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阿理环线自驾游D18天:今天行程目的地班公湖,途中首站遊览古格王朝,古格王朝作为西藏西部最神秘的古代文明之一,其壮丽遗址与传奇历史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值得赞美的诗意表达。 这座建在土林之上的王国,以断壁残垣诉说着七百年的辉煌,用褪色壁画镌刻着佛教文明的复兴,更因一夜消失的未解之谜引发无尽遐想。第二站班公湖,班公湖被誉为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价值成为净化心灵的圣地。 这片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的湖泊,凭借水天一色的壮美、四季变换的景致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象泉河畔。古格王国由吐蕃王室后裔所创,始于公元10世纪前后,曾经雄居西藏西部,据传前后世袭了16位国王,于公元1630年前后灭亡,其统治历史持续长达700年之久,跨越了中原王朝宋、元、明三个朝代。</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p><p class="ql-block">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的突然消失并非单一事件所致,而是由政教冲突、外部战争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原因在于17世纪中期的政教内斗引发拉达克王国入侵,导致王朝迅速覆灭。</p> <p class="ql-block">灭亡的直接原因与背景</p><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约9世纪-1630年)是吐蕃王室后裔在阿里建立的政权,鼎盛时人口超10万。1630年左右,末代国王扎西扎巴德为削弱僧侣集团势力,引入西方传教士并打压佛教,引发其弟勾结拉达克军队入侵都城。古格王室投降或自杀,都城陷落,王朝迅速崩溃。</p> <p class="ql-block">其他关键因素</p><p class="ql-block">政教失衡:僧侣集团控制大量资源,与王权矛盾激化,导致统治基础瓦解。</p><p class="ql-block">军事失败:拉达克王国长期施压,最终入侵并占领古格。</p><p class="ql-block">气候剧变:考古显示,灭亡前气温骤降2℃,导致农业减产,削弱战争潜力。</p> <p class="ql-block">人口去向与争议</p><p class="ql-block">“一夜消失”指文明中断而非人口瞬间灭绝。考古发现无头干尸洞(藏尸洞)证实战争屠杀,但10万人口主要因战乱、瘟疫或迁徙离散,后裔融入卫藏地区。部分王室成员亡国后仍活跃至18世纪。</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这个在文化艺术上辉煌灿烂、与吐蕃王朝不相上下的古老国度,却在大约300年前突然一夜之间消失在了历史的卷轴之上。关于其消失的原因,尽管缺乏确凿的史料记载,但根据现有的研究和推测,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政治与军事因素</p><p class="ql-block">外部侵略:古格王朝的消失与拉达克王国的侵略有直接关系。拉达克军队利用古格王朝内部的不稳定局势,趁机发动攻击,给古格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据史书记载,拉达克王室与古格王室之间存在深重的积怨,这次侵略更是将矛盾推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内部动荡:在古格王朝后期,宗教集团和政治集团逐渐走向对抗,这种内部的不和谐可能加速了王朝的衰落。尤其是当古格王开始偏向基督教,试图削弱佛教影响时,引发了藏传佛教信徒的强烈反对,导致了内部动荡和分裂。</p><p class="ql-block">宗教因素</p><p class="ql-block">基督教的渗入:16世纪,随着欧洲传教士的到来,基督教逐渐渗入古格王朝。古格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开始支持基督教,并出资建造教堂、给牧师供奉金银财宝。这种宗教上的转变不仅引发了藏传佛教信徒的反对,也导致了古格王朝内部的宗教信仰混乱和分裂。</p><p class="ql-block">经济与环境因素</p><p class="ql-block">气温剧降:有研究表明,古格王朝末期气温骤降,这种气候变化可能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减产、生活困难等问题可能加剧了古格王朝的衰落。</p><p class="ql-block">文化与心理因素</p><p class="ql-block">文化认同的危机:随着基督教的逐渐渗入,古格王朝的文化认同也面临着危机。藏传佛教作为古格王朝的传统信仰,在民众心中有着深厚的根基。而基督教的传入和古格王的偏向,可能导致了民众对王朝的文化认同产生怀疑和动摇。</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古格王朝的消失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外部侵略、内部动荡、宗教冲突、气候变化以及文化认同危机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古格王朝的覆灭。尽管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正是这些未解之谜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和探索欲望。</p> <p class="ql-block">去班公湖路上。</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拉达克语:Pangong Tso),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呈东西走向,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是一个由东向西的长条状湖泊,这种形状造就了它的一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奇葩特点:东部也就是在我国境内的湖泊为淡水湖,中部为半淡半咸水湖,印度部分的西部为咸水湖。</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400米,湖面面积639739.1亩,属东淡西咸,分布在日土境多玛乡乌江村境内,距离日土县城15公里左右,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135公里,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41米。</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又称班公措,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班公湖远看如一条河状湖泊,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150公里,而南北平均宽只有4公里,最窄处仅5米。