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北坞:京西稻浪里的京城时光

安佳

<p class="ql-block">2025.10.2秋日的北京,若想寻一处既能触摸自然野趣,又能打捞人文记忆的所在,北坞公园的京西稻田定是不可错过的答案。穿过公园入口的林木,视线突然开阔——连片的稻田如一块黄绿相间的绒毯,从步道旁铺展至远山脚下,风过时,稻穗轻晃,沙沙声里满是丰收的预告,连空气都浸着淡淡的米香。</p> <p class="ql-block">京西稻的故事,藏在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里。这并非普通水稻,而是明清时期专为皇家御膳培育的“御稻”,曾以“粒大、味浓、油润”闻名。相传康熙年间,水稻从南方引入京西,借玉泉山的活水灌溉,在北方的土壤里扎下了根,也让“京西稻”成了老北京人舌尖上的乡愁符号。如今北坞公园的稻田,正是对这段历史的温柔延续——田埂间立着的旧农具展牌、复刻的灌溉水渠,悄悄诉说着“南稻北种”的智慧,也让游人在观赏之余,多了份对京城农耕文化的好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待到稻子完全变黄,便是北坞公园最热闹的时节。公园里会举办收割体验活动,大人孩子都能亲手握住镰刀,感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实在。收割后的稻穗被扎成束,晾晒在田埂边,成了独特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回望,稻田已笼在暮色里,远处的玉泉山塔影隐约可见。北坞公园的京西稻,早已不只是一片农作物,它更像一个“时光容器”——装着老北京的御稻传奇,装着都市人对田园的向往,也装着每个游人在稻浪里收获的,那份简单而纯粹的秋日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