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响应雅礼·浏阳⼆中 2025 年“七⼗六载奋进路,⻘春笃⾏映⼭河”国庆主题团⽇社会实践活动,我们2502班二小组陶汝杨,谢光涛,江锡豪,周栩桓,邓琅,张世杰,王洋,陈颖杰于10月2日相约来到了革命老区红色文家市。</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秋收起义纪念园,“光辉起点”雄伟的“工农红军第一军”的旗帜雕像下,满怀激情唱起来祝福祖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们踏入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仿佛听见历史在轰鸣。看着那些珍贵的文物:</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粗布军装上的补丁、锈迹斑斑的大刀、泛黄手稿的字迹,都在无声诉说那段烽火岁月。青年毛泽东的目光穿透照片,仍能灼烫心灵。</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最震撼的是那些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指挥员名册——他们在黑暗中率先觉醒,用青春点燃星火。这不是冰冷的展陈,而是一个民族在血与火中蹒跚前行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临别时回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依然鲜红,如不灭的信念在湘赣边界的青山间永远飘扬。我们的心也在这历史的激情里跳动,深感今天祖国的强大与繁荣,需要我们像前辈一样,用青春的力量去坚守,去奋斗,去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在秋色起义大厅的群雕前,我们立下誓言:发奋学习,奉献青春,祝祖国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 在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展厅里,我们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大刀、打着补丁的军装、泛黄的手稿里,我们小组成员恍惚走进了九十多年前那个血与火的秋天。想到前辈们当年面对的,是比我们今天艰巨百倍的困境。然而正是这份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支撑他们跨越千难万险,矢志不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不必经历战火,但同样肩负着努力学习,不负青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从走出纪念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依然鲜红。它提醒着我:最好的致敬,是继承这份精神。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我们这一代人的方式,在科技攻关、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各个战场上,奉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真正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立下誓言:铭记历史,努力学习,我们都在!</span></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我们小组成员还在签名墙上落笔题名,立照为证。</p> <p class="ql-block"> 从展览馆出来,我们在门口的大樟树下展开热烈讨论。</p><p class="ql-block"> 张世杰说:我们要学习先烈们勇往直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刻苦学习。</p><p class="ql-block"> 邓琅说: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当年才21岁,今天我们16岁,相差5岁,想想我都有点惭愧。今天的我们很幸福,很幸运,有书读,有学上,吃穿不愁,还有什么理由不在这美好的青春里努力读书,储备力量,将来报效祖国呢?</p><p class="ql-block"> 我热烈讨论,畅想未来……</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5sm3ms" target="_blank">遇见新美好 开启新征程</a>(长沙好人郭长谋老师事迹介绍)</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前,我们小组还专门去采访了“2024年长沙好人”郭长谋老师。</p><p class="ql-block"> 听他的工作历程,听他的教育故事,听他的先进事迹。</p><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邓琅 江锡豪 王洋</p><p class="ql-block"> 张世杰 陈颖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