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欧美人历来对墓地泰然处之,墓地宛如公园,去墓地仿佛是去与逝者度假。</b></p><p class="ql-block"><b> 因为亲眼目睹俄美两个超级大国的著名墓地,感慨颇多。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和美国的阿灵顿公墓,都是世界最著名、最漂亮的墓地,也都是各自国家最重要和最著名的墓地。</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始建于16世纪</b><b>,起初是教会上层和贵族的安息地;19世纪是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后来成为对社会有突出贡献或影响的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英烈和元帅、将军的安息地。</b></p><p class="ql-block"><b> 说是最重要而著名,因为那里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斯大林的夫人、苏联外交部长、苏联末代总统夫人、国防部长……果戈里、契诃夫、阿·托尔斯泰、芭蕾女神等等如雷贯耳的各界名流,还有众多的元帅、将军、烈士、院士、科学家、宇航员等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论单个的墓碑,俄罗斯的构思设计更为巧妙美观寓意深远,有的简直是神来之笔,让其他国家的人都能津津乐道。比如赫鲁晓夫的黑白墓碑、叶利钦的三色旗、葛罗米柯的阴阳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斯大林夫人娜杰日达、苏联末代总统夫人赖莎·戈尔巴乔娃、芭蕾女神等貌美如花的靓丽雕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元帅、将军、科学家、宇航员等等的特色雕塑,墓前的种植或插花姹紫嫣红。</b></p> <p class="ql-block"><b>新圣女公墓</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由民间组织管理</b><b>,占地7.5公顷,安葬2.6万多历史名人和精英,因先天不足,</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像是精致的盆景</b><b>。不过观看起来轻松方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新圣女公墓很好找,就在地铁图的左下方,</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体育场站名人公墓</b><b>,离地铁口不远。这就是公墓的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建于1864年的</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美国阿灵顿公墓</b><b>,极像辽阔的大草原,占地420英亩,已安葬30多万亡灵,</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由陆军部管理</b><b>。美国的英雄、为国捐躯的及遗孤、美国元首、名人才能埋葬于此。能在阿灵顿长眠,是美国人的荣耀。</b></p><p class="ql-block"><b> 1831年,柯蒂斯之女同后来内战时期的南方同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结婚,庄园改称柯蒂斯-李庄园。</b></p><p class="ql-block"><b> 1861年4月美国内战开始后,联邦军队进驻阿灵顿,没收庄园建兵营,1864年征为军人公墓,从此,阿灵顿公墓成了美国规格最高的军人墓地,也是最大的国家公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在阿灵顿,最令人震撼的是小墓碑,就是这些同一种大小厚薄相同的白墓碑,纯洁而神圣,排列的规律整齐,望不到边。虽然曾在影视中多次看过,亲临现场还是极为震撼,这就是阿灵顿远远胜于其它著名公墓的气势,气势磅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我只看了很小一部分,墓地实在是太大,大到还收钱开着观光车,就像是在景区四处观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不过阿灵顿的单个墓碑中规中矩,雕塑的极少,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立即爬坡去拍。即便雕塑,也是中规中矩。</b></p> <p class="ql-block"><b>阿灵顿的“无名战士墓”在公墓的最高点。在美国军人心中,无名墓最神圣,专门有仪仗队24小时守卫,岗哨从1948年起就没撤过,陆军第三步兵团(老兵团) 负责站岗,一年365天风雨无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扛长枪的哨兵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21步,面对墓碑停留21秒,然后转身,停21秒,再反向行进21步。21象征军方仪式中的最高致敬。步伐与正常的不一样,一是步奏慢,二是夸张的脚后跟着地,脚尖明显的翘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运气好,还能看到全白或全黑的两个送葬马队,感觉他们是遛马、演练兼广告一举三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阿灵顿公墓很好找</b><b>。一般都说华盛顿的阿灵顿公墓,其实阿灵顿公墓是在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县,与华盛顿隔河相望,就在林肯纪念堂的后面,过了这个桥就是阿灵顿公墓。这是在林肯纪念堂上远拍的公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过了河、上到山顶,回望林肯纪念堂。</b></p> <p class="ql-block"><b>顺便贴几张</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911墓地</b><b>,独特新颖到以为是公园,还是入口地面上显示的2001.9.11 9:37,提示这里是911墓地,就靠着五角大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2001年9月11日,四架美国飞机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一架在9时37分冲撞大楼,连乘客184人丧生,其中125人是五角大楼职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开始不理解为何有的朝向相反,并且疏密不一。绕场一圈,才发现美国人的天才设计,一是墓碑,二是墓碑的排列。开始看这两条细铁条,以为是为美观,原来这条线上的墓碑,</b><b style="color: rgb(223, 54, 30);">都是在某一年出生的人</b><b>。边上的台阶,是按顺序排列的年份,如1952年,右边是1953年1954年……,左边是1951年……逝者的姓名刻在前面,墓下是水,夜晚映出绿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