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北京中轴线丙烯绘画组合图

孙玉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中轴线丙烯绘画组合图,根据循环创作理念,由23幅作品分幅、分组,贯通连接创作而成。此卷采取由南向北的绘画坐标,从凌晨曙光开始绘制,追踪光线到上午、中午、下午,一直到晚间太阳落山为止,整幅画卷由中轴线古建脊樑结构、现代科技建筑、文旅发展、生态文明相融合,突显了中轴线古今结合、自然与心象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的鲜明特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幅作品都以长卷组合为轴心,紧扣中轴线主题,采取"抓两边带中间"的方法进行创作。"中间"是指画面的主景,两边是指主景的"左右"边綠物象。每组画的形成优先考虑组与组之间的有利借用条件和相适的连接符号,最后实现长卷画面的天地照应相统一,重点景观不同层次相融合,表达语言符号相一致。该长卷的部分画面,还具有文学绘画的特性(指用文学语言解释绘画),填补了作品连接的生硬为柔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燕墩》 ,位于永定门外与西滨河路交叉口西南侧300米处,始建于元代,是中轴线南端延长线的 标志性古迹。作品画面表现出东方空际透出一缕黎明的曙光,与北京站开耒的动车头光形成较强的光影对比,桥上铁路与桥下公路的交叉,予示看不同的方向,而不同树种的秋色和将要成熟的果子,为古老的燕墩增添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该作品既是永定门组画的首幅,又是中轴线长卷的引题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永定门》 ,是南中轴线的龙头,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该作品将永定门的“永远安定”之意,网络着空间悬掛的北斗七星,告诉人们金秋之季的清晨无比的宝贵、安静。中部树纵间透过的景灯光线,如同折扇骨架的线条,随风舞动地散发着微微的凉风,为清晨的空间和周边的景物,带来阵阵的凉爽和舒适,特别是永定门底中部彩灯,路灯的辐射交融,使这坐古老的建筑,披上了时尚的色彩和华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永定门御道石》,永定门城楼北侧近百米的中轴大道两侧,现存248米的御道石。一眼百年,石面经受了年复一年的风吹雨打,斑痕累累的面孔,透出不屈光滑的坚硬性格。如今,昔日皇家御用的祭天之路在沉寂百年之后重新煥发出特有的光彩。</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坛》, </span>天坛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圆地方”是天坛的精髓。天穹为圆、大地为方</span>,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千百年前设计天坛的理念象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先农坛》 ,先农坛是北京城"五”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内大街西侧西城区东经路21号。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作品展现的是《庆成宫》,是皇家最早在北京城南设立的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也是清乾隆皇帝亲耕礼成后的庆贺之地,成宫上空的一条时隐影时现的龙腾,喻示着历朝皇权喜庆丰收之意,那种龙飞风舞的美好心情和神态,表现出对“农、稷”等神的无限信仰和崇拜。现在内设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门大街》,自1439年起作为历代帝王祭祀的必径之路,是老北京非常著名商业街户。2OO8年改造后如今也十分宽阔,大街上行驶的始自1924年的铛铛车很有古意味。左右两侧大栅栏和鲜鱼口美食街,还有′老字号和老北京美食,可以逛吃逛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正阳门》,地处天安门广场南侧,是老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京师九门"之一。现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展览馆可以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南部。《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期是紫禁城正门外的一个宫廷广场,是禁地。如今这里人们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是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每天早晨的升旗仪式更是值得一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民英雄纪念碑》,九月三十日,为全国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纪念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安门东》,东长安街阅兵仪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缔。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接始建干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丿,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4年)玫建后称″天安门″至今。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城楼上房间分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安门西》,西长安街阅兵仪式。</b></p> <p class="ql-block">《故宫角楼》,美丽的故宫角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故宫》,己经母庸多言,1420年建成,今年已600岁,明清时的紫城,是所有游客到北京必须打卡的NO1。正常时候,每天8万人的预约名额日日爆滿,想去故宫参观,需提前预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太庙》,就是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地处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室的祖庙,主体建筑内是中华祭祖文化的集中体现。如今劳动人民化宫内的中山音乐堂是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殿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内,与太庙形成"左祖右社"格局,明清时主要祭奠土地神和五谷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景山公园》,从故宫北门出来,马路对面就是景山公园的正门。景山公园最著名的是五个亭子,其中最高处万春亭是北京城中心点。同时,这里还是明崇祯皇帝自缢处,当年的那颗歪脖树,如果不特意寻找很容易被忽略了。此外,还有个重桌景点一一寿皇殿,是皇家祭祀祖先之处,陈设有帝后御影,体现了皇家祭祀礼乐、敬视和孝通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海白塔》游人必去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海五龙亭》,来京必游之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万宁桥》,在什刹海前海以东的玉河古道上,始建于1276年,起初为木桥,后改建力石桥,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桥西是火神庙,桥东是玉河,在这里可体味"水街穿巷"的历史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鼓楼》,始建于1272年,与钟楼共同构成中轴线北端地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钟楼》,钟鼓搂是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一组建筑,是元明清都城的报时中心。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交相辉映,气势磅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鸟巢》是中轴北延长线的集文化、体育、旅游为一体的代表性地标。画面夜幕低垂,金黄色的晚霞与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在诉说着奥运的故事。光线的交叉融合,为鸟巢、奥林匹克灯塔及水立方等披上靓丽的着装而璀璨夺目…、美丽、状观、现代的市景映入人们的眼帘,构成了北京最美的夜色画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