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美篇昵称: 颂歌</b></p><p class="ql-block"><b> 美篇号:75454896</b></p><p class="ql-block"><b> 美篇图片:来自网络 、自拍</b></p> <p class="ql-block"><b> 我小的时候就认识杨靖宇将军了,那是在小学的课本里。抗日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早已深深镌刻在脑海中。这次荣幸来到长白山脚下的通化,来到杨靖宇将军生活、战斗、牺牲的地方,心情倍感激动。</b></p> <p class="ql-block"><b> 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浑江东岸的山岗上。陵园内,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约2万平方米,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英灵安息地。园内松柏苍翠,四季常青,陵园由5座琉璃瓦民族式建筑物组成,正面主体建筑为灵堂和墓室,两侧4个偏殿为陈列室。</b></p> <p class="ql-block"><b> 从山下经过一段幽静的林荫路,可直抵陵园门前。陵园正门下方的台阶共分为两组,第一组台阶为35级,象征杨靖宇将军35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第二组台阶为11级,象征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战11年的峥嵘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怀着崇敬的心情,轻轻顺台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钢筋拱形门梁上的“靖宇陵园”四个醒目大字。陵园大门前是一条水泥方砖铺成的甬路,甬路的正中,有一尊杨靖宇将军铜像。铜像是由通化市青少年捐款建立的。将军身穿大衣,头戴皮帽,脚登靰鞡,胸前挂着望远镜,手扶枪匣,目光炯炯、昂首远眺,再现了将军抗日救国的英姿。正面是彭真委员长的题词:“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b></p> <p class="ql-block"><b> 陵园甬路尽头为主体建筑、靖宇陵堂和陵墓。灵堂建筑具有民族风格:陵堂门前有外廊,廊前檐下有石柱四楹。楹柱上部与斗拱衔接。室内正中,立有乳白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杨靖宇将军的简历。灵堂正中,悬挂着朱德总司令“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中央大厅陈放着杨靖宇将军的半身塑像。我脱帽、肃立在灵堂前,为心目中的英雄,深深地三鞠躬。如果墓碑会说话,它一定在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b></p> <p class="ql-block"><b> 1958年2月23日,在这里隆重举行了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大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来花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领袖金日成也送来了花圈。灵堂后面,是高高的圆形陵墓,陵墓内的白丁香木棺柩中,安葬着杨靖宇将军的遗首和遗骨。</b></p> <p class="ql-block"><b> 两侧陈列室展出的是杨靖宇将军青少年时期的遗物和他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的一些用品和战利品等有关文物、文献、照片等280 余件。我默默地看着将军件件遗物和照片 ,似乎还能听到英雄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与日本鬼子搏斗的厮杀声。</b></p> <p class="ql-block"><b> 杨靖宇将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走出陵园,心情始终难以平静。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需要再面对枪林弹雨,但将军的精神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守信念,永不放弃。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杨靖宇将军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