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五常凤凰山3日游

倪化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停在红楼前,金色的“杨凤楼大”四字在秋阳下闪着光。一群人陆续下车,脚步轻快,笑声不断。他们不像是初来乍到的游客,倒像是回了趟久别的家。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对着那栋红墙建筑拍照,眼里有光。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地方之所以动人,并非因它多雄伟,而是它恰好接住了某段记忆的重量,像一枚沉入水底的锚,把过往的声响都轻轻拉了回来。</p> <p class="ql-block">她穿着粉色外套,站在观景台上,抬手一指,仿佛把整片山脊都请进了镜头里。风从山谷涌上来,吹乱了她的发丝,也吹开了远处层层叠叠的秋色。云在天上走,山在脚下延展,她不说话,只是笑着,却像在和整片自然对话。我也站到她身旁,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只是用眼看的,是用心接住的。</p> <p class="ql-block">游客服务中心前,现代感的标识牌立着,绿色的字写着景区名字,旁边还立着个二维码立牌。两位老人并肩而立,戴着墨镜,外套鲜艳,笑得毫不拘束。她们不像在打卡,倒像是在宣告:我们来了,我们老了,但我们依然在出发的路上。阳光洒在她们肩头,那一刻,时尚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属于所有敢于站在光里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小北共享村的入口,一座挂着红灯笼的木质牌坊静静立着,“小北共享村”几个字红得热烈。一群人站在这里合影,笑声像被风卷着,飘进后面的巷子。灯笼轻轻晃,檐角翘起,像是在微笑。这村子不张扬,却处处透着人情味——不是景区的刻意布置,而是生活本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老奶奶穿着黑白花纹的外套,站在牌坊边,不拍照片,也不走开,就那么笑着。她像村口最熟悉的那棵树,年年都在,见谁都点头。游客来来往往,有人拍照,有人问路,她也不忙,只轻轻应一声。秋阳温润,照在木梁上,也照在她脸上。我忽然觉得,一个地方的温度,往往不在风景多壮丽,而在有没有这样一个人,让你觉得:来对了。</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一栋粗木垒成的老屋静静立着,四盏红灯笼高高挂着,像把年节的喜气搬进了深秋。一位穿红上衣的老奶奶站在屋前,笑意柔和,目光温润。木墙斑驳,窗框老旧,可那一抹红衣、那一点笑容,却让整座屋子都活了过来。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窗玻璃上映着树影,晃动着,像在跳舞。</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凉亭藏在林子里,顶上覆着青苔,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一群人坐在长椅上,外套颜色各异,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轻声聊天,落叶铺了一地,踩上去沙沙响。没人赶时间,也没人说话大声。风穿过林子,带着凉意,也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安宁。我坐下来,听着叶落的声音,忽然觉得,旅行不是为了走得更远,而是为了终于能停下来。</p> <p class="ql-block">瀑布从岩壁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声音清冽。黄叶落在湿漉漉的石头上,青苔爬满岩缝,整幅画面像是被大自然亲手调过色。水汽扑在脸上,凉得让人清醒。我站在观景台边,看水流奔腾而下,忽然觉得山是有呼吸的——它不说话,却用风、用树、用这道水,把生命力一点一点传到人心里。</p> <p class="ql-block">路旁一簇鸡冠花红得耀眼,像一团不灭的火,在绿叶的簇拥下热烈绽放。我停下脚步,看了许久。它们不躲不藏,就那么大大方方地开着,仿佛在说:秋天不是凋零,也是盛放。原来生机从不挑季节,只看你有没有停下来欣赏的心。</p> <p class="ql-block">登上观景台,眼前豁然开朗。层叠的山峦染上了秋色,远林如画,云朵在蓝天上缓缓游走。一位穿粉色外套的女士抬起手,指向远方的山脊,仿佛在邀请整个世界一起看这壮阔。风从山谷吹来,带着凉意,也带着自由的味道。我站她身后,没说话,只是跟着她的方向望去——那一刻,心也跟着飞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木制观景桥上,两位游客手挽着手,一个穿紫色外套,一个穿粉色,都戴着墨镜,笑得亲密。她们不说话,只是并肩站着,看山看云看林。桥下溪水潺潺,树叶在风里轻轻晃动。我走过时,听见一句轻语:“这景,得一起看才够味。”是啊,有些风景,是走出来的;有些快乐,是相伴得来的。</p> <p class="ql-block">她仍站在观景台上,笑容未减,手里握着一顶粉色帽子,像是刚从风中摘下。山依旧连绵,林依旧斑斓,她却像成了这风景的一部分——不是过客,而是与山对话的人。阳光洒在她肩头,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旅行最美的不是看景,而是被景看懂。</p> <p class="ql-block">一群人站在空旷的观景处,背景是远山与天空,云朵低垂,像伸手就能摘下。他们穿着亮色外套,笑容灿烂,有人比剪刀手,有人张开双臂,像是要把整片天地拥入怀中。快门按下的一瞬,快乐被定格,而那份轻松,却一直延续到了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凉亭里,一面大鼓静静立着,红带垂下,古意盎然。两位游客站在鼓前,手轻放在鼓面,笑容含蓄却充满期待。她们不敲,也不走,仿佛在等待某种仪式的开始。而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在秋风中轻轻荡开。</p> <p class="ql-block">木质观景台延伸向山野,栏杆外是无尽的秋林与天空。一群人站在这里合影,姿态各异,笑容如出一辙。有人扶着栏杆,有人自然站立,风把头发吹乱,却吹不散脸上的愉悦。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人们总爱在高处留影——因为站得高,心也跟着开阔了。</p> <p class="ql-block">“空中花园”的绿字标牌下,红字写着“2025.9.25”。一群人站在这里合影,外套五颜六色,像把秋天穿在了身上。山在远处,云在头顶,而他们的快乐,就在这高处,被风轻轻托起。我按下快门,也把这份轻盈,悄悄装进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群人站在观景台上,背景是连绵山脉与流动的云。她们穿着亮色运动服,笑容一致,姿态自然。栏杆外是深谷,栏杆内是欢声,而脚下这片木台,成了连接人与自然的小小桥梁。我靠在栏杆上,看云卷云舒,忽然觉得,人与山的距离,其实没那么远。</p> <p class="ql-block">她又出现了,还是粉色外套,还是站在观景台。这次她手持帽子,右臂舒展,仿佛在拥抱眼前的一切。山峦叠嶂,云卷云舒,而她的笑容,成了这片壮阔中最柔软的部分。日期写着2025年9月25日,而我,记住了这个秋日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的站台上,复古蒸汽火车静静停驻,黑色车身泛着金属光泽,绿色车厢像从老电影里驶出。两位游客站在车旁,女士双臂张开,帽子亮黄,男士比着胜利手势,笑容灿烂。身后是密林与远山,白云悠悠,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只为记录这份纯粹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秋林深处,一座木亭前,两人并肩而立,背景的树叶五彩斑斓,大石上刻着红字,像是在诉说一段被遗忘的故事。他们不说话,只是站着,却让人觉得,有些陪伴,不必言语,一眼就足够。</p> <p class="ql-block">一块巨石横卧林间,上书“大峡谷”三个大字,红漆未褪,气势犹存。五个人坐在石前合影,姿态轻松,像是一家人,又像是一群老友。秋林在后,蓝天在上,那一刻,人与自然,竟如此和谐。</p> <p class="ql-block">绿顶木屋藏在山林间,平台干净,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一位穿粉色运动服的女士站在屋前,笑着挥手,像在打招呼,又像在庆祝抵达。她身后是葱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