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小花园(三)

栋子的时光

<p class="ql-block">  那时日子虽不富裕,粮食要省着吃,布料要凑着用,连水都金贵得很。院里的水要么是花钱请“挑水客”送水,要么是堂哥们去水站抬水。每家每户都有专门的储水缸,洗脸水、洗菜水从不轻易倒掉。为了省水,上房的台阶早修了浅浅的沟壑,是爷爷年轻时特意找人凿的,宽窄刚好能接住屋檐水。一到雨天,雨水顺着房檐“啪嗒啪嗒”落下,再沿着沟壑稳稳淌进花园,“滴答滴答” 的声响,像给花草唱的温柔歌谣,也像替周家院子里三位小脚老者--奶奶、尕奶奶、姑奶奶无声叮嘱着:慢点长,好好长。有时下大雨,雨水顺着沟壑涌进花园,溅起细碎的水花,奶奶就会撑着那把蓝布面的伞,站在廊下静静看。她望着雨水漫过红砖缝,渗进泥土里,嘴里念叨着:“这下好了,花喝饱了,省得我们老胳膊老腿端水跑了。” 眼神里满是欣慰,仿佛看见花草正借着这雨水,悄悄攒着劲儿要开得更旺。可平日里没雨的时候,奶奶们还是会把对家人的牵挂、对生活的热望,都细细密密融进浇花的每一个动作里,让这寻常院落,藏满了对好日子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清晨天刚放亮,东方泛起鱼肚白,她们就端着用过的洗脸盆从各自屋里出来,盆沿搭着的粗布毛巾还滴着细碎的水珠,落在青砖路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三位老人的缠足都裹得极小,脚背拱起,像个粽子,踩着青石板路时,身体微微摇晃,一步一顿地颤巍巍走向花园,手里的脸盆虽轻,却仍要双手捧着,生怕洒出半滴水。到了花园边,奶奶们不急于倾倒,而是微微俯身,一只手慢慢伸进盆里,舀起一捧水,手腕轻轻倾斜,让水顺着指缝细细密密地洒在花草根部,水珠落在泥土上,“滋滋”地渗进去,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湿点。遇上开得娇弱的牵牛花或是刚冒芽的幼苗,她们更是放慢动作,指尖悬在花叶上方寸许,让水珠一滴、一滴,轻轻落在瓣尖、芽上,怕力气大了,惊扰了刚睡醒的生灵,惊着这刚冒头的生机,也惊着心里盼着的好光景。阳光透过晨雾洒下来,照亮她们鬓角的银丝,也照亮水珠滚落花瓣的弧线,折射出细碎的光。那水珠落在花瓣上,顺着纹路慢慢滚,像把老人们对家人的疼爱、对岁岁平安的祈愿,对平凡岁月的好光景都悄悄递到了花草心里。</p> <p class="ql-block">  因着一院人的用心打理,我们的四合院总是窗明几净、井然有序。青石板路被扫得一尘不染,连砖缝里的杂草都被细心拔除;门窗上的玻璃擦得透亮,能照见人影;花园里更是四季鲜花不断,春有牵牛、夏有葵,秋有菊、冬有梅。引得街坊邻居忍不住驻足夸赞。居委会还给发了“先进院落”和“革命军属”两块匾牌,组织街坊领居来“周家煤场子”参观学习。金底红字的匾牌挂在大门门楣两侧,仿佛不是挂在门上,是挂在每个人心里,成了日子里最踏实的荣光。而一大家人守着这有花、有雨、有牵挂、有荣光的院落,日子便也过得有滋有味,连空气里都飘着踏实的烟火气,让人想起就觉得暖。​</p> <p class="ql-block">  花园的春天是被牵牛花唤醒的。惊蛰刚过,泥土还带着寒意,哥哥们就把去年留下的牵牛花种子撒进了花园的边角。没过多久,嫩绿的芽尖就钻出了土,像一个个好奇的小脑袋,探望着这个世界。清晨天刚蒙蒙亮,淡紫、粉白、浅蓝的小喇叭便顺着砖围爬得满墙都是,沾着露珠轻轻摇晃,引得蜻蜓扇着透明的翅膀来歇脚,有的停在花瓣上,有的落在藤蔓间,成了花园里最早的“访客”。哥哥们在奶奶的吩咐下早早就搬来木梯子,在上房的屋檐下钉上小小的铁钉,细棉线一头系在铁钉上,另一头拴在花园的红砖围上,像给牵牛花搭起了一条条“天梯”。那些藤蔓像通了灵性,顺着棉线一天天往上窜,今天看还在半腰,明天一早就爬到了房檐边,卷须牢牢地抓着棉线,生怕掉下来。花期盛时,竟从墙根爬到了房檐,一串串喇叭花在风里摇晃,远远望去,像给老宅系上了彩色的丝带。我们这些小孩子每天最盼的就是去花园看牵牛花。屋檐下仰着头,数着新开了几朵花,比着谁发现的颜色最特别。看着花瓣儿越爬越高,爬过房檐,望向墙外的天空,我们的心思也跟着飞出了院落,盼着能顺着花藤爬到天上去,看看墙外的世界是什么模样。</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任性且被溺爱的我,无论谁劝也不去幼儿园,就任由我在院子里自由成长。百无聊赖的我们围绕着这一方花园,竟也发明了不少玩法,制造了独属于我们的快乐。大清早,经过一夜休眠的喇叭花又重新绽放,紫色和玫色的花朵娇艳欲滴。我们三个小伙伴会兴致勃勃地摘下一朵喇叭花,从根部小心地把花籽拔出,这时花籽就会被一束花蕊连接着倒垂下来。然后,我们用舌头湿润喇叭花的花瓣后,再把它粘在各自的脑门上,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比谁的喇叭花能在脑门上停留更多的时间而不掉下来。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挑战(未完待续)</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