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56376</p> <p class="ql-block">九月,告别花开满树的紫薇,暂避沪上炎热如夏的初秋,开启九色甘南环行之旅。</p> <p class="ql-block">打开甘肃地图,甘肃省像一只下山的狮子。</p><p class="ql-block">它右脚抵天山山脉和蒙古国境,左脚踩可可西里盆地,狮头向南顶着陕西秦岭和川西的九寨沟,西边腹部环抱着青藏高原,东边贴着是宁夏。甘肃的头部,有陇山山脉,甘肃故称为陇,其西边称陇右,东边称陇东,南边称陇南。</p><p class="ql-block">黄河,像是一条长长的哈达,绕在甘肃的狮头之间。</p> <p class="ql-block">兰州之南的甘肃,统称甘南。甘南大环线,包括临夏、甘南、陇南、天水,以及与之接壤的青海果洛、四川阿坝、和宁夏平凉等区域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行走于甘南一路,景色星罗棋布。</p><p class="ql-block">甘南,有一山连着一山的甘加秘境,</p> <p class="ql-block">甘南,有牛羊满坡的大草原。初秋的凉风迎面吹来,我们的心情也快乐得像山坡草地上的羊,可以无忧无虑享受当下。</p> <p class="ql-block">甘南的玛曲,川西的若尔盖,水丰草美,羊肥马壮,那里有称作黄河之肾的巨大湿地。</p> <p class="ql-block">背靠着甘南的川西阿坝,那里有峰险石奇的莲宝叶则。(甘南一侧的年保玉则,因为保护黄河水源的需要,已永久关闭。)</p> <p class="ql-block">甘南的迭部县,那里有一片孤城万仞山称之为天上人间的扎尕那。</p> <p class="ql-block">陇南的宕昌县,那里有曲径通幽,开山见水的官鹅沟、嫚鹅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甘南,陇南,陇东,有拉卜楞寺、郎木寺、麦积山、崆峒山等等众多的人文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纷繁的美景山寺,众人已描绘出了其五光十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行甘南,让我感觉黄河是甘南的灵魂,唯独黄河,难以书尽其胸中包罗之万象、难以描述其气概豪迈之伟大。</span></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以黄河为枝干,串起黄河沿途的景点作花,做一回天女散花,记下满途之芬芳,收集一路之所感。</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兴,请慢慢听我介绍。</p> 1,兰州 <p class="ql-block">9月2日,第一站落地兰州。从甘肃博物馆出来,美美滴吃上一碗兰州牛肉面,即去滔滔奔流的黄河边。</p><p class="ql-block">黄河,在金城兰州中心穿越而过。兰州城北,白塔山公园的脚下有一座中山桥,岸边标志着“黄河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徜徉于滨河两岸,凝望着黄河第一桥,在略带暑气的秋风中,喝一杯地道的兰州老酸奶,酸爽无比!</p> <p class="ql-block">夜晚,在华灯初上的白塔山,看山下第一桥上,行人熙攘,两岸金城万家灯火。</p> <p class="ql-block">水,是人类社会生存活动的基础。兰州,早在千年之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黄河,就成为了丝绸之路上中原长安通向西域的重镇金城。</p><p class="ql-block">兰州在黄河大桥建造之前,跨越黄河两边的人员来往与物资运输,都是靠羊皮筏子或者浮桥通过。在如今中山桥南的街边,依旧刻有一处“老浮桥”字样的石碑。</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初,兰州的父母官奏请朝廷同意,自筹18万两银子,国际招标,1906年确定委托一家德国公司,总承包设计、制造和施工安装这座黄河第一桥,约定质量保修期八十年。桥上的所有钢构件包括铆钉、水泥等主材,甚至于安装大桥的机械设备均是从德国进口。器材先是船运到天津港,再火车转运到河南,然后就没有了铁路,需要用马车驴车翻山越岭经转西安,拉到兰州。每一构件均是重达数吨。黄河铁桥建造之难,堪比修建万里长城。铁桥的四个桥墩,屹立于日夜冲刷的黄河激流之中,逾百年不倒。所以,兰州的中山铁桥当之无愧于黄河第一桥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黄河,出了兰州城不远,被陇山山脉挡住了东去之路。怎么办?黄河来不及犹豫,扭转乾坤第二次北上千里,穿宁夏到内蒙,迂回至包头而后才南下。黄河源远流长,历万劫,悟万千,积聚了万山之水的黄河,在陕西和山西之间的夹缝里终于咆哮着、怒吼着,冲向壶口,到运城后便势不可挡滚滚向东。</p><p class="ql-block">当你默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篇时,你可曾知道,黄河是走出了这个荡气回肠的伟大的“几”字湾之后,才有浪奔浪涌的这一天。</p><p class="ql-block">浩浩的黄河精神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也将黄河视作母亲一样呵护,并引以为傲。</p> 2,黄河石林 炳灵寺石窟 <p class="ql-block">时序近至白露,兰州已秋高气爽,黄河滨江路边,高柳半天青。</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以兰州城为基准,向八点钟的时针方向,朝临夏出发。</p><p class="ql-block">一路收看着纪念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八十周年阅兵式,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大坝。</p> <p class="ql-block">在刘家峡水库大坝一侧,换乘快艇,一个半小时后,到达炳灵寺石窟景区。</p> <p class="ql-block">石林和石窟这两处景点,位于刘家峡水库内的大寺沟两边。今天天色晴好,水光潋滟。小艇未到码头,抵近景区,便可见一丛丛的石林挺立于黄河岸边,多姿多彩的峰丛如万笏朝天的仙境,也像是在列队欢迎我们到来。</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藏语意为十万佛之居所。景区背山面水,由于被黄河水面分隔于一侧,游客稀少,景区犹如世外桃源。好一处千佛洞。</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约3世纪),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之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朝代的不断开凿、修葺、扩建,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先驱。现存窟龛216个,壁画10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169号窟等西秦时期造像,具有骠悍雄健的特点,明显带有西域佛教艺术风格。北魏时期以126、128、132号等窟为代表,呈现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佛教艺术风格。唐代造像强调健康丰腴的成熟美,</p><p class="ql-block">171号窟的弥勒大佛是炳灵寺石窟最大的一尊,它唐代造像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炳灵寺壁画数量虽不多,但题材包括南亚西域,涉及广泛。</p><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共同繁荣的历史见证,是羌藏与中原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黄河兜兜转转。我们静静漫步,游走于山间的一个个石窟,你能深切感受岁月的流转,仿佛能看到不同历史时代的先人,他们风餐露宿于此,开凿营建出这一尊尊石像。</p> <p class="ql-block">由于修建刘家峡水库,水位抬高,1号与2号石窟已经永远沉入了水底,一尊卧佛从低处凿出搬迁到了新建的殿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也在改变着人类。未来之果,受于过去,产于当下。</p> <p class="ql-block">曲曲折折地参观石窟结束,再快艇返回原地刘家峡水库大坝。</p><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大坝,将黄河的重要支流洮河拦在了水库大坝之内。开车十分钟,我们来到黄河与洮河汇合处观景台。午后的阳光下,清晰可见黄河水清,洮河水黄。两条河流犹如泾渭分明的泾河与渭河合流。</p> <p class="ql-block">此时初见洮河,我们对于洮河没有明显的印象。但之后几天的景点中,反复出现的洮河,它强烈地加深了这条黄河支流在我心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欲知哪些名山之水汇集造就了黄河及其支流洮河,请等待后续介绍。</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