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桂花撒金、枫叶燃霞的秋色里 ,我们的求知热情愈发浓厚。9月30日下午,怀着对知识殿堂的向往,襄阳市老年大学昭明书院襄阳文化班师生一行踏着满地碎金般的落叶,走进了东津新区那这座以米芾"城市山林"理念设计的"智慧树"建筑——襄阳新图书馆,在这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地标中,开启了一场秋日里的书香之旅。</p> <p class="ql-block">进入图书馆抬头可见高挑的穹顶,柔和的光线撒向整个空间,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淡淡墨香与安静的气息。厅内布局清晰有序,入口处常设有自助借还机与咨询台,方便读者快速办理业务;中间区域摆放着简约的长条桌椅供临时查阅,留出开阔通道通向不同阅览区;墙面多装饰着与书籍、文化相关的画作或名言,角落的绿植则为空间增添了一抹生机,整体既显庄重又不失温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逐层参观,感悟到图书馆是保障知识平等获取与保存人类文明成果,为不同人群提供无差别接触信息的平台,同时系统性收藏书籍、文献等,让文化与智慧得以传承。对个人:提供免费学习空间与海量资源,既能满足学术研究需求,也能助力大众日常阅读、自我提升。对社会:承担文化传播功能,通过讲座、展览等活动丰富公共文化生活,同时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对文明:作为文献保存的“安全屋”,收录各类珍贵典籍、历史文献,甚至数字资源,避免知识因时间或意外流失。</p> <p class="ql-block">汉水文化馆和地方文献馆是了解学习襄阳文化的“活字典”与“实景课堂”,前者以具象化展陈让文化可感,后者以文献典籍让历史可考,二者结合提供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支持。</p> <p class="ql-block"> 参观胡绳藏书馆: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等,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 。胡绳赠书襄阳源于他与襄阳深厚的历史情缘以及对襄阳文化建设的关注 。胡绳先后五次到来到襄阳,怀着给“心爱的女儿”找到满意的婆家的心情一共赠书两万余册和大量珍贵历史资料文献。</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还体验了拓片的制作。</p> <p class="ql-block">参访过程中本市媒体对我们进行了采访,双节来临之际,图书馆将精心策划推出“书香润襄阳 欢度双佳节”系列文化活动,对于提前来体验“充电”的老年大学师生竖起了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厅工作人员讲解:锦灰堆是一种以残破文物片段堆叠构图为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名称源于“锦”(象征精致美好)、“灰”(代表灰烬残破)和“堆”(意指堆叠组合)的意象结合。它通过三维写实技法模拟文人书房杂物,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虫蛀书籍等,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或霉旧的效果,营造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的艺术氛围。</p><p class="ql-block"> 砖石拓片是凝固在纸上的老襄阳“历史活化石”,它将石碑、砖刻上的文字、图案完整复刻,让易风化损毁的砖石遗存得以长久保存,成为承载历史信息与集体记忆的特殊载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定文老师在最后特别指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经典名言,强调了书籍在推动人类知识积累、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核心作用。</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充分认识“全民阅读”对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阅读是积累知识、提升认知的核心路径,能直接丰富精神储备、锻炼思辨与表达能力,夯实全民文化素养的根基。</p><p class="ql-block">同时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通过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精品力作,可让大众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同时以阅读为桥辨别吸收外来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精神底气。</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也踊跃发言,感慨襄阳的发展和进步,纷纷表示要带自己的儿孙来书海徜徉。</p>