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与生活温度:月度成长全景总结——在耕耘与感悟中追寻教育的诗意

李佳家

<p class="ql-block">  本月以教育实践为根基,以生活温度为滋养,在理论学习、班级管理、文化践行与个人成长之间穿行,既深耕教育的田野,也守望心灵的原野。现将成长足迹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教育学习与研讨:以思想点亮前路</p><p class="ql-block"> 1. 读书浸润,回归教育本真</p><p class="ql-block"> 本月共参与4场读书活动,在阅读中与智慧对话,与自我重逢:</p><p class="ql-block"> · 在慧读园深度参与3场,两读《小王子》,领悟“用心才能看见本质”的教育真谛;</p><p class="ql-block"> · 共读《认知觉醒》,开启对心智成长与教育方式的系统反思;</p><p class="ql-block"> · 平日沉浸于宗璞的文字,在“淡品真淳”中洗去浮躁,守护初心;</p><p class="ql-block"> · 于“育见家智汇”中与同仁碰撞思想,再次确认:教育,是唤醒,也是陪伴。</p><p class="ql-block"> 2. 教学深耕,构建支持系统</p><p class="ql-block"> · 家庭教育:系统构建“赋能成长,滋养美好”的家庭教育体系,参与区域教研,提升协同育人能力;</p><p class="ql-block"> · 语文教学:持续推进“五磨教学法”,重视阅读能力的阶梯式培养,让语文素养在积累中自然生长。</p><p class="ql-block"> 3. 理念探索,叩问教育本质</p><p class="ql-block"> · 研习“教育的加减乘除”,学会在教育中做选择、懂积累、善整合、能优化;</p><p class="ql-block"> · 深入“认知觉醒”“情绪与成长”等主题,融合心理学视角,探寻教育的人本底色;</p><p class="ql-block"> · 从“自我觉醒”到詹唐宁的“为自己而活”,不断追问:教育,是否也能成为一场通往内在自由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二、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筑一片温暖的成长土壤</p><p class="ql-block"> 1. 理念落地,构建班级生态</p><p class="ql-block"> · 撰写美篇《让班级成为共成长的土壤》,倡导“制度与情感”双轨融合的育人理念;</p><p class="ql-block"> · 制定《班级文化及评比方案》,营造“人人可参与、处处有激励”的集体氛围。</p><p class="ql-block"> 2. 细节关怀,护航成长关键期</p><p class="ql-block"> · 关注“课间十分钟”,推动其从“安全管理”转向“意义设计”;</p><p class="ql-block"> · 学习青春期引导策略,以“三面镜子”反思教育行为,愿陪伴孩子走过这段“最美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三、文化启蒙与公益活动:在真实世界中播种</p><p class="ql-block"> 1. 文化传承,以童趣为舟</p><p class="ql-block"> · 开展“12精灵13妖怪”中医药启蒙活动,在故事与游戏中亲近文化根脉;</p><p class="ql-block"> · 通过《植物妈妈有办法》等童谣绘本,为低段学生打开认知的窗,埋下探索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2. 公益践行,记录自然与人文</p><p class="ql-block"> · 参与口腔健康公益行动,践行“健康即教育”;</p><p class="ql-block"> · 撰写《东方伊甸园小记》,在自然中捕捉诗意,也悟出教育之理——慢下来,才能走得远。</p><p class="ql-block"> 四、个人生活与感悟:教育者的自我滋养</p><p class="ql-block"> 1. 生活即修行,温暖在细微处</p><p class="ql-block"> · 与家人在青岛共进午餐,火锅氤氲中体味平凡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 恰逢9月3日大阅兵,也在农历七月十二这天度过了三十八周岁生日。在国家的铿锵步伐与个人的生命礼赞之间,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教育,亦是一场无声的阅兵——不展示力量,而展示成长;不追求一致,而守护百花齐放。</p><p class="ql-block"> · 记录“雨中闲趣”,在慢时光中完成一次与自我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2. 成长在路上,向善而行</p><p class="ql-block"> · 践行“向阳花开,向善而行”,坚持在教育与生活中“播种心灵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 三十八岁,愈发明白:教育者的年轮,不在年龄,而在心灵的厚度与视野的开阔。</p><p class="ql-block"> · 愈发坚定:心之向处,便是归处。教育的道场,不仅在课堂,更在每一个真实生活的刹那。</p><p class="ql-block"> 结语</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实践的学问,也是生命的艺术。本月在思想与行动之间穿行,在冷暖世事中感知温度。三十八岁,站在教育的中途,前路渐明,初心愈暖。 愿继续以清醒的头脑思考,以温暖的心行动——做一个始终在成长的教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