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书

山人

<p class="ql-block">今夏酷暑难耐,困在家中翻检图书。轻撫那些积满尘灰残损泛黄的旧书,陈年往事涌上心头,寤寐萦怀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三国志演义》,罗贯中著。</p><p class="ql-block">商务印书馆1933年11月初版。</p><p class="ql-block">1957年12月重印。</p> <p class="ql-block">顺至甲申嘉平朔日金圣叹序。</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购买的几本书,历经七十余年,一直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父亲1943年在伪滿洲国阜新石油株式会社东岗岗试锥组做钻探工人,1949年末进入鞍钢地质调查处勘探队,先后任机长、副队长。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地质勘探队员。</p> <p class="ql-block">《试锥工程概论》,杨春茂著。</p><p class="ql-block">东北有色金属学会1951年再版。</p> <p class="ql-block">在深山老林中,在独身宿舍里,这些书陪伴父亲度过了漫长的孤寂岁月。</p> <p class="ql-block">《唐宋词一百首》,胡云翼选注。</p><p class="ql-block">中华书局1961年12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1964年夏,父亲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唐宋词一百首》,一本是《西遊记》。</p><p class="ql-block">那些日子,写完作业便急切地投入《西遊记》的神魔世界;而《唐宋词一百首》也成了我的第一本诗词启蒙读物。</p> <p class="ql-block">《唐宋词一百首》,胡云翼选注。</p><p class="ql-block">上海古藉出版社1978年第1版。</p><p class="ql-block">这是胡云翼故后出版的增删、修订本。</p> <p class="ql-block">1966年夏小学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大、中、小学全部停课,一直到1968年夏。因为无学可上,玩腻了就翻看家里的藏书:《三国志演义》、《把一切献给党》、《邹韬奋文集》、《普通地质学》……</p> <p class="ql-block">《西遊记》,吴承恩著。</p><p class="ql-block">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不详。</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书读完了就四处借书读、换书读,这部上下册的《西遊记》承担了大部分换书任务,以至上册丢失,下册也首尾缺损仅余残骸。</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p><p class="ql-block">藏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p><p class="ql-block">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10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这本《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是七十年代初刘叔送我的。刘叔,名刘立民,1955年南京大学矿山地质专业毕业,之后分配到鞍钢地质勘探公司工作。刘叔和父亲是患难与共一生的挚友,1998年11月15日因病逝世。</p> <p class="ql-block">《地球自转》,芒克、麦克唐纳著。</p><p class="ql-block">科学出版社1976年10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刘叔曾与我谈过"板块运动”、”大陆漂移说"。受此影响我先后购买了《新地球观》和《地球自转》。后来,《新地球观》送给了父亲的同事胡凌蔚叔叔。</p> <p class="ql-block">《新地球观》,上田诚也著。</p><p class="ql-block">科学出版社1973年9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中华字典》(增篆),即《康熙字典》。</p><p class="ql-block">锦章图书局藏版。</p><p class="ql-block">民国八年(1919年)冬月印。</p> <p class="ql-block">1966年至1976年,中华大地犹如一片无边无际的文化荒漠。1973年春,人们发现了一块绿洲,在鞍山市新华书店附近出现了一个”书市”,每逢周日,人们自发地聚集在那里买书、卖书、換书、读书。</p> <p class="ql-block">这部全六册的《中华字典》购价8元。</p> <p class="ql-block">《汉语诗律学》,王力著。</p><p class="ql-block">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12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钢铁是怎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梅益译。</p><p class="ql-block">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p><p class="ql-block">1941年上海新知初版,1951年4月三联书店第八版。</p> <p class="ql-block">这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四十年代出版,五十年代初重印的。书上有多个签名、印章,也许他们都曾是这部书的主人。</p><p class="ql-block">《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确实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p> <p class="ql-block">《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p><p class="ql-block">中华书局1962年8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1973年夏,在书市遇到一个南方人。他个子不高,白白的胖胖的,一脸书生气。他叫马雨农,在三冶公司工会工作。当时他正在写一个剧本,要找一些参考资料。我送他一本五十年代出版的剧本,他送了我这本《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p> <p class="ql-block">交往久了才知道,他是浙江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1974年他就离开鞍山,调到《光明日报》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萧滌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p><p class="ql-block">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2月第一版。