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双节特别活动篇章三:“双节同庆 践行分类新时尚”——走进沧州市第五中学微课堂活动

仁仁洁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8日,国庆、中秋“双节”前夕,为把垃圾分类新时尚带进课堂,让绿色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沧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指导下,沧州仁仁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应沧州市第五中学邀请,组织志愿者小分队与宣导人员走进班级,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微课堂”宣讲。活动以“双节同庆 践行分类新时尚”为主题,通过“讲—玩—奖”三位一体模式,为千余名师生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课。</p> 一、分类知识微宣讲: <p class="ql-block">  宣导师以“节日垃圾去哪儿”开篇,用假期常见的月饼礼盒、一次性餐具、果皮等投放误区,引出“四分法”口诀,并现场答疑。场景拆解——“中秋家宴最易分错的5件物品”1.螃蟹壳、虾壳——“厨余垃圾”而非“其他垃圾”,因含有大量有机质;2月饼脱氧剂——“其他垃圾”,成分为铁粉+活性炭,无法堆肥;3.烟花残骸——“其他垃圾”,含火药残留且不可回收;4.LED小灯串——“可回收物”,但需拔掉充电电池,电池归属“有害垃圾”;5.过期感冒药——“有害垃圾”,连同包装一并投入红色桶;</p> 二、互动游戏:分类竞技场 <p class="ql-block">  ①大转盘游戏——学生们围在一个大型转盘前,指针随机停在某一物品格上,学生需在3秒内迅速说出该物品所属的垃圾分类类别(如可回收、有害垃圾等),并简要解释原因(例如物品的材质或处理方式),答对即可获得一枚集章作为奖励,激励大家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②垃圾分类卡片模拟投放——活动分成多个小组,每组8人,桌上摆放四个小垃圾桶,分别对应不同垃圾类型;学生们需将60张实物卡片(模拟常见垃圾如塑料瓶、电池等)准确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桶中,小组合作讨论和投放后,统计正确率,最高组别获胜。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讨论和行动,你追我赶,场面热烈而有序。经过两轮游戏比拼,全班在垃圾分类知识上的平均正确率从最初的75%显著提升至98%,学习效果显著。</p> 三、月饼的甜蜜祝福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热情地为师生们派发了48份精心制作的“中秋月饼”,这些月饼采用独立包装材料精心制作。同时,志愿者们还分发了印有“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标语的环保纸抽,倡导日常环保习惯。师生们接过礼物后,深受鼓舞,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并齐声高呼“绿色中秋,快乐分类”,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环保热情。</p> 四、微课堂“微”而不“薄” <p class="ql-block">  1.微课堂讲座:30分钟高效串联知识、趣味与情感,学生们环保知识得到很大提高;</p><p class="ql-block"> 2.游戏化教学:大转盘+卡片赛双重PK,把“冷知识”转化为“热互动”,学生参与率100%;</p><p class="ql-block"> 3.节日温情:用中秋月饼替代传统宣传单,既减少纸张浪费,又让环保口号“可尝可感”,是一份甜蜜的小礼品;</p><p class="ql-block"> 4.小手拉大手:课堂结束前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假期与家长共同完成7天分类挑战,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裂变效应。</p> 五、活动成效数据可喜 <p class="ql-block">  1. 知识测评:课后匿名问卷显示,全班分类知晓率由 72% 提升至 96%,有害垃圾识别准确率提升 28 个百分点;</p> <p class="ql-block">  2、满意度:48 份问卷满意度 100%,其中 45 人表示“非常希望再次开展类似活动”;</p> <p class="ql-block">  3. 媒体传播:活动后我们制作的美篇、美篇视频号、微信视频号、微信群和朋友圈的转发阅读量超万,短视频点赞 2200 次,评论区互动 300 余条;</p> <p class="ql-block">  微课堂培训,让年轻的种子播下绿色的希望;一盒甜蜜环保月饼,让国庆佳节和中秋团圆与垃圾分类撞个满怀。沧州仁仁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深耕校园沃土,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新时尚”变成“好习惯”,让每一片月光都照亮环保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