旧,靠垫上的“n”是 nhow 酒店的首字母。</p> <p class="ql-block">坐镇洗手间的是个虎视眈眈的、已经作古的国王。</p> <p class="ql-block">国王的羞羞处打了马赛克,正好安装厕所纸。</p> <p class="ql-block">走廊里还有个鸟头将军,也时刻注视我们。</p> <p class="ql-block">就用洗衣袋蒙住鸟头,免得起夜时受惊。</p> <p class="ql-block">离酒店不远,有一家 Fish Central 餐厅,主打英国著名的炸鱼和薯条,分堂吃和外卖二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外卖部现做现卖。</p> <p class="ql-block">炸鱼有不同种类,售价不超过10英镑,薯条大约3英镑。</p> <p class="ql-block">鱼块硕大,薯条量多,二个人虽然饥肠辘辘,无论如何吃不完一份炸鱼和薯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