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蒙古 古人类活动洞穴遗址

Sun

<p class="ql-block">在蒙古巴彦洪格尔省巴彦利格苏木,有一处古人类活动的山洞--查干阿贵洞穴遗址(Tsagaan Agui Cave),地处查干查黑勒山脉中一座山峰下,人迹罕至的山沟里。我们反复打听,为此,夜宿离山洞数十公里的Bayanlig苏木。当地人有浓重的方言口音,沟通不易。</p><p class="ql-block">1987 年由苏联、蒙古国历史文化综合科考团首次考察发现了这个山洞。</p> <p class="ql-block">这座山是找到山洞的很重要的地标,孤零零地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这个地区没有人烟,想问路根本不可能。我们一边走一边琢磨判断,走错二三个山口,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p> <p class="ql-block">山洞总深 38 米,入口处宽 5.3 米、高 4.6 米,入口处的平台是一个长 7-8 米的陡峭上坡,山洞深处的地面较平坦。山洞总体可分为大洞、小洞和底洞三部分,在主洞中可以分出包含 13 个文化层的 4 个层位。</p><p class="ql-block">据史料介绍,该遗址是蒙古国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中第 6-12 层属旧石器时代早期,主要包含由浅褐色或黄色碧石制成的石器,第 11 层的底层年代早于 73 万年前,为研究蒙古地区旧石器时代的轮廓和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也就是说,70多万年前,蒙古高原上已经有人类活动。</p> <p class="ql-block">进山前,我们在戈壁滩上发现了成片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干旱少雨的戈壁滩上,能生长如此鲜艳的花朵,着实让我们开眼。</p> 步行进入山沟。 可能是考古队在山体上做的标记,洞穴通天口。 左下方为洞穴入口 洞穴入口处,有简易石板台阶。 <p class="ql-block">过去一直以为,远古时期蒙古高原没有人类活动,只在中原才有。上溯到70多万年前,已经有人类在这个洞穴里活动。</p> 洞穴所在的山体为石灰岩,我有限的地质知识告诉我,石灰岩在水在作用下,可以形成溶洞。 <p class="ql-block">后人想象古人类是这个模样,模拟了当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遗址的洞穴结构(入口斜坡、主洞室、内部洞室等分区)与文化层分布的关联性,为还原古人类的洞穴利用模式(如居住、工具加工、储存等功能分区)提供了直接线索,是研究早期人类聚落形态的重要案例。8</p> 由内向外的洞口 上部有天窗 <p class="ql-block">洞口洞天窗</p> 肉眼可以看到绿色萤石 <p class="ql-block">洞顶部岩石是结晶的五彩斑斓石头,似是萤石,当地老百姓够老实的,换个地方,早偷采卖钱了,反正没有人看管。</p> 存在于70多万年前的人类,不知道是哪国公民或是今日哪群人的祖先。 同伴深入探究一个支洞, 主洞非常高 <p class="ql-block">外边的光折射进来</p> 局部近距 局部近距 顶部结晶洞体 该遗址被确认为蒙古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遗迹,年代可追溯至 75 万年前,将蒙古高原人类活动的历史上限大幅提前。遗址 13 个文化层跨越旧石器时代至公元 11 世纪,完整的地层序列为构建蒙古地区石器时代的演化框架提供了关键实证。例如,底层出土的碧石石器展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工具制作技术,中层、上层的遗存则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对工具原料选择、加工工艺的演变,印证了蒙古高原石器文化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脉络。 研究可以揭示戈壁地区的生存智慧。洞穴沉积物中的孢子、花粉等微体化石,为重建蒙古高原古气候与古植被变化提供了精准数据。例如,遗址地层中发现的云杉、松树花粉表明,70 万年前该区域曾存在森林生态系统,气候湿润温暖;而后期草本植物花粉占比上升,则对应了气候向干旱、寒冷转型的过程。这种环境演变与石器技术、人类活动痕迹的叠加分析,能够揭示古人类如何通过调整工具类型、采集狩猎策略适应戈壁沙漠的极端环境,为理解早期人类对干旱区的适应机制提供了独特样本 走出洞穴 <p class="ql-block">作为蒙古高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典型代表,查干阿贵的发现推动了欧亚大陆早期人类迁徙与文化交流的研究。其石器原料选择(就地取材的硅质原料)、制作工艺与西伯利亚、中亚乃至中国北方同期遗址的对比,为探讨旧石器时代人类跨大陆迁徙路线(如 “中亚走廊”)提供了考古学依据。例如,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型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部分旧石器遗址存在相似性,暗示蒙古高原可能是欧亚大陆北部早期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此外,联合考古队(蒙古、俄罗斯、美国)的研究成果通过多语言报告(俄、蒙、英)向国际学界刊布,推动了蒙古高原考古的全球化研究,使该遗址成为国际学界探讨内陆亚洲早期文明的重要参照对象。</p> <p class="ql-block">查干阿贵洞穴遗址的发现,在考古学、古环境研究、跨区域文明对比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1988 年,该遗址被蒙古国政府列为保护对象,其兼具的考古价值与宗教文化属性(历史上曾为佛教徒朝圣地点)使其成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典型。作为蒙古高原早期人类文明的 “见证者”,遗址不仅为当地考古研究提供了核心样本,增强了民众对本土史前文化的认知与认识。</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人类活动洞穴是由前苏联、蒙古考古团队发现和定义的。普遍公认苏联时期的研究包括考古很严谨。</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谷看天,天空很小。有一中国学者呼吁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史中讲。不知道同一个时期中原在发生什么?联想到一个常用语“自古以来”,70万年算不算“自古以来,求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