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气候分布特点以大兴安岭为分界线,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呼伦贝尔市辖2个市辖区、4个旗、3个自治旗,代管5个县级市。 我国面积最小的边境城市-阿尔山 呼伦贝尔市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总面积达到26.7万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呼伦贝尔市的名字来源于当地的蒙古族语,意为“红色的高峰”。 呼伦贝尔市境内滨洲铁路和301国道贯通全市,拥有海拉尔、满洲里两个国际航空港,已开通至俄罗斯、蒙古国及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上海、广州等5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它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毗邻,是中国仅有的一座中俄蒙三国交界城市,拥有满洲里、黑山头等8个国家级口岸。人文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呼伦贝尔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仅有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和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但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管辖。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辖2市、12旗。 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7月的原行政区划,将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吉林省白城地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从7月1日起正式变更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 截至2024年3月,呼伦贝尔市辖2个市辖区、4个旗、3个自治旗,代管5个县级市。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景区、满洲里套娃景区等为国家5A级景区;额尔古纳湿地为“亚洲第一湿地”。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 可利用草场11803.3平方千米。呼伦贝尔草原是天然牧场,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她是中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呼伦贝尔草原由东向西地跨草甸草原、是典型草原和半荒漠草原三个地带。整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草原上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 呼伦贝尔草原是众多古代文明、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在世界史上占据较高地位。 珍品名胜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