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审美济南》的审美之旅与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 尹祚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侯林先生、侯环教授,各位嘉宾、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下午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尹祚鹏,一名来自莱芜十七中的高中教师,是侯林先生笔下济南之美的忠实读者。非常荣幸能在《审美济南》新书发布之际,与诸位相聚于此,共话济南风华,共赏文字之美。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睿智生动,妙趣横生,让我受益匪浅。很荣幸能有机会进行自由发言。简要讲两点,一是谈论一下侯先生对我读书治学的深刻影响,表达一下感谢与感激之情。二是对《审美济南》的出版发行表达一下祝贺之情。</p><p class="ql-block"> 侯林先生于我,是良师,亦是益友。自2022年在刘恒杰先生《程云松壶集校注》作品研讨会上初识,先生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度、高屋建瓴的见解,便如清泉般润泽我心。此后频繁往来,先生屡赠佳作,每一部著作都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一扇扇通往济南历史与文化深处的大门。每一部著作,都是济南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都从字里行间让读者领略审美济南自古及今的风雅与浪漫。</p><p class="ql-block"> 《济南泉水诗全编》三巨册,收录近千诗人、三千余首诗,先生在浩瀚文献中爬梳剔抉、勘误正谬,令沉睡的诗句重焕光芒。其中对莱芜诗人程云、家族举人尹廷兰诗作的收录,更让我倍感亲切。《济南泉水诗全编》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流动的济南文化史,是“审美济南”的诗意基石和文化大观。</p><p class="ql-block"> 《济南园林七十家》配合着精美的图文,重现昔日名园盛景,将边贡、李攀龙等文人雅士的诗意生活娓娓道来。穿越时空,走进名士的心灵世界,读者仿佛可倚栏听泉、踏芳寻幽,感受济南园林的静谧与深远,感受徜徉园林的闲情逸致,感受泉城济南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这不只是建筑的复原,更是审美意趣与历史精神的复活。</p><p class="ql-block"> 《济南泉水诗百家精选》荟萃济南名士精品力作,让人拍案叫好,而先生的独到点评如诗眼点睛,让人耳目一新,更深刻地体会泉城诗意之美;《济南名泉考》则挖掘泉水文化特色,对趵突泉等名泉的历史和相关诗文进行深入考证分析,提出济南水城设想,让人感叹:千年泉韵流诗韵,奕奕书声月满楼。风采一城一卷汇,人间此处是瀛洲。而《百家名士咏济南名泉》则进一步对众多历史名人与济南的渊源进行梳理,展现出文化济南、名士济南的独特魅力,让我们看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我参加《莱芜历史文化辞典》撰稿工作,完成济南诗人尹廷兰《华不注山房诗文集校注》著作,侯林先生提出很多中肯而宝贵的意见,提供诸多珍贵稀见史料,都让我感佩在心。侯先生和侯环女史的诸多佳作也都让我一睹为快,对泉城济南的美感有了深入了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日发布的新著《审美济南》,更是一部集大成的济南审美精华之作。它从审美视角重新凝视济南的山水、园林、诗文与人情,挖掘出这座城市深藏的文化肌理与精神气质,有着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发现,为同类城市审美题材的写作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典范。作者侯林先生、侯环副教授父女合著书籍,使我想起宋代济南李格非、李清照父女共擅文学的风采与浪漫。还使我想起汉代班彪与儿子班固、女儿班昭共治史书,蔡邕与蔡文姬父女共长书法文学与诗赋音乐。父女共长文学的佳话重现于济南,让人津津乐道。家风文化的代际熏陶与传承值得称赞与发扬。</p><p class="ql-block"> 刚获新著,尚未及一一细读,只从此前公众号中和专家精彩点评中了解到相关内容。看起来,书中《济南园林的营建结构与审美特征》一文,揭示出园林不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诗。一石一水、一亭一阁,皆承载着古人的哲思与情怀。《济南自古是书城》则重塑济南作为文化重镇的身份,让我们重新认识这座城市的书香传统与人文底蕴。</p><p class="ql-block"> 更难得的是,先生并未止步于怀古。《打造济南泉河泛舟游三种样态,建设独具一帜的江北水城》等文,立足当代,提出依托历史资源塑造新城意象的构想,为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贡献智慧。这既是一位学者的文化自觉,也是一位济南人的深情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文献考据方面,先生亦屡有突破。《周永年成功创办藉书园新考》一文,以扎实证据还原历史现场,首次披露藉书园藏书楼的内部结构,填补研究空白,彰显出济南在中国藏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书中还重审了张养浩、王象春等先贤对济南山水的审美发现,他们的文字不仅是文学的遗产,更是今天重塑“文化济南”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借鉴前人智慧建设文化济南,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侯林先生以笔为桥,连古通今,让我们在传统中寻找现代的回应,在历史中看见未来的光影。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这不仅是侯林先生、侯环女史的责任,也是在座同仁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审美济南》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次审美的启蒙。它让我们看见:济南的美,在泉水的清澈,在园林的幽雅,在诗文的韵味,在名士的风流,更在每一位生活于此、热爱于此的人的眼中与心中</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文字,向来清通雅洁、富有诗眼。他善于从诗句中提炼历史片段,从名士德行中发掘教育意义,让文学回归人文,让审美通向育人。于我而言,他更是一位慷慨的引路人,不仅赠书荐文,更助我发表诗作,这份情谊,令我终生感念。</p><p class="ql-block"> 值此新书面世,谨以一首小诗向侯林先生、侯环女史表达祝贺之情:</p><p class="ql-block">贺《审美济南》出版</p><p class="ql-block">泉城古韵味悠长,审美济南呈锦章。</p><p class="ql-block">山水园林各入画,诗文名士共流芳。</p><p class="ql-block">灵观视角探新境,历史钩沉绽彩光。</p><p class="ql-block">一卷随心趣无尽,亲临胜境乐悠扬。</p><p class="ql-block"> 最后,愿这本书如一股活水,流入更多人的心灵,唤醒我们对这座城市的重新认识与深层热爱;愿侯林先生、侯环女史二位作者继续以笔为舟,载我们航行于济南的历史长河,见证更多的文化风景。</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