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分段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可探索一个人期望的人生的大致轮廓。接下来我将推荐具体的做法。画一条你人生从现在到死亡的时间线,分成5年或10年的间隔,例如从30岁到40岁,或者从70岁到75岁,每一个间隔就是一个时间分段,其实就是一个随机的年龄分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思考一下你人生绝对想要达成的关键体验,即活动或事件。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我发现将梦想写下来列成一个清单很有用。清单不必很完整。实际上,你当下不可能知道未来想要做的所有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新的体验和新结识的人可能让你发现意料之外、但想要投入其中的新兴趣。人生的要义就是探索。你日后也会回过头来重新查看这份清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我很确定,对于未来想要实现哪些体验--有些体验可能还想经历多次-你应该已经有些想法。例如,你可能想要一个小孩,想跑波士顿马拉松,爬喜马拉雅山,盖一栋房子,申请一项专利,创业,做无国界医生志愿者,去一家米其林餐厅吃饭,参加圣丹斯电影节,滑雪50次,去歌剧院听歌剧,乘坐邮轮去阿拉斯加,阅读20本经典小说,参加超级碗( Super bowl,美国NFL职业橄榄球大联盟年度冠军赛),在拼字锦标赛上一试身手,游览黄石公园,在佛蒙特观赏秋景,带孩子去迪士尼玩三次,等等。你放开去想,无论想法多离谱都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的清单将是你自己对“我是谁”的独特表达,因为正是你的人生体验造就了你。画个重点:你在列清单时,不要担心钱的问题,这个时候钱只会让你从想象理想人生的总体目标中分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旦列出清单,就可以根据实现各项体验的理想时间,将它们放入相应的时段内。例如,如果你此生想要滑雪50次,你想要在哪些10年或5年的时间分段去滑雪?这里也不要考虑钱的问题,只需要思考你真正想要在人生哪个节点去实现那些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体验的时段分配,有的简单有的难。事实上,对于某些美好的人生体验,你很可能已经有了妥帖的安排。至于你“愿望清单”里的其他项目,举例来说,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你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出门旅行,肯定比七老八十了再出去更轻松。关键是,现在就要开始积极主动地思考并规划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般来说,利用时间分段的方法能让你意识到,有些体验在特定年龄去实现会更好一些。例如,在年轻的时候体验登山及观看喧闹的演唱会,乐趣将多很多。毫不意外的是,对体力要求最高的活动多半落在时间线的左端(较年轻时)。你不太可能在80岁的时候还经常滑雪。不过,确实有人在80多岁高龄时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有一位名叫凯瑟琳·贝尔斯(KatherineBeiers)的女性,身体非常健康,就是在85岁时完赛的。但这显然不是常态。就算是贝尔斯,她85岁参加的这场马拉松也不是她人生的首个马拉松,而是第14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物有时:时间分段vs.愿望清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在做“分段”练习时,将体会到什么事都有其“当季”时间。不过,你可能也会察觉到,有些想要实现的体验与其他体验相互冲突。又或者,你会意识到有些你想要体验的活动,除非从现在开始规划,否则压根不可能实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要澄清一下:前述清单与所谓的“愿望清单”恰恰相反,愿望清单通常是把一个人在生命终结之前想要做的所有事情全都罗列出来。从传统来看,往往是年老的人才会列愿望清单。他们在感觉死亡临近时开始拉单子,列出那些至今都没有尝试、但是感觉必须立马实现否则就来不及了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之相反的是,将目标分配到不同时段是一种主动掌控人生的方法。实际上,你是在展望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尝试规划想要实现的各类活动、事件及体验。时间分段是主动的,你可以借此规划人生;愿望清单是突然开始与时间赛跑,要被动得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填写时间分段时,你可能会注意到有些体验相对更灵活。例如,你年迈时依然可以去图书馆、欣赏经典电影、阅读小说或者下国际象棋。你几乎在任何年龄都能感受邮轮之旅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如此,你在分配想要的人生体验时多半还是会发现,它们并非平均分布在各个年龄。相反,它们会很自然地集中在某些时期,大致呈现为钟形曲线右侧的形状(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要你仍然忽略金钱因素,主要关注健康与自由时间,那条钟形曲线很可能偏向左侧,因为你会希望在自己身体状况最好、尚未为人父母的时候经历大部分体验(特别是那些有体能要求的活动)。如果你的人生计划包括生儿育女,你想要与子女共同经历的体验将集中在稍大一点的年纪,你很可能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创造一个峰值。再说一次,即使不考虑体验的成本,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请记住,我们仅仅只关注了时间分段的两个关键要素:身体健康及人生梦想。我们有意将经济问题放到一边,因为只要一句“听上去很棒,但面对现实吧……我负担不起”,就能轻易浇灭我们的梦想。关注金钱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忽视时间与健康都在飞快消逝这一残酷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经济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要接着读下一章,我们将讨论如何在仍有时间的时候抓住机会花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如果觉得为整个人生做时间分段有点吃不消,可以只做三段,覆盖未来30年。你可以一直往自己的清单添加项目,只是要赶在年龄和健康还不成问题之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你有孩子,想一想你自己版本的“长鼻怪”故事:未来一两年,在孩子的和你的某个人生阶段结束之前,你更希望与他们共同经历哪些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