</p> <p class="ql-block">1974年秋,在铁东一家废品收购站门前看见有人卖书,发现了这套《中国文学史》,便央求卖书人卖给我。他爽快地说:送给你了!</p><p class="ql-block">至今还记得他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身工作服,黒黑的脸膛挂着善良朴实的笑……</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代有的书可以买,可以换。但大多是买不来,无法换的,那就只有抄了。</p> <p class="ql-block">《形式逻辑》(摘要)。</p><p class="ql-block">抄录于1974年11月。</p> <p class="ql-block">海涅《诗歌集》。</p><p class="ql-block">抄录于1973年9月。</p> <p class="ql-block">张国龄是我所在工段的党支部书记,一位可敬的兄长。他1964年高中毕业,家中藏书颇丰。那时,我几乎每周都去他家借书、还书。而抄得最多的是他那套《中华活葉文选》。</p> <p class="ql-block">屈原《离骚》。</p><p class="ql-block">抄录于1972年11月。</p> <p class="ql-block">蔡琰《胡箶十八拍》。</p><p class="ql-block">抄录于1971年3月。</p> <p class="ql-block">郝凤羽是我初中同学。他家学渊源深厚,且聪慧博学,颇具魏晋风骨。1976年春节前后,在他家发现了这本《小西丽水草书》,便借来用美能纸描摹下来,装订成一本自制的书。</p> <p class="ql-block">小西丽水草书</p><p class="ql-block">著作者:小西丽水</p><p class="ql-block">发行者:小西猪之助</p><p class="ql-block">发行所:三精堂出版部昭和17年(1942年)1月25日10版。</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早期临过的唯一一本硬筆草书字帖。</p> <p class="ql-block">《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著。</p><p class="ql-block">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1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奴隶制时代》,郭沫若著。</p><p class="ql-block">人民出版社1954年1月第1版,1972年5月第二次印刷。</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初中同学秦彦卿在旧堡新华书店工作,为我购书提供了很多帮助。</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时代收集这么多红学资料真的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戚蓼生序本石头记》,曹雪芹著。</p><p class="ql-block">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p><p class="ql-block">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寅病重代请赐药摺。</p> <p class="ql-block">《李煦奏摺》</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p><p class="ql-block">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在李煦奏摺上的硃批。</p> <p class="ql-block">读书札记:《列宁全集》第27卷。</p><p class="ql-block">1976年8月3日。</p> <p class="ql-block">读书札记:《列宁全集》第28卷。</p><p class="ql-block">1976年8月21日。</p> <p class="ql-block">读书札记:《列宁全集》第29卷。</p><p class="ql-block">1976年8月。</p> <p class="ql-block">燕妮·马克思纪念册中的马克思《自白》。</p><p class="ql-block">抄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709页。</p> <p class="ql-block">“文革”后文化解禁,首先是一批中外名著出版、重印公开发行。同事于洪运夫人郭姐在市新华书店工作,为我购书提供了许多方便。</p> <p class="ql-block">《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选。</p><p class="ql-block">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1978年辽宁第1次印刷。</p> <p class="ql-block">《源氏物语》,紫式部著。</p><p class="ql-block">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p> <p class="ql-block">《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著。</p><p class="ql-block">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2月第1版,1982年3月湖北第2次印刷。</p> <p class="ql-block">《金瓶梅词话》,笑笑生撰。</p><p class="ql-block">明万历丁已刻本。</p><p class="ql-block">台湾台北天一出版社,1975年7月影印。</p> <p class="ql-block">购买这部万历版影印本《金瓶梅》花了我四个月的工资。</p> <p class="ql-block">《清稗类钞》,徐珂编撰。</p><p class="ql-block">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版,2003年8月第三次印刷。</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读过这部书中的几本,二十年后终于买到了全套13册的《清稗类钞》。</p> <p class="ql-block">而今,己鲜见年青人读书、藏书了。据说,以后可植一芯片或联一人机接口,便可“读万卷书”了。诚如斯,真不知这一壁图书该作何处置矣!</p>

第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宋词

一百首

小西

中华书局

西遊记

第卷

这部

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