</p><p class="ql-block">班公湖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目前同时又是中印两国的界湖,全湖面积为600平方公里,其中中国约占70%,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约占30%。</p> <p class="ql-block">这次发生冲突的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都属于阿克赛钦地区。阿克赛钦位于青藏高原西端,西北面是新疆,东面是西藏的羌塘无人区,向南就可直通印度,是一个一脚跨三地的地方。它的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虽然海拔很高,但地势却很平坦。</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在我们老百姓眼里,这个地方就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但它在国防军事上的作用就是一块战略高地,因此,这个地区就成了中印边界争端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地段。从新疆通往西藏的新藏线(218国道)就是从这个地区通过的,而且是沟通新疆西藏的唯一通道,如果中国失去了阿克赛钦地区,新疆和西藏的咽喉就被掐断了。</p> <p class="ql-block">向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部分区域被印度控制的主要原因是19世纪英国殖民扩张时期的非法划界行为,导致拉达克地区丢失,进而使班公湖从中国内湖变为中印界湖。 具体包括1846年英国将拉达克非法纳入英属印度版图,以及1865年“约翰逊线”伪界线将班公湖西部错误划归克什米尔,印度独立后继承这些非法占领并拒绝归还。</p> <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与关键事件</p><p class="ql-block">班公湖(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自古为中国固有领土,元朝起纳入中央管辖,清朝明确管理权。其丢失直接源于拉达克地区的沦陷,拉达克自9世纪起属吐蕃,13世纪归元朝,清代由驻藏大臣节制,1683年起向西藏进贡。19世纪英国殖民扩张引发以下关键事件:</p><p class="ql-block">1834年道格拉人入侵拉达克:英国支持的锡克王国查谟土邦总督古拉伯·辛格,派遣军队入侵拉达克。拉达克王求援清朝驻藏大臣遭拒,1835年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沦为查谟附属国。</p><p class="ql-block">1846年英国非法吞并拉达克:英国在未获清朝同意下,将拉达克划入英属印度版图,切断其与中国西藏的联系。</p><p class="ql-block">1865年“约翰逊线”伪界线划定:英属印度官员约翰逊私自潜入中国南疆,将中印边界从克拉昆仑山脉东推至昆仑山脉,错误地将班公湖西部约19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1.5%)划归克什米尔。</p> <p class="ql-block">后果与现状</p><p class="ql-block">班公湖性质改变:拉达克丢失前,班公湖为中国内湖;此后变为中印界湖,中国控制东部413平方公里(淡水区),印度控制西部191平方公里(咸水区,无生态价值)。</p><p class="ql-block">印度继承非法占领:1947年印度独立后,拒绝归还领土,反而将“约翰逊线”等伪界线合法化,导致中印长期争端。</p><p class="ql-block">当前局势:中国通过基建(如班公湖大桥)和军事部署强化实控,但印度仍非法占据西部湖区,双方争议持续。</p> <p class="ql-block">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6月16日,中国军方证实双方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印度军方表示,该冲突造成20名印度军人死亡。</p><p class="ql-block">6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9日据央视军事报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讨论;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p><p class="ql-block">发生时间</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15日</p><p class="ql-block">发生地点</p><p class="ql-block">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p><p class="ql-block">伤亡人数</p><p class="ql-block">中方:4人牺牲,1人重伤。印军方:20名印军人死亡。</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段是中印边境西段的关键争议区,我国已实际控制加勒万河谷并在班公湖修建高寒哨所,但部分区域仍被印度非法占据。班公湖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还因丰富的水资源成为印度觊觎的目标。空喀山口海拔超5500米,哨所战士们不畏极端环境坚守边境。</p> <p class="ql-block">浅谈班公湖对印度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印度克什米尔地带一直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但班公湖的水储量则非常充裕,因此印度一直想吞并整个班公湖,并多次同我国产生摩擦,不过这些行动最终都未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拉梅拉达坂是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与日土县交界处的一座高山达坂,海拔5191米,是新藏公路(G219国道)上的重要地理标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著称。</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海拔</p><p class="ql-block">拉梅拉达坂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与日土县交界处,是两地分水岭,海拔5191米,接近珠峰大本营的高度(5200)为新线(国道)必经的座5000米以上达坂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