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惟阳品评林峥明教授《月满西楼》

ZhangXi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林峥明作品 月满西楼70x180cm 可点击放大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 云惟阳</p> <p class="ql-block">  当代国际著名国画家林峥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分配在广东省电视台工作。 1980年人民文学的封面就采用他的国画作品。1986年广东省电视台就拍摄他的艺术专题片《水乡入画》,专门报道他的艺术人生。1987年,他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个人画展。在人才辈出的广东画坛上崭露头角,占有一席之地。在他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87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负笈日本留学,一去就是十九载。在异国他乡,惯看春风秋月。他满腔热血地凭着一支画笔求学,求生活,求艺术,不知尝尽了人间多少酸甜苦辣,不知咽下人间多少离愁别绪,不知多少个月圆时刻满怀愁绪无处诉说,种种艰难与付出,终于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获得了日本外务省大臣奖。该奖项是日本评出在日获得重大艺术成就的外籍人士。今早品赏当代国际著名国画家林峥明的得意力作《月满西楼》70㎝x180㎝,百看不厌,欲罢不能。在稿纸上写下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没有真正的背井离乡,一个人没有在异国他乡历尽艰辛,是无法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来。读懂此画,方懂得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方懂得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中秋佳节,月满西楼。月圆人未圆,吾心何处寄。这是画品《月满西楼》的核心思想。作者把多年离愁别绪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倾泻在画面上。</p><p class="ql-block"> 画品《月满西楼》取材于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跟着画面,轻轻的吟唱“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李清照思念丈夫赵明诚远行他乡时的孤寂与愁苦所感动。情到深处,倚楼盼信,月圆人未圆,这种思念,这种痛苦,唯有李清照心知。</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貌美如花,家境优渥,风华日月,感情丰富细腻,多愁善感。但是,又是一位知识女性,理智善断,有主见,有个性。因此,画品《月满西楼》在刻划人物形象时。不是愁容满面,不是哭哭啼啼,而是反映出知识女性固有的矜持与华贵,固有的聪慧与执着。这是画品的过人之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